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十大重点行动计划

谋建人类细胞谱系装置 聚焦量子科学、脑科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1月02日        版次:GA08    作者:徐劲聪 卞德龙 刘佳荣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突出“四个面向”,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一条主线,

   开展十个方面的目标设置和七个方面的任务部署,

   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十大重点行动计划”。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

   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十个核心指标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

  ◎R&D/GDP达3.5%左右

  ◎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达1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1.8%

  ◎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90人年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

  ◎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8万件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000亿元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6%

  ●“十三五”时期

  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突破

  ◎科技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服务社会民生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区域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科技创新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彰显

  ◎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

  一条主线

  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双区驱动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四个面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基本原则

  自立自强 改革引领 以人为本

  重点突破 开放融通

  总体目标

  到2025年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展望2035年

  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 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十大重点行动计划

  1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主要牵引,合理有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完善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国家基因库等已建设实施运行的管理机制,推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设施加快建设,谋划建设人类细胞谱系装置、冷泉生态系统装置等一批新设施。

  建立公开、公平、便利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确保设施仪器“应开放尽开放”,公共数据“应共享尽共享”。

  2 实验室卓越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加快成果应用示范及产业化,打造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实验室,加大对实验室创新资源整合和倾斜力度,提升实验室层次,推进广东实验室高质量发展,争取到2025年建成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5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成为广东的战略科技力量之一。

  3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计划

  以集成电路与关键软件、生物医药与器械、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领域为主攻方向,突破“卡脖子”技术,锻造“长板”技术,打造全链条产业创新网络,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布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部作为1个“核心战略总部”,布局建设9个“王牌军”(分中心)、N个“独立团”(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机构),打造“1+9+N”产业技术研究与转化示范平台体系。

  

  4 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卓粤”行动计划

  加快领军人才集聚和中青年科学家培养,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推动“从0到1”原创性成果突破。围绕量子科学等A类研究领域,建设若干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抢占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创新高地;围绕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B类研究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达10%,新增ESI全球前1‰的学科5个以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保持全国前列,入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重大原创成果3-5个。

  5 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行动计划

  紧密跟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聚焦我省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传感、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实施研发专项。

  人工智能  区块链  智能传感 卫星互联网 空天科技  太赫兹  信息光子 低碳零碳  负碳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  氢能  材料基因工程  合成生物学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6 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1-2023年)

  接续组织实施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芯片设计与制造”“工业软件”“现代种业”等战略专项及“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批重大、重点(区域)专项,更加聚焦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协同省内落地的创新创业基金、成果转化基金、中科院母基金等社会资本,力争突破100项核心技术,一批关键零部件及重大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及禁运局面,逐步实现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可控。

  7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高新区加快争先进位发展,推进国家高新区地市全覆盖,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高新区。

  强化评价监测及结果应用,实现在全国排名持续提升。

  力争到2025年,实现省级以上高新区达60家以上,综合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全球科技合作的重要枢纽和中坚力量。

  8 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建设专业孵化载体,培育粤港澳及国际化孵化载体,加快布局一批加速器,推动大学科技园增量提质,扩大高校、科研机构利用自有物业建设专业孵化机构范围,加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广东省创业导师数据库。力争“十四五”期间,平均孵化器内创业导师数量与在孵企业数量比例达1:1,平均孵化器当年毕业企业达6家,孵化基金规模实现稳步增长。

  9 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建立多层级、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科技型企业服务体系,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未来型企业梯次培育发展工作体系,打造重点产业国际科技竞争力。

  力争到202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万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6万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0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力争到2025年,全省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提高到90人年,全职在粤的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和顶尖人才超过160人。推进人才评价“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培育发展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

  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行更加开放的外籍人才创新创业便利化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

  A08-11版 统筹:易福红 杨存海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刘佳荣

  来源:广东发布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制图:何欣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