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算不算工伤?又如何申请认定工伤?针对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河南省高院公布的一起纠纷案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给出了答案。该案件显示,员工在自家公司食堂陪客户酒后猝死,当地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涉事公司起诉、上诉到各级法院。最终,河南高院终审认定:不算工伤!
此案的欧某某是经领导同意在公司食堂陪同客户就餐,算是一种工作行为,但是,为何饮酒猝死不算工伤死亡呢?各级法院引用的多项法律条文解释得很清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都明确规定醉酒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陪同客户喝酒身亡,虽然不会比照醉驾予以处罚,但是,不认定为工伤已经是一个严重后果了。此前,不少地区也出现过类似的案件,最终都没有认定为工伤。这其实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的饮酒文化予以了抵制和阻击。
醉酒不算工伤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无论是单位还是领导,都不能以喝酒作为工作的事由让员工喝酒,无论是陪客户喝酒,还是陪领导喝酒。即便是领导以工作为名要求员工喝酒,最终造成后果,如员工猝死,后果也得自负,不能算为工伤。如果为员工的未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做长远设想,就没有理由要求员工喝酒和陪酒。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酒文化的方方面面,喝酒猝死不能认定为工伤也是一种最坚决的说不。中国的酒文化有太多的含意,其中之一是,不喝酒办不成事,签不了合同。事实上,这不是文化,而是陋习。尽管有一些商业协议、合同等是在酒桌上完成的,但是也不否认有很多商业往来并非通过烟酒才能达成。事实上,当双方的利益能达到均衡,博弈处于对等和共赢时,签署合同和协议也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没有必要非得以喝酒才能签合同为由,逼迫员工陪客户饮酒。
当然,中国的酒文化中还有上级对下级的驯服的意味。一些手握权力者认为,酒量等于业务量,喝酒成为考量员工能干与否的一种“标准”,而且喝酒被认为是服从,不喝酒被认为是不服从管理,至少是不给领导面子,不懂规矩,不通人情世故。因此,员工只有拼命喝酒和陪酒,以避免遭遇职场霸凌和孤立。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喝酒,是很容易遭受身心伤害,甚至猝死。同时,这种后果也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实际上是让员工火中取栗。因此,对于这样的文化,应当以欧某某和其他类似员工的去世不认定为工伤的遭遇来予以拒绝和抵制。
欧某某陪酒身亡未能获得认定工伤待遇也给所有热衷饮酒的人提出了更多警示。喝酒不只是对人有生理意义上的伤害,而且会伤害员工的未来、家庭。《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早就表明,喝一滴酒都有害身体,更何况舍命陪君子的喝酒和醉洒,最终的结果是,会给去世的员工的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和心理的损害。这种情况对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家庭需要抚养承担的员工,伤害更是巨大。因此,饮酒和醉酒的后果不只是身心受创,而且会导致家庭和经济受损。众多陪酒身亡的员工的结果就是一种最强烈的提醒。
从欧某某陪酒身亡的情况看,如果尊重和爱护员工,就不应让员工陪酒;如果想要员工有更多的贡献,长期健康地工作,就应当杜绝公司和单位的酒文化。另外,员工也应当自己保护自己,拒绝职场陪酒,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以坚定的态度和充分的理由,以及各种理由拒绝饮酒和陪酒。
如此,将是员工、家庭和公司、单位、社会等的多赢。 □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