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横琴一角。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12月19日,林郑月娥参加立法会选举投票。
6月1日,“猎鹰号”方舱实验室,在广州体育馆首次使用。
9月28日,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
12月12日,通过3D全息显示技术,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约翰·罗伯茨“空降”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
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今年1月24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年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其中,“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为十大工作之首。在即将收官的2021年岁末,南都记者回望过去一年来大湾区发展一些重要时刻。从中可以看到,大湾区建设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顺利地开了一个“好局”。而关于大湾区的未来,或许可以透过这些重要事件,洞见大湾区广阔的发展前景。
01
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重磅发布 改革开放深化扩大 大湾区区域合作创新再上台阶
9月5日、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横琴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先后发布。
这两个方案的发布,可谓是大湾区2021年度最重磅政策。
为支持澳门适度多元化,中央不仅支持横琴106平方公里土地由粤澳共同建设,还鼓励在横琴发展四大新产业,并推出民生、税收、人才吸引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构建与澳门一体化的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
《前海方案》则明确,将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上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
这两个方案的发布,对于大湾区建设而言,对于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这两个区域建设得好,将对珠江口东西两岸起到支点带动作用。
12月21日召开的省委全会在对2022年工作部署时,对此意义已有所说明:
要突出激活发展动力,持续以“双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释放强大“双区驱动效应”,在服务对接港澳中放大优势叠加的乘数效应,推动形成全域改革衔接、开放协同、发展联动的良好局面。
可以预见的是,广东将在通关、市场、金融、人才等方面细化落实中央方案赋予的改革空间,加快建立完善合作区管理机构,不断提升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
而紧紧围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平台一枢纽”战略定位,广东则将把握前海“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推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更大力度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02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全球排第二 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的共识越来越强烈
9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中关于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的排名中,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地区位列第二位,而硅谷仅排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首度将广州纳入到“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之前2020年同样排第二位的只是“香港-深圳”集群。
这个排名,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这个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息息相关,与大湾区不断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密不可分。而在2021年,大湾区的科创氛围不仅日益浓厚。而且三地协同创新的共识越来越强烈。
2021年4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在东莞正式奠基,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启动,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12月2日,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开幕,吸引了全球逾20000名科技创新专业观众参与。这是澳门首届大型科技展会。接踵而来的,则是12月12日在广州举行的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以“探索未来,共享科学”为主题的这个论坛,亦向外界传递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推动共享创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共同体,成为嘉宾们的一致共识。“科创共同体”不仅是科技和产业的共同体,还是区域发展的共同体。而“共享科学”将为大湾区科创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03
大湾区,大未来 湾区发展机遇全球瞩目
4月15日-20日,来自全国多家主流媒体的180多名记者,兵分两路,深入珠江口东西两岸内地城市,聚焦大湾区建设。如此庞大的采访阵容,为大湾区多年来罕见。
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过近四年来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0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21家,比2017年增加4家;广东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万家,比2017年增加近2万家……
时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用这一连串的数据成绩向“媒体天团”证明,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获得感”是此次采访活动中屡被港澳青年提及的关键词。像广东省首家内地与港澳三地联营式工程顾问机构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其总经理闫澍在采访中就多次用“破天荒”“开先河”“首开大门”来形容其参与的港澳与内地的合作项目。
港澳青年在大湾区获得的发展机遇,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大湾区不仅是港澳青年的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亦是全国甚至是全球有志青年挥洒青春才华的重要发展平台之一。
04
大湾区常住人口突破8600万 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
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高达8617.19万人,比提出规划建设大湾区的2017年年底,增加了472.83万人。
从数据中可看到,年轻化和受教育程度高是大湾区人口的突出特征。从15-59岁人口占比来看,大湾区内地九市平均比例为72.88%,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从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数量来看,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平均值为 1.75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4万人。
有内地人口专家分析认为,在“十四五”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湾区在内地仍占据人口红利。今年12月,《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发布。规划提出,全面放宽放开落户限制,并在除广、深外的珠三角城市,率先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这将为大湾区继续吸纳人口提供政策助力。
人才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诚如马兴瑞所言,大湾区首先是一个开放的地方,既然开放,就要海纳百川。必须开放,必须吸纳包括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到大湾区工作,才能真正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湾区中的竞争力。
05
完善香港选举法 爱国者治港开启新篇章
“为港为己投一票!”“为咗香港嘅未来,投一票!”12月19日,130多万香港选民走向投票站,共赴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完善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
12月20日,第七届立法会的90个议席顺利产生。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有信心完善选举制度后组成的第七届特区立法会将可切实提升的特区管治效能,为良政善治开启新篇章。
同一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正迎来拨乱反正、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一个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开放、包容和谐、繁荣稳定、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将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香港“善治”新篇章的开启,得益于去年6月正式生效的香港国安法和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在金融、科技创新、服务业高端增值发展等多个方面,均可与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随着“爱国者治港”带来的香港民主新气象的呈现,大湾区也将开启“湾”象更新的全新前景。
06
“跨境理财通”试点正式启动 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
9月10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广东银保监局、深圳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就此正式启动。这是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10月18日,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银行名单公布。一个月后,大湾区内地九市21家试点银行累计开通“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13090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2.67亿元人民币,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累计购买投资产品已达1.5亿元。
“跨境理财通”试点,对于大湾区居民和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中央支持金融改革的一大政策红利。它不仅有利于跨境投资便利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能促进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为澳门金融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07
香港向北,深圳向南 港深将迎来新合作关系
10月6日,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公布,香港计划建设一片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同一天,《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下简称《发展策略》)发布。
根据《发展策略》,依托港深间7个陆路口岸,港深将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其中,“三圈”包括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方案一旦落地,将进一步解决香港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不足、产业单一等问题。
例如,《发展策略》中提到,兴建中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园区仍然难以满足香港科技产业集群的需求,因此将增加约150公顷土地建设新田科技城。
这一发展策略,有专家视其为“香港具有‘革命性’的超级动作”,是香港全面融入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并将根本性改变香港百年来南重北轻的城市空间格局。
香港向北,深圳向南。2021年,港深合作还有其他突破性进展:以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并不出席深港合作会议,自今年开始升格为最高层次,由深圳市委书记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共同主持,并在港深合作下成立19个工作专班;12月10日,用于与内地及澳门免检疫通关的“香港健康码”开始接受申请。
从上述动作可看到,港深、粤港间的合作,将迎来更为主动更为紧密的全新关系。
08
广州抗疫 为世界读懂中国提供绝佳的观察窗口
5月底,一场与新冠肺炎病毒赛跑的阻击战,在广深全面打响。在全球共同抗疫的大背景下,广州抗疫尤其引发关注。
在酷暑和暴雨下,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医护人员和街坊们处变不惊的镇静、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守望相助、本土高科技无人车(机)上阵助力的一幕幕,已成为广州和中国抗疫不可磨灭的年度记忆。
而在这场疫情中,外界首次注意到:每天全国入境人员,广东占90%。这意味着,广州承担着全国大部分入境人员的隔离工作。这个担当的背后,离不开广州这座城市的“新旧实力”。
如果说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团队和客流量问鼎全球第一的白云机场,是广州积蓄已久的实力的话,那广州令人惊叹的核酸检测能力,则是近年来广州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全新回报。
以实力抵挡病毒的同时,广州还始终扮演着向世界开放的枢纽角色,并不断向外界证明粤港澳大湾区对外交往的活力、潜力和优势。
继10月成功举办了第130届广交会后,广州不断迎来CNBC全球科技大会、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从都国际论坛、世界智能汽车大会等高规格的重磅会议。
可以说,作为中国疫情防控的“南大门”,广州的抗疫对策、广州的实力担当,正是“读懂中国”的最好注脚,亦为世界解读中国抗疫智慧、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
09
“国内最快地铁”开通 “湾区半小时生活圈”不是梦
马兴瑞5月在接受白岩松专访时,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视为粤港澳大湾区4年发展过程中,其最满意的两项内容。
大湾区的“硬联通”建设,年年有佳绩。
9月28日,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市域快线——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开始运营,从广州城市副中心南沙到广州主城区仅需30分钟即可抵达。
这条国内最快地铁线,其北延段与南延段的规划,是一盘下在多个城市的大棋。向南,它将经过中山、珠海,与澳门接“轨”;向北,它将建立联络线引入广州北站与广清城际接通,让“广清一体化”。北延段与南延段建成后,18号线将成为纵贯南北的大湾区“超级干线”,并实现城际铁路的公交化运营。
除18号线外,随着12月10日赣深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让广东实现市市通高铁,而且还让大湾区的辐射能力抵达江西。
大湾区跨江通道建设亦不断传来利好:深中通道项目已完成沉管段总长度的58.2%;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狮子洋通道先行工程已按计划开工。
时至年底,广东省交通厅总结一年成绩后表示,未来广东将推动大湾区内外实现高水平互联互通,使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之间形成“双通道”格局,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及汕潮揭、湛茂等都市圈能级提升。
10
东莞跻身“双万”城市胜券在握 大湾区迎来第五个GDP万亿城市
7月,广东针对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首次发布产业集群星级地图。这张产业集群总体空间布局图据说将“决定未来五年,广东能否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反映出珠三角产业的总体实力。因为在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到,产业集群大多向珠三角集聚。像广州、深圳、佛山、江门4座城市,实现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覆盖”。
2021年即将收官,湾区各市年终成绩亦将揭晓。据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对外透露,今年底东莞预计能迈过万亿元大关,成为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去年以9650亿元GDP的成绩,与“万亿俱乐部”入场券失之交臂的东莞,今年终可圆梦了。
前三季度,东莞GDP为7694.62亿元,同比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4.5%。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东莞在投资、消费、出口方面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投资方面,前11月,东莞的工业投资增长26.9%,高于全市投资水平17.7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在东莞发展的信心。
消费方面,自2015年以来,东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4%,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单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来看,预计东莞在2021年仍将在全省名列前茅。
进出口方面,东莞成绩显著。1-11月,进出口总额13935.9亿元,同比增长15.8%,超过2019年和2020年全年总额。进出口整体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幅高于深圳、广州。
如果东莞成功进入“万亿俱乐部”,广东将迎来继广州、深圳、佛山之后的第四座、大湾区第五座GDP万亿城市。而香港前三季度增幅7%的GDP、回落至4.1%的最新失业率、稳居世界前三名的直接投资量、不降反升的总贸易额、外商在港营商数量保持不变,这五大数据无不昭示着2021年香港经济正全方位地回暖。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已突破11万亿。在更多强者引领的发展图景下,大湾区又将收获哪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常住人口已突破8600万人的大湾区,还有哪些红利与蓝海等待被发掘?
2022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第五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满三年之际,大湾区又将展现出怎样的新气象?我们拭目以待。
出品:南都湾区工作室
文字:黄海珊 王诗琪
摄影:新华社 南都记者 黎湛均 钟丽婷 陈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