昨日上午,在广州华师附中校门外,结束物理和历史考试后,考生走出考场。
李华
昨日是高考第二天。上午10:15,随着考试铃声响起,高考生们结束了上午的物理/历史考试。物理和历史考试难度如何?南都教育联盟记者奔赴各大考点现场记录。下午,英语科目考试结束,不少考生反映在作文题型中,“缺考”两年的李华又回来了!
“物理题型平常训练过”
选考物理的七中考生易同学告诉南都记者,因为物理考的是广东卷,相比前一天全国卷的数学做起来比较顺手。除了题目的出题情境有些新意外,其他没有太大变化。“题型都是平常训练过的,考完感觉还是比较有信心。”
六中考点考生崔同学选考的科目是物理,他认为考题难度不大,物理考题有关于密立根相关的内容,“最难的是第十四题的第二、第三问,是关于油滴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其余都是常规的题目,与以往的考题相差不大。”
“真的easy!”第一个走出天河中学考点的物理考生黄同学很开心,边和迎接的老师们击掌边说道。黄同学告诉记者,他感觉很简单,做起来很顺手,“比如填空题最后一题,只需要你看着坐标写出来就行了”。他笑着对记者说,其实试题整体还是比去年要难一点,细心一点做的话拿分应该没有问题。天河中学潘同学也表示,今年试题整体不难,“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道大题,考察了碰撞、电场等知识点,比较综合。其他题的话感觉平时也见过,所以不慌”。
刚结束物理考试,在华附考点外,走出考场的黄同学看起来状态尚佳。她表示,本次物理考试难度相比去年有所降低,同时在一定范围里有所创新,比如计算题中结合了实际的实验操作,需要考生在审题时多加理解。
考生洪同学同样表示今年的物理考题偏简单,在压轴题要讨论的参数均比较明显,不会让人觉得题目很“绕”。此外,洪同学告诉记者,今年的物理考卷重心明显偏向电磁场知识,这也是高考物理必复的核心考点之一。
“历史科目题量不是很大”
在华附考点,刚结束历史考试的肖同学告诉记者,本次历史考试整体难度一般,但有一道关于“史料的研究价值”的题目让她觉得有些棘手。“平时考意义类的题目偏多,所以这是一道平时比较少见的题目。备考时虽然也有涉及这一类题目,但比较少去深入。”此外,肖同学回忆,有一道题与改革开放相关。“我心态比较好,没有被昨天的数学考试影响。”
“第二道大题考了关于新时代的内容,具体考查了国家法治建设的部分知识点。”另一名陈同学认为,今年的历史考试比去年更简单一些。
据陈同学回忆,第一道大题为史政题,考查明代赋税制度,小论文题则考查有关地中海的内容,这些都让他印象较深。“第一道选修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第二道选修题与战争有关,考查了二战爆发前的英国对德政策。”陈同学告诉记者,考卷中并未出现与时政及社会热点相关的问题。
另一名来自七中考点的考生肖同学也对明代赋税制度和地中海对于周边地区影响的考题印象深刻。“总体难度和平时做的卷子差不多。”
刚刚考完历史的肖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离开考场,有说有笑地聊起这次试题。“其实难度还好,题量也不是很大”,她对记者说,“就是最后一道题类似小论文,得写很多字。”
而来自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范同学则表示,题目难度适中,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题,“最后的小论文要写好多字,可能时间分配还得更注意”。
来自十三中的冯同学表示,考的题目基本都是平常接触过的,但可能文言文史料的翻译要稍微难一点。
“很顺畅做完英语卷子”
“真的是熟悉的感觉。”天河中学的支同学感慨道,这次在小作文部分又重新见到了“李华”。支同学告诉记者,作为新高考实行的第二年,这次英语考试并不是很难,小作文是邀请信,而大作文是有关一个自卑的小男孩。
支同学非常淡定地说:“见到李华确实很亲切,但是相关的题材平时也写了很多次,基本比较顺,没有什么困难。”天河中学的陈同学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见到李华很熟悉,作文也不算难,总体来说发挥比较稳定。”
铁一中学考点考生小李表示,英文试卷难度正常,都是和以往一样比较常规的题目:“我觉得就是很顺畅做完卷子。”
谈及今年的作文题目,李同学告诉南都记者:“小作文题目是写一篇请外教来上课的文章,大作文题目是关于一个有疾病的男孩想跟大家一起去参加跑步类的活动,但是他不敢,最后由我去安慰鼓励他参加,教他如何克服困难。”
“英语还是在执信的预估范围之内,对于执信中学的学生而言肯定会比其他科目有把握。”来自执信中学的吴同学表示:“小作文的‘李华’回来了,卷子有了点熟悉感。”另一位执信学子席同学说道:“不管是阅读还是作文,都在我们老师平时的训练范围之内,感觉同学们都考得挺好的。”
在华附考点,走出考场的李同学告诉记者,本次英语考试难度适中,自己还有约半小时的剩余时间。此外,其中一篇关于环保的阅读理解让他印象较深。“这篇阅读理解的具体落点是我们平时无意间浪费掉的食物,这种浪费其实造成了很多环境的问题。”
“中规中矩,但整体比去年难一些。”陈同学表示,今年的大作文题考查故事续写,题目给了一段故事背景材料,考生需根据这段材料续写故事的高潮和结尾。“去年的续写题相对更简单,今年的续写题开放性更强,更考验英语的运用能力,我今天在作文上花费的时间比以往更多一些。”
与陈同学相伴走出考场的另一位同学则有些激动地表示,第一篇阅读理解题讲述的是大学课程绩点的构成,内容较复杂,做题的过程让他感到有些棘手。
专家评析
昨日考试结束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庆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副教授俞开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梁厚富老师,分别为大家评析今年高考历史、物理和英语试卷。
历史
阅读量适中 能较好发挥选拔功能
张庆海表示,今年广东历史试卷延续广东历史命题的风格,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并且能够围绕高考命题评价体系的要求,突出考查了历史学科的素养和能力,考查的知识点覆盖合理,阅读量适中,难度比较适合,能较好地发挥选拔功能。
该试卷既注重历史学科基础能力的考核,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试卷具有三大特点: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注重立德树人的考核,且题目命制比较巧妙;注重考核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开放性和科学性得到完美体现。
其中,在题目命制方面,第22题的第2问,要求评述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实际上就是突出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第20题考查北魏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历史事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核心素养考核方面,如必考题的第17题,题目围绕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进行考核,材料的选择比较符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在开放性和科学性方面,历史小论文题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能够多角度、长时段去看待一个地区的重要历史实践。
物理
特别注重基础 考查知识点比较全面
俞开智指出,今年广东的物理试卷总体来说比较平稳,有一定创新,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教学实际,体现出高考目的评价体系的要求。试卷特别注重基础,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考查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突出了主干,难度比较适中,能够较好地发挥物理学科在高考中的选拔功能,有利于正确引导物理教学。
该试卷具有三个特点,分别为加强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学生在实验当中动手能力的考查,以及加强对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考查。
比如,单选题和多选题的最后一题都引入了立体图形,考查学生在立体空间当中应用物理规律的能力;两个实验题都是比较完整的实验描述,不是以前比较片段的实验描述,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试题比较新颖,有利于引导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两个计算题都有很多的公式推导,它既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及核心素养,同时在推导的过程当中也体现了对公式的应用。
英语
难度适中 有明确的育人导向功能
梁厚富认为,今年的英语试卷整体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结合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围绕高考的评价体系,突出考查了英语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
“整个试卷我感觉是服务‘双减’工作,但是也体现了对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梁厚富表示,此次英语试卷整体呈现出几方面特点:第一,整份试卷的语篇选择非常严谨周全,体现立德树人的指向,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在试题的语篇中,融入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品德修养,以及关爱老人、自强不息、科学探究等这些方面内容。
梁厚富详细举例说道,像阅读B篇,有关于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保护大自然资源等方面内容;阅读C篇,是一个新闻报道的语篇,报道老人院,通过让老人养鸡的方式来避免他们因孤独而自理退化。另外也有介绍中国设立大熊猫保护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内容。
阅读七选五部分则是运动健身、强化运动意识的话题,此外还有一篇讲述了研究、探索、创新等话题。“这些话题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都有明确的育人导向功能。”
梁厚富表示,今年英语试卷的第二大特点是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难度控制非常好,试题的设计非常细腻,兼顾了基础性,聚焦核心能力。如在语言方面,虽然语篇当中,有一定量的长难句和比较复杂的概念理解,这会给一部分的考生带来一定的思维难度。正因为这些,结合整个基础部分的题目设计,保证一定的区分度,但是整体难度适中。
并且今年试题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情境化,并且对高阶思维方面也有所侧重,题目的设置覆盖面非常广,各类题目梯度合理,对于双减形势下的教学有导向作用,对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有促进作用。
作文方面,梁厚富认为两篇作文在语言应用的任务情境方面,非常清晰明确。应用文写作,设想考生作为学校广播站的节目负责人要求给外教写邮件邀请做一次访谈,内容方面有节目介绍、访谈时间和话题。“有要求内容,但是也有考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数学
强化基础考查 淡化特殊技巧
今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了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Ⅰ卷、Ⅱ卷,共4套高考数学试卷。今年高考数学命题上有哪些特点、释放了哪些教改信号?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对数学试题进行评析时表示,试卷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与进步等方面设置了真实情境。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介绍,本次数学考试在背景设置上,一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境,旨在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数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全国甲卷理科第8题,取材于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的杰作《梦溪笔谈》,以沈括研究的圆弧长计算方法“会圆术”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以科技发展与进步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为背景,旨在激发青年学生树立为国家服务、奉献科技事业的信念。如全国乙卷理科第4题,以嫦娥二号卫星在完成探月任务后继续进行深空探测,成为我国第一颗环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行星为情境,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数列、函数、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实际为情境素材设置试题。如新高考Ⅰ卷第4题,以我国的重大建设成就“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考数学命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命题,进一步增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试卷的考查内容范围和比例、要求层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突出主干、重点内容的考查,引导教学依标施教、施教依标。”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说,今年的数学命题特别突出依据课程标准。
今年的试卷强调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注重本原性方法,淡化特殊技巧,强调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A04-06版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李梓毅 程小妹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邹卫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徐昊 梁钜聪 张冠军 金镝
实习生:郑纬浩 谭炯昭 曾晓茵 林心宇 孔芷菱 谭书涵
综合: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