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道速滑项目收官,运动员要学会“玩和享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2月18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2月16日晚,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结束了最后一个比赛日的奖牌争夺,中国队在男子5000米接力与女子1500米决赛未能更进一步,至此,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本届冬奥会的成绩单定格为2金1银1铜。

  2金1银1铜,这个成绩客观来看不算差。其一,比起中国队在上届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上1金2银的成绩,北京冬奥会的奖牌成色显然更好。其二,北京冬奥会在短道速滑项目共产生9枚金牌,中国、韩国与荷兰并列短道速滑金牌数第一位,三队均拿到了至少2枚短道速滑金牌。

  但当16日短道速滑最后一个项目比完,或许观众对于中国队的情绪是复杂的——这种情绪少有不满,多有遗憾,带点憋屈。在短道速滑的前两个比赛日,凭借着混合团体接力决赛的齐心协力、任子威和李文龙在男子1000米决赛的精彩发挥,中国队很早就拿下了2金1银的成绩。彼时,冬奥会刚刚开幕,又正处春节假期,观众对短道速滑的期待值瞬间拉满。而随着比赛的进行,在接下来的9天4个比赛日中,中国短道速滑只斩获了一枚铜牌,再加上韩国选手黄大宪对武大靖的干扰、孙龙在几个项目上发生失误,高预期因为意外的到来而被打破。

  复盘本届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的表现,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事要去关注,那就是因舆论关注给队伍带来的压力。一方面,短道速滑在冬奥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北京冬奥会之前,中国队在冬奥会上一共获得13块金牌,其中有10枚出自短道速滑。从大杨扬到王濛、周洋再到武大靖,历史底蕴已经积淀,而一届本土举行的奥运会配之以“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的出圈slogan,将短道速滑队推向了更高位置。

  “高位”是把双刃剑,这既有利于一项运动的推广和队内运动员的发展,同时又会产生“不能输”“不敢输”的压力,反过来影响运动员的表现。比如孙龙,他在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世界排名第5,还曾在短道速滑世界杯名古屋站收获了1500米铜牌、5000米接力冠军,但孙龙却在本届冬奥会接连发挥失常,男子1500米1/4决赛意外出局后,又在男子5000米接力失误摔出场外。

  武大靖说:“我们感觉到孙龙压力很大,他心情很失落,也一直在说对不起、在流眼泪。”赛后,孙龙在社交媒体连发6个对不起道歉也足见他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虽然竞技体育不相信眼泪,但“00后”的孙龙所承担的这种压力却有必要引起重视。社交媒体时代,舆论关注将成倍放大为压力,竞技体育终究需要更新换代,而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年轻运动员不可能不受到舆论期待的影响。刘国梁曾在东京奥运会男乒团体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球队顶着巨大的压力捍卫国球的荣耀,而这种巨大的压力是常人不可想象的。相信短道速滑也是同理。

  历史似乎决定了22岁的孙龙不能以“玩”的心态走上短道,但倘若运动员不能放下历史,历史就成了枷锁,倘若观众不能放下历史,关注就成了压力。如何放下压力,谷爱凌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在大跳台第三跳面对求稳夺银或突破争金时,她想:“因为这里是冬奥会,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秒钟,来代表体育精神和比赛精神。”比赛不是为了打败其他运动员,而是“打破自己的界限”,“所以我决定不管成不成功,我都要试一下”。而在U型场地技巧进入决赛后,她谈到自己表现时说:就是去玩和享受。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带来了太多感动与惊喜,但在总结、复盘,以及备战下一个奥运周期时,于技术动作之外,运动员如何承受压力、疏导压力或许也应当成为一堂必修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