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汪磊 南开大学教授,环境科学系系主任,“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暴露。
今年3月,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研究论文显示,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研究人员检测了22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品,发现在17人(77%)的血液中存在微塑料颗粒,平均每毫升血液中有1.6μg。紧接着4月份,英国赫尔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论文显示,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处发现了微塑料。研究发现在13个活体人类肺组织样本中,有11个样本中发现了39个微塑料颗粒。
这不是人们第一次发现微塑料在人体内的踪迹。早在2018年,汪磊教授团队在第256届美国化学会上首次公开发表了题为“天津儿童粪便中存在微塑料”的会议论文。
微塑料主要从哪儿来,哪些人群微塑料暴露风险高,对人体可能造成哪些危害,是否可以长期共存?对此,南都记者采访了汪磊教授解惑。
研 究 报 告
人体血液微塑料浓度超出预期
南都: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在其他生物中,微塑料的存在是否普遍?
汪磊:环境微塑料一方面来自塑料废弃物在环境里的破碎分解,另一方面人类也直接排放微塑料,例如个人护理品中的塑料磨料颗粒,以及洗衣废水中的化学纤维等。
南都:今年3月,荷兰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中检测到微塑料。微塑料是怎么进入人的体内的?
汪磊:微塑料是指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进入人体的途径很多,主要为经口途径(如食物污染和灰尘摄入)和呼吸途径。其中多数微塑料不会被人体吸收,而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极小粒径的微塑料如“纳米塑料”(注:在环境领域,纳米塑料指的是1微米以下的塑料颗粒,也是微塑料中尺寸最小的颗粒)也可能进入血液中,并随着血液流动在体内运移,甚至在某些组织中发生累积。
大气颗粒物中尺度小于10微米时即成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中更细小的颗粒(PM2.5)具有进入肺部的风险,在PM10和PM2.5中均含有微塑料,它们与其它颗粒物一样具有进入呼吸道的风险。你提到的荷兰科学家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出的微塑料浓度超出我们的预期,需要进一步检测更多样本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健 康 风 险
对摄入微塑料健康风险应谨慎关注 但不必过分担忧
南都:人体对微塑料没有相应的过滤或排出机制吗?
汪磊:人体对其他颗粒物的清除机制,理论上对微塑料颗粒也会发挥作用。但塑料相比于天然颗粒物,存在一些独特的性质,例如表面疏水性更高、结构稳定难以降解等,这使它们进入人体后的行为和健康风险可能有别于天然颗粒物。
南都:体内微塑料含量升高可能会带来哪些健康问题?
汪磊:目前微塑料暴露的人体健康风险并未达成广泛的共识。大部分微塑料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纳米级塑料具有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可能性,但其健康风险取决于它们在血液中的剂量,以及能否在人体中富集。有研究指出,纳米塑料可在鱼类肝部积累,甚至突破血脑屏障在鱼脑部富集,这意味着纳米塑料在人体中的富集也有可能发生。
微塑料人体摄入的健康风险还来自于其载带的其他污染物,如塑料添加剂(塑化剂、阻燃剂、抗氧化剂、防紫外剂等)和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如致病微生物和耐药基因)。人类研发的一些纳米载体靶向药物能把药物运输到靶器官中,纳米塑料颗粒也同样可能载带有毒污染物在体内传输。
由于目前动物试验采用的暴露剂量通常远高于环境浓度,且纳米塑料的生物体内累积效应还没被充分证明,对于摄入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健康风险应该谨慎关注,但不必过分担忧。
暴 露 人 群
婴儿微塑料暴露风险更高
南都:去年您和美国合作者发现,婴儿粪便中的PET含量是成人的10倍以上。
汪磊:是的,婴儿舔舐啃咬的习惯,使其对织物纤维和灰尘颗粒的暴露风险远高于成人,而PET大量用于涤纶化纤生产,是室内灰尘中含量最高的微塑料聚合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婴儿对PET具有更高的暴露风险。此外也有研究指出,塑料奶瓶在高温消毒过程中会释放微纳塑料颗粒,这也是婴儿微塑料暴露的途径之一。
南都:除了婴儿,还有哪些人群或者哪些疾病和微塑料的关联性更大?
汪磊:目前还没有特别直观地表明因为微塑料人体暴露导致产生某种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证据。
从职业暴露角度来说,比如化纤纺织厂的纺织工人,他们吸入和经口摄入的涤纶纤维也就是PET微塑料纤维的风险,相较普通人会更高。
再比如,日常生活中,长期使用塑料餐盒的人群微塑料的暴露也会高一些。特别是塑料外卖餐盒在接触高温食物比如油炸食品或者经历微波加热或低温保存之后,材料表面可能发生变形和颗粒脱落,这些微塑料进入食物也会导致人体暴露。
南都: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装矿泉水,也会带来一定风险吗?
汪磊:塑料瓶装饮料中含有微塑料的情况确实有报道。此外塑化剂也有可能从饮料瓶中溶出。但饮水对于人体微塑料暴露总体贡献较小,而盛装凉水的塑料瓶,塑化剂等有害物质的溶出率也比较低。但如果用塑料容器盛装热水或油性液体,或对塑料容器进行加热,这个时候有害物质的释放速度会加快。
南都:塑料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怎样才能少“吃”些塑料?
汪磊:塑料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便利,人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拒绝塑料制品。但我们对于可能产生微塑料人体暴露风险的环节,可以加以控制。
比如,采用玻璃、陶瓷和金属等材质的容器替代塑料容器承装食物和饮料,特别是对需要高温加热的食物;使用室内空气颗粒物净化装置减少包括微塑料在内的颗粒物的吸入;通过及时清洁房间灰尘和洗手会有效降低经口的灰尘颗粒摄入。这些都是减少微塑料暴露的有效途径。
此外,增加塑料的重复使用,规范地进行分类回收处置,是减少环境中塑料污染的有效方式,塑料污染减少,微塑料污染自然也随之降低。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