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西健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来自日本,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近30年,世卫组织任职超过15年,曾于2012年至2014年担任世卫组织驻越南代表,多次公开点赞中国抗疫成就
“中国在抗疫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一直在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也不断向其他国家推介中国这些经验。”近日,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委员会第72届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葛西健(Takeshi Kasai)独家回应了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提问,葛西健表示,中国有着强大的病毒干预系统,并且中国公民高度认同和配合这套系统,是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他也呼吁全球抗疫仍需要坚持,“病毒没有边界,除非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保护,否则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安全。”
“感谢中国在新冠溯源科学研究上所作的努力”
南都:你对中国目前所取得的抗疫成果有何评价?
葛西健:中国在抗疫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至今仍坚持着“清零”的目标。中国应对新冠病毒有着非常强大的干预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是指其检测和发现病毒的科技能力,也包含着其拥有非常灵活的服务队伍,可以在发现病毒时尽早对潜在感染者和环境作出相应的干预。
我了解到,当中国某个地区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时,相关地区的政府都会很快开展全民检测,而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民众非常支持和配合这些检测,正因为有着这些强大的因素,中国能很快地从疫情中缓过来,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我们一直在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也不断向其他国家推介中国的经验。我相信通过这些经验的分享,能帮助其他国家不断改进他们的防疫措施。
南都:3月30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在日内瓦正式发布。你对此有何评价?
葛西健:新冠病毒的溯源研究工作,对人类预防和准备下一次病毒大流行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需要世界各地每个国家的坦诚合作。说到这里,我想再次感谢中国在新冠溯源科学研究课题上开放的态度和作出的努力,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这个影响全球的新冠病毒在中国的相关情况。
但值得强调的是,对新冠病毒溯源的科学研究还没有结束,为此,我们建立起科学家团队,正在全球范围内对新冠病毒溯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也是为未来人类面临下一次的病毒大流行在做准备。
“成员国之间需要通过互相合作加强防疫能力”
南都:不少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结束?
葛西健:确实,我经常被问及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结束的问题,但没有人能真正预测到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的具体时间,新冠疫情在很多国家依然是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可以预见到,新冠病毒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难以在全球各地完全消失。
事实上,这个问题另一半的答案,则取决于我们的行动。首先,我们需要确保更多的人接种新冠疫苗,与此同时,各国必须继续坚持采取相应的限制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其次,我们必须继续对新冠病毒进行科学研究,找到更好应对病毒的方式。此外,我们需要加强卫生医疗系统以及病毒检测和追踪的能力。上述因素我们做得越好,就能越早摆脱新冠病毒。区域内成员国之间需要通过互相合作,加强防疫能力。
“疫苗‘加强针’可以在已经大幅度完成前两针的国家开展讨论”
南都:你如何看待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葛西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还没有到一定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的阶段,但能肯定的是,新冠疫苗是有效的,尤其在防治重症患者和缓解医疗压力上的效果甚佳,因此,我认为疫苗“加强针”可以在已经大幅度完成前两针的国家开展讨论,而且应该遵循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的原则。而在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应确保更多的人完成初级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再来讨论“加强针”。
南都:你如何看待各国的出入境限制措施?
葛西健:每个国家的出入境是与世界其他地方连接的重要窗口,但放开限制的同时意味着风险也会增加,我相信每个国家都在谨慎思考这个问题。每个国家都需要对病毒风险以及应对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后,再决定采用什么级别的边境限制。
南都:你认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国应如何开展合作?
葛西健:应对每一次疫情大流行,都需要我们在前一次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改进。这次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流行,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病毒没有边界,除非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保护,否则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安全。简单来说,每个国家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新冠病毒,努力守护全球健康,这也是我们可以传给下一代人的宝贵经验。
中国应对新冠病毒有着非常强大的干预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是指其检测和发现病毒的科技能力,也包含着其拥有非常灵活的服务队伍,可以在发现病毒时尽早对潜在感染者和环境作出相应的干预。
感谢中国在新冠溯源科学研究课题上开放的态度和作出的努力,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这个影响全球的新冠病毒在中国的相关情况。
每个国家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新冠病毒,努力守护全球健康,这也是我们可以传给下一代人的宝贵经验。——葛西健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余毅菁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