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文旅部呼吁清明节假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多地发布清明节祭扫安排

清明现场祭扫需预约写封信寄托哀思吧!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4月04日        版次:GA04    作者:蒋小天 冯奕然 代国辉 温璐

  清明节假期,文旅部提醒游客,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民政部此前召开会议部署清明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要求各地祭扫服务政策措施严禁“一刀切”、简单化,既要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努力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全国多地民政厅部署了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有的省市暂停了现场祭扫或暂停举办集体公祭,有的要求现场祭扫须提前预约,多地倡导网络“云祭扫”,还有一些省市为市民提供了代祭扫服务。

  当前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反弹,我国新增本土感染者数量仍处于高位,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不能松懈。针对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假期,文旅部要求旅游景区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规定,游客进景区、景点前要扫码登记,测量体温,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公共图书馆、剧院、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做好经营场所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等工作。此外,严格实施跨省旅游经营“熔断”机制,暂不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文旅部提醒将要出行的游客增强防范意识,做到安全、理性出游。文旅相关负责人提醒,希望游客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旅游行程中,要充分理解并自觉遵守查验健康码、测温、规范戴口罩等防控要求,勤洗手、勤通风,养成“一米线”的好习惯,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清明安排

  现场祭扫需预约,倡导“云祭扫”

  北京

  分为预约祭扫、代祭、网祭

  今年清明祭扫方式分为预约祭扫、代为祭扫、网上祭扫等。民政部门建议市民,在服务开通后避开高峰时段错峰预约。预约人进入殡葬服务机构应做好个人防护,必须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的,将禁止入内,如遇排队,需保持间距。

  天津

  提倡丧事简办,控制参与人员数量

  天津宁河区、静海区从3月17日起,暂停本区殡葬服务场所“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服务。东丽区、津南区、北辰区、滨海新区从3月16日起,暂停殡葬服务机构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服务。其他区将根据疫情变化,随时调整清明祭扫工作安排。提倡丧事简办,控制参与人员数量。

  河南

  严禁无差别一律暂停现场祭扫

  对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暂停公墓和殡仪馆骨灰楼等殡葬服务机构的现场祭扫活动;对未发生疫情的省辖市,严禁无差别一律暂停现场祭扫,能不关闭的殡葬服务机构尽量不关闭。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必须落实预约、错峰、限流、保持社交距离等要求。

  西安

  需提前一天预约

  西安市发布关于2022年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公告,至4月5日止,凡需现场祭扫的群众,需至少提前一天向祭扫所在的殡葬服务机构提出预约,各殡葬服务机构要按照当日最大承载量的30%以内控制预约人数,并将预约结果反馈祭扫群众。

  山东

  暂停骨灰撒海等集体性活动

  引导祭扫群众削峰、错时、限流祭扫,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对规模较大的殡仪馆、公墓和骨灰堂,4月1日至10日预约祭扫。暂停组织群众集体共祭、骨灰撒海、节地生态安葬仪式等集体性活动。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湖北

  每户祭扫控制在30分钟

  湖北要求适时提前开放、延长服务时间、公布限流措施,减少人员聚集。殡仪服务机构和公墓管理单位要科学测算服务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制、依约服务、错峰祭扫、有序开放。祭扫人数限制每批次50户以内,每户祭扫时间控制在30分钟,祭扫结束后不能在墓区滞留。

  上海

  每天提供6个时段预约祭扫名额

  自3月18日8时起,各公墓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启3月26、27日,4月2、3、4、5日6个祭扫高峰日的预约服务,每天提供6个时段(7:00-16:00、每时段1.5小时)预约祭扫名额。入园者除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外,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福建

  遵照预约时间到达方可入园

  主要提供网络祭扫和预约祭扫两种服务。在开放现场祭扫的部分地区则通过“闽政通”或当地清明节祭扫预约平台及陵园电话进行预约,市民需严格遵照预约时间到达方可入园。

  湖南

  开通网络祭扫平台48个

  已开通“云上清明”网络祭扫平台,各地开通网络祭扫平台48个,为公众提供网上祭扫、祭扫预约等服务。倡导群众网络祭扫、预约祭扫、错峰祭扫,对清明祭扫墓园实施限流措施,入园必须验码、测温、佩戴口罩、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川

  分时段控制入园祭扫人数

  四川提倡网络祭祀、居家追思,开展代为祭扫服务。灵活运用“仁孝四川绿色祭祀”预约祭扫微信小程序、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各公墓管理单位按最大承载量的70%分时段控制入园祭扫人数。

  广州

  线下祭扫需48小时内核酸证明

  广州延续施行实名预约分时分段措施,市民线下祭扫需提前预约。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针对近期有发生疫情的行政区,暂不开放现场祭扫。参与线下祭扫的市民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供多项非现场祭扫服务,包括“粤省事”的“云祭扫”等服务。

  深圳、东莞

  全市暂停现场祭扫

  深圳和东莞所有公墓、骨灰堂、深埋绿化地等殡葬服务场所,暂停群众现场祭扫活动;暂停集体公祭、骨灰海葬(代撒除外)、骨灰树葬等人群聚集活动。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市民可通过“i深圳”“粤省事”上的“云祭扫”模块进行线上追思。

  珠海

  暂停开展守灵、告别仪式

  3月25日,珠海全市所有殡仪馆、公墓、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场所以及历史埋葬点、祠堂等其他民间祭扫场所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各殡葬服务机构即日起暂停开展守灵、告别仪式等人员聚集活动和跨市基本殡葬服务。需办理基本殡葬服务的市民,可预约办理。

  惠州

  不提倡家族式大规模祭祖

  惠州全市范围内殡仪馆、公墓、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采用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缅怀先人,不提倡家族式大规模扫墓或祭祖活动,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严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应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江门

  清明防火别放松

  即日起江门全市范围内殡仪馆、公墓、骨灰楼(堂)等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暂停举办集体公祭、骨灰海葬、树葬等人群聚集的祭扫活动。对于农村私墓,村民祭扫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的要求,提前到村(居)报备,不得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上山,主动配合检查。

  慎终追远

  指端诉说思念 信使代送祭扫场所

广州民政推出“信邮哀思”,将提供1500个免费名额

  清明梨花风起时。轻触手机屏幕,即可在指端诉说思念,承载着追思的电子信笺将被打印出来,由信使代送至城市各祭扫场所。这是广州民政清明期间推出的一项暖心服务——“信邮哀思”。

  今年,广州市民政局将提供1500个免费名额,市民可以通过广州邮政公众号“微邮筒”参加“信邮哀思”活动,在线写信或制作明信片,并辅以手写签名,传递对逝者的思念。

  “发起信邮哀思活动的灵感来自殡仪馆的天堂信箱服务。”广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2020年联合市邮政局推出该服务后,累计传递信件2000余封。

  目前广州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除继续推出信邮哀思服务外,经营性墓园、部分骨灰存放设施将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敬献鲜花等方式对园内先人进行集体祭扫,市民群众也可以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市银河烈士陵园微信公众号进行“云祭扫”。

  如何以信邮传递思念?

  关注广州邮政公众号“微邮筒”,选择“信邮哀思”活动,市民可在活动链接中选择在线写信或明信片制作(固定版/DIY版),并填写寄件人信息及先人信息(墓园地址、骨灰存放的墓园(骨灰楼)名称、先人姓名、格位(墓穴)编号等信息),信件/明信片将由广州邮政统一打印制作并寄送。

  使用服务后,用户可在微邮筒的“我的订单”中跟踪信件派送记录和查看服务信息。

  明信片可分为固定版和DIY版两种,固定版正面为统一设计的页面,不可进行个性化制作,DIY版正面可使用“信邮哀思”专用模板或自主选择上传图片(上传图片需符合微邮筒DIY明信片上传规范)进行个性化制作,固定版和DIY版明信片背面均可书写对先人的缅怀及哀思并可手写签名。

  选择固定版明信片会出现提示让用户选择是否可授权明信片内容用于宣传。

  怎样在“云”上进行祭扫?

  通过“粤省事”的“云祭扫”平台进行网上拜祭先人、寄托哀思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首先,通过微信搜索“粤省事”小程序。

  2.进入“粤省事”后,搜索“云祭扫”服务,添加祭扫先人信息。

  3.选择“前往祭扫”或“在线祭扫”即可为先人敬献鲜花和编辑发表先人生平文章。

  此外,也可通过“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官方网站(网址:wsfw.gzyhmc.org.cn)或微信关注“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服务号,对骨灰安放在银河烈士陵园的逝者和烈士进行网上祭扫。

  登录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官网(https://www.gzbz.com.cn)或关注“银河园”微信公众号(yhy_gzbz)点击菜单栏里“网上拜祭”,同样可对已安放骨灰的逝者进行网上祭扫。

  知多D

  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清明由来

  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清明习俗

  祭扫: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4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过去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荡秋千:秋千最早叫“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唐代荡秋千十分流行,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冯奕然 代国辉 温璐 综合:央视新闻、民政部官网、人民网、广东民政头条、珠海发布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