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蓬皮杜之子:

父亲内心对中国充满敬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8月20日        版次:GA05    作者:余毅菁

  阿兰·蓬皮杜。 受访者供图

  法国前总统乔治·蓬皮杜。 受访者供图

  “一定要到中国去看看,这是我父亲在1969年担任法国总统时就下定的决心,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近日,首位访华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之子阿兰·蓬皮杜接受了南方都市报、N视频专访。

1973年9月,应中国政府之邀,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成为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多年来,蓬皮杜家族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一直在延续。阿兰·蓬皮杜已年近八十,是一名医学教授,近年来多次到访中国,被视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他表示,中法之间曾创造过不少“第一”,奠定了中法关系的独特性。“法国明年将会迎来总统大选,无论谁当选,我都会对他说,维护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是绝对正确的方向。”

  面对面

  “父亲身患癌症完成访华心愿”

  

  南都:1973年乔治·蓬皮杜访华。你如何评价你父亲这次历史性的访问?

  阿兰·蓬皮杜: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但当时的总统戴高乐将军只是派了使者到中国,其本人并未亲自到访过中国。到了1969年,我的父亲就任法国总统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到中国去看看。1971年,法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这也为两国友好往来打下了比较重要的政治基础。

  1973年,我的父亲等来了访华的机会。我父亲一直对毛泽东主席怀有崇敬之情,他十分期望能与毛主席会面,也期待着中法之间今后能有更多实质层面的合作。虽然他当时已经身患重病,但他还是撑着病体,顺利完成了访华之旅,成为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那次会面,成功推动了中法关系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南都:你父亲是否向你提到过那趟旅程的细节?

  阿兰·蓬皮杜:于他而言,那是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1973年,他作为法国总统受邀访华,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见了面。他曾提到,毛泽东主席会见他的地方,不是在富丽堂皇的大会堂,而是把他迎到了自己家中的办公室,这让他倍感亲切,他们就像朋友一样,畅谈世界局势和对未来的愿景,并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由于父亲特别喜欢文化方面的事物,他在访华期间也参观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由周总理亲自陪同。当时云冈石窟部分壁画出现损毁的情况,我父亲感觉可惜,就对周总理说,这是1500年前的历史文物,不能将其弃之不顾,没想到周总理非常重视他的建议,马上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用三年时间完成云冈石窟的维修和保护。

  

  “重走父亲访华路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

  

  南都:你的父亲是否影响你看待中国的方式?

  阿兰·蓬皮杜:我的父亲很少向我提及他在政治上的具体战略和思考。我父母一直都觉得政治家这个职业太难了,不希望我从政,我最终成为了一名医生。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父亲内心一直非常尊重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对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充满了敬意。他对中国的积极态度,不断鼓励着我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探索中国。我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很感兴趣,也十分乐意去做促进中法友谊的工作。

  南都:2017年,你重走父亲当年的足迹来到云冈石窟,可以分享下当时的感受吗?

  阿兰·蓬皮杜:时隔44年,我和妻子同行,重走了父亲首次访华到访过的山西大同,这对我有非常特别的意义。我记得当时我们特意乘坐绿皮火车——这和我父亲当年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一样的。到达大同后,我受到当地人热情的接待,参观了云冈美术馆,还与当地手艺人进行了交谈。

  云冈美术馆的馆长向我讲述了石窟的开凿历史和这些年的保护历程,并提及当年蓬皮杜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参观后,周总理提出的三年维修计划,让云冈石窟得到了完整的保存。我感到很高兴,我觉得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有我父亲的一份功劳,而这些文物也见证着中法友谊的延续。

  

  “维护与中国良好关系是绝对正确的方向”

  

  南都:近年来你多次访问中国,你有何感受?

  阿兰·蓬皮杜: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04年,过去十多年间,我到访中国已有20多次。我去过很多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风貌特色。

  作为一名医生,我曾到广州与医学界人士交流,我发现广州的医疗系统很先进;我也到过桂林,见到了漓江的美,我认为那是中国山水最美的融合之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上海,那里既有现代都市气息,也有传统古老的建筑,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

  南都:你如何评价近年来的中法关系?对中法未来发展有何愿景?

  阿兰·蓬皮杜:中法之间曾创造过不少“第一”。乔治·蓬皮杜是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等。这些“第一”,奠定了中法关系的独特性。

  虽然中法关系时常遭遇波折,但如果回顾过去50多年的历史就会发现,中法关系总体一直都是向着更广阔、更深入的合作方向迈进的,这也是时代的潮流。法国明年将会迎来总统大选,无论谁当选,我都会对他说,维护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是绝对正确的方向。

  钩沉

  1973年访华期间签署12亿法郎合作项目

  乔治·蓬皮杜出生于1911年7月,193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5年至1944年在马赛和巴黎当中学教师,其间曾参军。1944年9月,经大学同窗介绍,他进入戴高乐将军的办公室工作,开启了他们长达25年之久的亲密合作。

  乔治·蓬皮杜是戴高乐政治遗产的继承人,他于1962年至1968年出任内阁总理,1969年至1974年担任总统,任期内积极推动欧共体进程、大举修建高速公路、出访中国等举措。

  1973年9月,乔治·蓬皮杜访华,成为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访问期间,双方商定的辽阳化工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达12亿法郎,是当时中法建交以来双方最大合作项目。1974年4月2日,乔治·蓬皮杜因病辞世于总统任上。

  2017年10月,乔治·蓬皮杜的儿子阿兰·蓬皮杜到访山西大同,大同市政府授予其大同国际艺术社区荣誉区长称号。

(史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寻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系列报道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