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伴随着失学失业青年数量的增加,“家里蹲”群体(学界又称“尼特族”)不断壮大,早在20多年前就成为困扰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难题,近年来在我国也出现苗头,一些16岁至35岁的青年不就业、不升学、不社交,蹲在家里“啃老”过活。据专家表示,我国这一群体规模为500万人至600万人,其中20岁至24岁的比例最高。(10月16日《半月谈》)
“家里蹲”现象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关。以广东省为例,在2019年的抽样调查中,近63%的“尼特族”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本科、研究生),初中学历以下人员比例不到10%。一些大学生不是先在干中寻找更合适的就业岗位,而是在等待中希望机会落到自己头上,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固然需要他们自我反思,但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性的特点。领英近日发布的《95后职业价值观基础研究报告》指出,以“95后”为代表的Z世代毫不掩饰对“收入与财富”的渴望,但在此基础上也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他们既要“牛奶面包”,也要追求“诗和远方”,仍有部分年轻人重视工作与专业兴趣的匹配。今年4月,哔哩哔哩联合DT财经发布的《2021年青年新职业指南》也显示,超七成年轻人表示愿意尝试新生职业,并努力将职业向自身兴趣靠拢。这样的要求,应该得到满足。
但现实是,政府和社会虽然也在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面前进退两难。让“三不”青年走出“家里蹲”困境,还需综合施策补短板。
就政府来说,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促进传统制造业尽快转型升级,使其向更有技术含量的新型制造业转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路径转移,制造业才能有更多技术空间和盈利空间,进而满足更多大学生的岗位要求和待遇要求。
同时,要促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的科学化和精准化,规范培训机构的过度营销行为。近年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已经出台不少政策,青年就业方面,2019年人社部、共青团中央就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的通知》,将16—35岁有劳动能力、失业一年以上的青年纳入计划,建立健全覆盖求职创业全过程的帮扶机制。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也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所有这些还需要各部门加强共享共建共管,给青年人更多踏实感和收获感。另外,在大学生创业、消除就业歧视、规范职场文化、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公益性社交活动等方面,也需社会各界更加努力。
当然,作为大学生个人来说,要清醒地认识到,“家里蹲”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只有勇敢地从家里走出来,才能寻找到更多机会。不管是审视自己的过往,还是看国家改革开放的路径,都不能指望眼前的一切都是完美的、现成的,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大学生要实现更美好的愿望,首先要多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像因论文致谢而走红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最近受邀回到本科母校西南大学演讲时所说,“虽然起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是终点由我不由天。”在一定条件下,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尼特族”只有勇敢融入社会,才能为成就精彩人生提供更多可能性。 □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