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在广交会标志前打卡留念。南方日报供图
自1957年创办以来,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这65年间,中国外贸快速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广交会一年两届,它曾四度搬家,但65年来从未停办过,如今展览规模越来越大,参展展品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
10月14日下午,第130届广交会正式开幕。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广交会面积与商品种类变化轨迹,带您体验“全球超级大卖场”的壮大之路。
展览面积
从首届不足1万平方米扩大到118.5万平方米
由于广交会快速发展,展馆无法满足客商需求,广交会因而四度搬迁,其展览面积也一扩再扩。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广交会分别于第3、第6、第35和第104届进行迁址。
资料显示,第94届广交会将琶洲展馆设为分馆试运行;第95届广交会琶洲展馆一期工程全面试用,新旧馆两地两期同时举办,规模跃居世界单年期展会第三位。到第104届广交会实行“一届三期”的改革,全部集中在琶洲展馆举办,展览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规模居世界第一。截至第126届广交会,通过对展馆进行合理改造,展览总面积扩大到118.5万平方米。本届广交会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琶洲展馆保留了约40万平方米的线下展展览面积。
从中苏友谊大厦,到侨光路、起义路、流花路,再到琶洲塔下,从第1届不足1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到第126届广交会的118.5万平方米。这些年来,广交会的展览面积扩大了约123倍。
受疫情影响,本届广交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举办的形式。据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介绍,第130届广交会将由以往的三期调整为一期,时间为5天,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按16大类商品设置51个展区。其中,线下展展览面积约40万平方米,线上展保持原有约6万个展位,将继续为2.6万家企业和全球采购商提供线上贸易合作交流平台。
展览面积的扩大,也随之创造了更多展位,让更多参展商登上广交会舞台。1993年第73届广交会试行由省市组团、按团设馆后,广交会的展位数量经历了飞跃式发展,从第73届的4070个展位,发展到本届广交会的超6万个展位,不足30年时间,展位数增长了近15倍。
商品种类
越来越丰富,平均20%-30%均为新产品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促进平台。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壮大,到会的采购商人数和所展出的商品数也逐年递增。
数据显示,第1届广交会展出的商品种类约1.09万种,而到了第6届商品种类就已突破2.28万种。到1966年的第20届广交会,所展出商品种类达到近3万种。广交会所展出商品种类增加了近两万种,提升两倍,仅用10年时间。进入21世纪后,中国持续发展,截至2017年第122届广交会,所展出的商品种类已超过16万种。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128、129届广交会全面在网上举办,所展出商品出现了数量上的飞跃,分别达到了212万件、247万件和276万件。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介绍,本届广交会线上更新上传的展品总量将超过300万件,其中有大量新品上线,线下展馆也将有很多新品牌亮相。“创新发展”是广交会发展过程中始终相随的关键词,广交会正成为越来越多品牌发布新产品的舞台。数据显示,在广交会展馆上所展出的商品种类,平均20%-30%均为新产品。如第127、128、129届所发布的新产品为约60万件、73万件和84万件,分别占了当届所展出商品的28.3%,29.6%,30.4%,呈逐步上升趋势。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见证了广交会从初级农产品展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智造的升级过程。
有外国展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总是能够在广交会上找到新的设计以及一些智能、创新产品:“这些年,我还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参展商逐渐从分包商成长为真正的品牌企业。目前中国的市场很景气,有着强劲的消费动力,我们希望能够在本届广交会上找到更多的创新产品。”
贸易贡献
成交额累计超1.4万亿美元
数据显示,首届广交会的出口成交总额为0.18亿美元,到126届则上升为近300亿美元,增长超过1600倍。从1957年到2019年,广交会已累计成交超过1.4万亿美元。
广交会一直都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窗口。从1957年至1965年,广交会出口成交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7.81%。随后,从1965年开始,其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1972、1973年,占比均超过50%。近年来,一年两届的广交会出口成交额近600亿美元,在中国外贸发展中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在不同历史时期,广交会在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外贸创新和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积极布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交占比近四成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从2013年的1.11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6.8%,占广东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16.4%提升至2020年的24.8%。
近年来,沿线国家、地区的参展商在广交会上同样表现活跃。自有统计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广交会的出口成交额从第119届的82.51亿美元提高到第126届的逾110亿美元,且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成交量占比更逐步提升到近38%。相关采购商在广交会的全年成交总额也于2019年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6.86亿美元。
广交会从积极布局“一带一路”中收获丰厚而稳定的红利。借此东风,越来越多出口企业更沿着“一带一路”进行战略部署,促使自身产品、服务与品牌在沿线国家与地区“落地生根”。
品牌效应
品牌展区成交额占比超过30%
优质的国内自主品牌也是贸易成交的主力军。资料显示,从2004年第95届广交会开始设立“品牌展区”,目前,品牌参展企业每届超过1700家,展位数量约占总展位数量的20%,成交额占比超过30%。
此外,在过往的多届广交会上,机电、纺织、建材、五矿化工等品牌展区的成交活跃。这体现了广交会引导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决心,并通过鼓励自主品牌参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在第130届广交会上,品牌展位占比更高达57%,和之前相比提高两倍以上。国内外众多优秀品牌汇聚一堂,成交额有望再创新高。
成交多元
现场签约已不是唯一途径
另一方面,现场签约也已不再是订单成交的唯一来源。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原主任李晋奇透露,广交会从第117届起对参展企业做调查,发现企业已不再局限于现场成交,会后成交额占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达成的总成交额的近七成。此外,他更表示,广交会已经不是企业出口的唯一渠道,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结识客户达成的成交额占全年出口额的比例接近五成。
“云上广交会”的带货效果同样给力。广交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127届、128届广交会,共有4000多家参展企业、近600位采购商参加“i-邀请”活动,邀请超过1.3万名境外新采购商注册观展。某纺织品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0年在“云上广交会”上接待了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客户,首单成交额便超过10万美元,打开了新的销路。一家建材公司的负责人也透露,经过2020年线上广交会的直播带货尝试后,在第129届广交会上,开展3天就收获了来自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约3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
声音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原主任李晋奇:
广交会从第117届起对参展企业做调查,发现企业已不再局限于现场成交,会后成交额占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达成的总成交额的近七成。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
在不同历史时期,广交会在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外贸创新和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外国参展商:
越来越多的中国参展商逐渐从分包商成长为真正的品牌企业。目前中国的市场很景气,有着强劲的消费动力,我们希望能够在本届广交会上找到更多的创新产品。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统筹:邹莹 凌慧珊 数据采集分析:方晓林 陈泽然 实习生 陈奕翰 数据来源:广交会官网、研究文献资料、媒体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