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加拿大籍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

北京冬奥“闭环管理”方案更为完善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1月14日        版次:GA06    作者:何嘉慧

  人物名片   迪克·庞德曾四获加拿大国内自由泳冠军。退役后,庞德担任过加拿大奥委会主席,并于1978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此后曾两度担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副主席。

  第4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告诉我们,中国有能力、有经验组织精彩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也一定能做到。”近日,80岁高龄的加拿大籍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迪克·庞德(Richard W. Pound,aka Dick Pound)接受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专访时表示,“个别政客的言论并不会对北京冬奥会产生任何影响”,国际奥委会对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充满信心。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1年12月15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举行“北京冬奥会倒计时50天视频交流会”。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会上表示,“我们真诚邀请加拿大各界友人关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预祝中加以及各国运动员在北京取得好成绩。让我们在奥林匹克旗帜引领下‘一起向未来’,重塑世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冬奥新篇章!”

  谈结缘冬奥

  1976年“首次现场见证”冬奥会

  南都:你和冬奥会是如何结缘的?

  庞德:当我还住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小镇时,并没有接触冰雪运动的机会。直到我搬到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一员,我才真正开始了解冬奥会。

  我第一次接触冬奥会是在为温哥华申办1976年冬奥会时——虽然最后失败了。首次现场见证也是那一年,我到奥地利观看了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南都:对于冬奥,你有什么深刻的记忆?

  庞德:亲眼见证花样滑冰运动员速度之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不仅能像冰球运动员一样高速移动,还能同时做出高难度的跳跃动作,甚至能单脚落地做自旋动作不撞到界墙上。花滑比赛总能让我兴奋不已。

  至于最难忘的经历,必定是我站在山脚下观看高山滑雪男子速降赛。那一次,四名奥地利选手中有三人都无法顺利完成比赛,只剩下一名选手弗朗兹·克拉莫。他在最后两三个转弯动作时几乎失去控制,但还是顺利冲过了终点线。

  我最初没有意识到他们滑得有多快,直到站在距离终点线大概50米左右的位置,看着他们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冲过来。如果他们撞上来,我们必伤无疑。但冲过终点之后,他们在安全距离内恰好刹停了,这体现了他们技术的高超。

  冬奥会的魅力在于冰雪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夏季奥运会的项目大多难以与之相比。

  

  谈冬奥之旅

  “我将会在现场亲自支持北京冬奥会”

  南都:国际奥委会出于哪些考虑选择了北京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

  庞德:首先,北京是国际奥委会的属意之选。其次,有部分国家在最后阶段退出了竞争,或许他们认为自己获胜的可能性不大。在最后阶段,只有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竞争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

  相对来说,哈萨克斯坦的冰雪运动传统历史更为悠久,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告诉我们,中国有能力、有经验组织精彩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我们相信,北京2022年冬奥会也一定能做到。

  南都:你如何评价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工作?

  庞德: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相当复杂,在全球性疫情的大背景下举办冬奥会,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我们完全相信,北京冬奥会一定能顺利举办。

  东京奥运会证明了“闭环管理”的重要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北京冬奥组委制定的“闭环管理”方案更为完善,也更为有效。

  “闭环管理”能够确保冬奥会参与人员不与其他居民的日常出行轨迹交叉,确保双方的安全,是当下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是十分有效的。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纪律,保证这一套系统落实到位。

  南都:你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之旅是怎么计划的?

  庞德:我已经预约好了机票和住宿,届时我将会在现场亲自支持北京冬奥会。作为中国的客人,我会遵守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三方共同制定的《防疫手册》,确保不为防疫工作增加负担。

  海外观众虽然无法到现场观看冬奥会,但在比赛期间,大家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获取赛事信息,电视直播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兴奋情绪。相比之下,现场观众通常会错失一些比赛细节,比如高山滑雪速降赛中,通过直播能够看到完整的速降过程;又比如雪橇比赛,观众可以即时看到运动员在赛道上旋转滑行的精彩瞬间,还可以听到实时专业解说。

  

  谈冬奥意义

  “北京冬奥会将展示 国际交流的利好一面”

  南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你如何看待北京冬奥会的意义?

  庞德:中国为举办北京冬奥会所付出的努力令人钦佩。北京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将举办冬季奥运会,中国应该为北京拥有“双奥之城”的称号而感到自豪。这可是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绝非易事。中方要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之间的对话搭建桥梁,以实现“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同时,奥运会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政治立场的运动员相聚在这片“绿洲”,互相尊重,友好地同场竞技,向外界传递和平、合作的信号。国际奥委会将竭尽全力,鼓励各国运动员进行友好交流。

  南都:日前,个别国家声称“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你如何看待这些行为?

  庞德:部分国家政府应该明白自己在国际问题上的责任,而不是炮制阴谋,让运动员为此付出代价。

  奥运会与政治无关。正如中方所言,中方原本就没有向相关国家发出邀请。个别政客的言论并不会对北京冬奥会产生任何影响。北京冬奥会将会按原计划正常进行,向大家展示国际交流的利好一面。

  最近,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相继宣布主席和部分成员将出席北京冬奥会,这是奥林匹克大家庭团结的表现。奥林匹克大家庭正团结一致地告诉世界:体育运动很重要,对奥运会的持续关注也很重要。

  南都:运动员们怎么看待这些言论?

  庞德:一般来说,越是优秀的运动员,越是会把注意力放在奥运赛场上。这些言论并不会影响到运动员,他们唯一的愿望是能够顺利参赛,并在比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我祝愿所有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一切顺利,希望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平安到达北京,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愉快享受冬奥会。

  最后我想说,感谢北京愿意举办2022年冬奥会。我很欣慰,国际奥委会所选择的北京有能力举办一场令全世界期待的奥运会。再次祝愿北京冬奥会一切顺利!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何嘉慧 实习生 张子仪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