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鼠办“大事”

东莞规模最大实验动物中心畜养约2万只小鼠、数千只兔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2月06日        版次:GA11    作者:梁锦弟 谭伟山

  扫码看小老鼠视频

  松山湖科学城有一座“神秘”建筑,约2万只小鼠、数千只兔子等在这里生活,每年仅水电费就要300万元,饲料和卫生耗材30多万元……这里是东莞规模最大的实验动物中心——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实验动物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主要开展医药相关动物实验服务,除提供校内日常教学科研以外,还与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机构合作,目前已接纳或协助完成约90余项科研课题。南方都市报《超级实验室》栏目走进实验动物中心,看看小鼠如何办“大事”。

  养

  吃喝用全部需消毒灭菌处理

  2019年10月,实验动物中心取得广东省科技厅颁发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资质。该中心共有A、B、C三栋楼,其中B、C栋为动物饲养与实验场地,面积约4250平方米,包括设有屏障环境饲养室、实验室共22间,2600平方米,可饲养SPF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各类品种的大小鼠类;设有普通级大动物饲养室15间,大动物手术室、解剖室等共5间;A栋为动物实验生物医药研发配套功能实验室,目前正处于加紧完善与建设中。

  这一次栏目组前往的是实验动物中心的最核心部分——B栋屏障环境,这里主要用于饲养大小鼠。这里大多数时候维持约2万只实验小鼠,并最多可以同时饲养4万-5万只。它们是以4-5只为一组,分别饲养在一个个的IVC笼盒里。因为研究人员使用动物种类的需求不一样,有小白鼠也有小黑鼠,这一次呈现镜头前的主要是小黑鼠。

  进入实验室屏障环境之前,所有人员和设备均需清洁消毒。不仅人需消毒,实验小鼠吃的喝的用的,全部都要消毒灭菌处理。“实验小鼠吃的是全价颗粒饲料,经过灭菌之后具有一定的硬度,一方面满足平时饲养小鼠营养的需求,一方面可以满足小鼠磨牙的需要。”动物实验管理部东莞校区负责人柴星星介绍。

  “实验小鼠对生活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柴星星介绍,根据国标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技术指标的规定,以SPF级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为例,要求室内温度20~26°C,相对湿度40%~70%。还不能大声说话,噪声要低于60dB。

  要让2万只实验小鼠“和谐共处”,空气的洁净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间饲养室内就设置有3套独立通风送气的IVC系统,保障每一个小笼盒里面都是独立通风送气的。”柴星星介绍,防止小鼠暴露在同一环境里引起交叉污染。

  从清洁消毒到洁净环境的维护,一切都是为了让小鼠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研

  不仅有小鼠,还有大鼠、兔子、犬等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非常重要的支撑条件。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几乎所有科研、教学、生产、检定、安全性评价和成果鉴定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仪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鼠因为廉价易得,实验成本低,尤其繁殖期短,生理生化和发育过程和人类相似,基因组和人类98%同源,不少小鼠疾病模型可以基本真实地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及对药物的反应,可用于人类各种疾病的相关研究。”柴星星继续介绍说。

  中心主任李华文介绍,目前通过遗传工程不断新开发出的转基因小鼠,以及肿瘤、衰老等人类疾病模型,在创新团队中应用最广泛,主要用于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临床前应用评价、生物新材料组织相容性评价、医疗新器械的有效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

  实验动物中心不仅有小鼠,还有大鼠、兔子、犬等实验动物,不同种类的动物有着不同的研究用途。柴星星介绍,以抗肿瘤药物筛选为例,新的药品必须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来进行严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其中包括动物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三致”试验(致畸、致癌、致突变),往往使用大小鼠、犬或猴等不同进化程度的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与药/毒代动力学研究。

  实验动物中心教学培训部主任苏小华博士介绍,随着社会对实验动物生命价值的重视,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制度的完善,要求广大科研人员预先通过“入室培训”和项目研究的“伦理审查”,才能获得实验室入驻资格,这是开展动物实验的前提条件。

  用

  为大湾区提供高品质研究平台

  实验动物中心是东莞市目前规模最大的、饲养品种最全的实验动物中心,正在东莞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成功自主研发出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简称“BNCT”)实验装置,并已启动了首轮BNCT项目相关的细胞实验和小动物实验,为其开展肿瘤中子治疗装置的临床试验做前期技术准备,这将大大推动我国肿瘤临床治疗的技术性革新。BNCT项目肿瘤中子治疗装置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临床前应用的动物实验评价阶段的工作,正在该动物中心稳步展开。

  另外,广东医科大学从上海交大引进的二类人才、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功华教授科研团队,依托该中心平台,利用转基因动物等疾病动物模型,从事炎症性疾病、免疫学机制及其相关药物开发的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已在Nat Immunol、PNAS等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包括学校高水平人才团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子源BNCT项目组以及中山七院等创新团队在内,动物实验中心现有入驻科研团队超过40个。目前中心实验室已经接纳或协助完成了约90余项科研课题。

  “两三年内,学校计划投入3000万到5000万,改造和提升实验动物中心。”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丁元林介绍,实验动物中心正在加紧完善病理检测、动物影像分析、动物行为与神经科学技术等各类生物医药研发配套功能实验室的建设,为松山湖科学城、东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

  莞惠新闻部、珠三角可视化工作室联合出品

  主持/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摄影:南都记者 谭伟山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