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确保经济发展向好态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4月19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会议并部署十项重要举措,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如果说民生、产业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两大器官,物流运输则是为两大器官供血的血管,而货运的畅通恰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疫情的当下。为此,会议强调,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此前,国务院已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全力畅通交通运输通道,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此次发布的具体举措,是对全力畅通交通运输通道的落实,全力保障货运的畅通,也是当前维持对经济社会供血的最直接手段。

  至于为民生托底、促产业循环,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经济态势与社会安全现状等各个因素,不妨结合同日出炉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加以分析。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一季度经济宏观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稳定,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他也指出,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狠抓政策落实,力争早落地早见效,有效应对突出矛盾,稳定经济基本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对此,新华社发文提醒,消费、就业、投资、工业增加值等一些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增长态势受阻,显示经济承压上升,“一些不利因素还在复杂演变,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挑战考验要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一季度经济数据在合理区间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将更多关注度放在3月以来的国内国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上,以更多确定的准备面对可能的不确定性。

  为民生托底,平抑物价与保障就业是重中之重。我国一季度CPI总体上涨1.1%,保持温和上涨态势。需要注意的是,3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3月的CPI数据变化值得留意,除了输入性通胀风险,也应对部分地区疫情防控政策对春耕造成的影响及粮食供应与物价连锁反应保持关注。

  就业方面,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规模有所扩大;不过,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上月上升0.3,达5.8%。付凌晖表示,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有所增加,就业压力有所加大。他提出,下阶段,将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减负稳岗扩就业,积极稳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做好大学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此外,此次十项重要措施中,也包含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的“兜底”民生措施。

  促产业循环,则要关注目前各产业现状,尤其是制造业受疫情冲击的难点所在。一季度的中国经济总体数据与产业相关数据均在合理区间,但指标性数据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50的临界点;3月出口增速出现下滑,进口增速较前两个月下降15.6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与出口呈现的问题,很可能与疫情冲击有关,保障供应链刻不容缓。为此,十项重要举措已提出,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希望保链措施与再贷款尽快显现成效,让各产业通畅循环。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唯有正视3月以来新增的不确定性与困难挑战,并为此做好准备,才能争取主动。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