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第22个记者节。众所周知,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几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这样的特殊性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如今的融媒体时代,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媒体的工作模式的确有所不同。舆论场众声喧哗,自媒体声势浩大,机构媒体如何扮演好自身角色,其存在感与价值感体现在什么地方,值得职业新闻人思考。
一个讲究传播的时代,注定有流量就有价值,这对于任何行业都适用。互联网繁荣,社交媒体活跃,每个人都有了发声渠道,但每种声音都可能是微弱的。公众号、视频号快速崛起,自媒体有了更大的舞台,不一样的话语方式,灵活的创作手法,让他们收获了粉丝与流量。可自媒体往往只是创造内容产品,关注什么话题,写作什么题材,挖掘哪些事实,都会有流量的考量。蹭热点,道听途说,早已司空见惯,自媒体乱象,搅乱了舆论场。
上述局面几乎不可避免,自媒体与机构媒体,俨然彼此已是“鄙视链”的一环,而机构媒体那套手艺在自媒体身上俨然已经失传。这也说明,媒体形态会有演变,但新闻从来都不仅是信息碎片,永远需要专业人士去做那些基础性的工作,贴近现场,挖掘真相,是新闻的底色。在这个自媒体异常活跃的年代,机构媒体的价值不但没有弱化,相反在很多新闻事件中得以凸显。
顺应传播环境变化,机构媒体借助技术探索转型,融媒体时代呼之欲出。在这个背景下,机构媒体该如何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哪些工作还需要机构媒体去坚持去强化?
挖掘真相,尤其是核实那些难辨真伪的小道消息,在当下显得极为重要。比如,在内蒙古疫情中,一则“游客扔掉免费盒饭”的消息不胫而走,影响甚大。“浪费粮食”“不配合防疫”,此类声音让本就压力很大的滞留游客,承受了各方舆论指责。随后事件反转——游客中因为有疑似病例,被临时转运到另一处隔离宾馆,后来将盒饭取了回来,“本来是想看还能不能吃,但已放了近两天,都不能吃了。没办法,后来就扔掉了。”
类似的新闻反转已经很常见,如果没有挖掘一手信息,读者很难看清事情的全貌,单纯依靠社交媒体,靠刷朋友圈,公众的判断很容易被信息碎片所左右。
呈现事实,为人们理解一个新闻事件提供足够的素材,仍然是机构媒体的基本职责。此前,山西洪灾肆虐,但灾难的巨大破坏力与事件的舆论影响力极不相称,于是有了“无人问晋”的说法。在一篇题为《很遗憾,朋友圈帮不了山西》的文章中,作者如此批评道,“社交媒体只关心情绪,不关心事实。”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存在偏差,机构媒体的价值就在于挖掘新闻的公共价值,从而唤醒人们的注意力,无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这项职责都不会发生变化。
不仅要呈现事实,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深入的调查仍然极为重要。如果只看朋友圈,哪怕是对待战争这样的重大事件,内心恐怕都不会有丝毫的波澜。今年5月,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发动空袭,而该事件传播最广的,则可能是“轰炸之前打电话”这个花边新闻。社交媒体里对残酷战争的描绘是被美化的,一个电话,一片烟花,对于处在和平环境下的人们来说,难免对战争发出如此的浪漫想象,而只有深入调查,才能避免人们的理解失之片面,理解的前提恰恰在于有足够丰富的信息。在信息碎片泛滥的当下,机构媒体通过深入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公共理性。
机构媒体一些传统的实用价值同样不容忽视。“有困难,找记者”不失为一种选择,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亦是老百姓的心头大事,需要机构媒体投入热情。南都的“记者帮”近年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在媒体、市民以及政府部门之间,构筑一道沟通的桥梁,并由此形成一种城市治理的独特机制。可能相关的报道不会收获很大的流量,但媒体的这种渠道价值,仍然不可替代。
近年来,不少地方鼓励媒体监督,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现实一再证明,媒体的缺席往往会加剧杂音的传播,“不信谣,不传谣”,这个颇具影响力的宣传语,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当下调查报道的缺失。谣言的形成自有其特殊机制,而机构媒体的缺位与失声,则是谣言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融媒体意味着一种创新,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守正、负责的机构媒体和勇敢、专业富有工匠精神的记者,仍然是社会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