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再会!这些感动我们一定记得

东京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结束为期3天的香港访问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2月07日        版次:GA16    作者:董晓妍

  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部分成员来到香港专业进修学校马鞍山校区,与香港青少年交流互动。新华社发

  “再见!下次再见!”

  12月5日,在一声声告别的呐喊,和一次次用力地挥手中,2020东京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结束了为期3天的香港访问。自2000年以来,每届奥运会结束,内地奥运健儿都会访问香港,已经成为与香港市民的“特殊约定”。

  如今,这一次疫情下的双向奔赴,则赋予了这场千里之行更为非凡的时代意义。这里有香港特区政府最高规格的礼遇,也有普通香港市民最温暖的欢呼喝彩。

  三天虽短暂,但这趟旅程中触及人心的力量必然历久弥新。再见,期待下一个四年再见!香港之约,有你有我。

  一句“欢迎回家”简短却有千钧之力

  感动是从下车的一瞬间开始的。12月3日中午,天空澄澈,阳光炽热,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顺利抵达香港。

  刚过了深圳湾口岸,《运动员进行曲》就响了起来,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挥起来,一众奥运健儿下车的瞬间,就被佩戴上了三色康乃馨的鲜花花环,沉甸甸的分量带来到访的实感。

  当车辆行进到居住酒店门前,提前等候的香港市民早已自然地列队排好,在人群中为奥运健儿辟出一条宽阔的路子来,彼此之间算得上是初次相见,但笑容和问候像老友般熟悉。一路掌声,一路笑脸,耳边忽然传来人群中的四个字:欢迎回家。简短却有千钧之力。

  国歌在香港上空响起 这是来自中国人的最强音

  3天的行程紧凑而热闹,为了最大程度地覆盖香港交流群体,奥运健儿们开启“早7晚12”的节奏,足迹遍布香港的大中小学、社区、纪律部队。

  而每一场活动开始前不可或缺的环节,便是奏唱国歌。

  在香港会展中心的晚宴,在伊利沙伯体育馆、维多利亚游泳馆的公开表演,在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体育学院、将军澳消防及救护学院……当熟悉的国歌声奏响,奥运健儿与现场的观众全体起立,行注目礼唱国歌。嘹亮的旋律响彻会场,奥运健儿和香港观众的脸上,是一样庄严而肃穆的神情。

  特别的地点,特别的时刻,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刻人们的心头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动——《义勇军进行曲》在香港上空奏响,这就是来自中国人的最强音。

  香港理工大学送给奥运健儿的89次全场掌声

  12月5日,当奥运健儿代表团走进香港理工大学的报告厅,即便是已经到了此次行程的尾声阶段,团队依然被来自香港这所高校的热切氛围包裹着。

  第一次持续而漫长的掌声,伴随着一行人,从进入会场到顺利落座。

  被外媒称作“六边形战士”的马龙、把汗水当“面膜”的吕小军、敢于亮剑的孙一文、“983大学”教授苏炳添……大家依次上台进行分享,欢呼和掌声,也一次次包裹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现场提问时,来自观众区的热切回应是高高举起的手臂。

  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中学生刘启维(音),奶声奶气地鼓起勇气向苏炳添哥哥发问,引得现场欢笑不停……总有一些无需言语的片刻,而敬意与爱意早已蔓延开来。临近活动尾声,奥运健儿与现场观众挥手告别。一场奥运健儿演讲,收获了香港理工大学89次掌声。

  深夜排排坐 他们为香港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在这次内地奥运健儿访港团中,有不少人留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香港情结”。

  苏炳添说,我从小就是看TVB长大的;钟天使说,我和香港老将李慧诗是对手更是老友;谢思埸说,第一次来到香港,看到对岸的楼宇和街道,就记得这里的夜晚很美。

  这注定是一场“双向奔赴”。在香港的旅程收获了无数爱意与敬意,29位奥运健儿也决定为香港留下一份“特别的礼物”。

  “这个我签了““那个往后传”“来,大家统一向自己的右手传啊”“不对,左边左边,不是右边!”12月4日晚上9点半,在香港的第二天,29位内地奥运健儿会集在所住地的公共空间,数册《时代精神耀香江》纪念手册的首页,都留下了29位此次来港奥运健儿的名字。“啊,就像是在签毕业签名册一样!”00后的自由泳接力冠军汤慕涵打趣,许昕则直言:“哈哈哈,还真有种在印刷厂的感觉了!”

  临近深夜,这场“大型集体签名”方才结束,29个奥运健儿在“早7晚12”的奔波间隙抽出休息时间,为香港留下了一份美好而珍贵的礼物。

  爱是用力挥动的双手 是记得所有奥运健儿的名字

  这趟三天旅行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感动。

  采访中遇到的香港市民,能一个一个叫出此次访问团所有奥运健儿的名字;来自一所中学的女生们,向运动员喊出“我爱你们”的给力表白。

  从到达香港的第一天,到正式结束行程,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朝着奥运健儿们招手欢呼的人群,而奥运健儿们能做的,就是更用力地举起双手,朝着人群回应。

  此前从未谋面,此刻的感动已油然而生。疫情下的奥运之约,赋予了这场千里之行更为非凡的时代意义。三天虽短暂,但这趟旅程中触及人心的力量必然历久弥新。

  再见,期待下一个四年再见!香港之约,有你有我。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