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出炉

“粤治慧”一网统管基础平台8月发布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15日        版次:GA03    作者:黄姝伦 蒋模婷 南方+

  南都讯 未来五年,广东将如何打破政府传统的治理模式,改变“人海战术”,用更少的人力物力,提高行政效率?7月14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

  数据资源共享意识基本形成

  

  广东省人口总量大,外来人口多,经济体量大,政府面对着大量且复杂的服务场景和庞大的服务人群。数字化发展带来了红利,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商通”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广泛。官方数据披露,其中“粤省事”用户突破1.35亿,上线民生服务事项1827项,近七成实现“零跑动”。

  但是,广东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政务信息化基础参差不齐。各地面临着不同的政务服务需求,治理矛盾和监管问题也不一样,亟待推进改革。

  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介绍,“十四五”规划期间,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抓手”是,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同时,要重点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组织开展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广东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名。”杨鹏飞表示,广州、深圳位居重点城市前列,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探索出广东样本。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数据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孟天广对南都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政府各部门之间已经基本形成了数据资源共享的意识。为打破部门壁垒、开发共享数据,各地也开展了种种实践。

  

  省域治理“一网统管”

  

  杨鹏飞透露,今年8月,广东省级“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粤治慧”将在全国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上正式发布。该峰会将于广州举行。

  “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关键,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其重点在一个‘统’字。”杨鹏飞说。

  碎片化、分散化治理现象普遍存在。《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披露,政府内部行政协同水平不高,各部门系统联通不畅,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重复录入填报、部门间办事反复跑动等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另外,各部门信息化“纵强横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跨部门、跨区域的应用协同和大系统、大平台建设比较薄弱,业务、系统、数据的壁垒仍未完全打破。

  根据《规划》,“一网统管”将聚焦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五大功能,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基础底座,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一网统管”公共基础平台,和省、市、县(市、区)、镇(街)、村(社区)五级用户体系。

  按照官方规划,广东省政务数据管理局将负责建设省级“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粤治慧”,为省级应用专题建设和接入,提供组件化、模块化的开发环境。并且,对接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粤省心、综合网格信息系统等平台,实现对省域整体状态及时感知、全局分析和智能预警。

  而依托“粤治慧”,市、县(市、区)两级也将建设“一网统管”基础平台标准版;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可按照省统一标准,组织建设本地区市、县(市、区)两级基础平台,对接“粤治慧”。

  杨鹏飞介绍,今年以来,广东省按照“一网统管”的要求和思路,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举例而言,在去年推出“粤康码”的基础上,依托数字政府基础支撑构建了大数据防控体系,联合全省疫情防控部门,整合了全省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去过重点区域的人员等信息数据,方便群众出行,更好地支撑基层精准防控,包括“粤康码”增加了48小时、72小时的核酸阴性特殊标识等。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我们将加大‘粤康码’的精准防控作用,进一步发挥省政务大数据中心跨部门、跨层级疫情数据共享的公共通道作用,以及对疫情数据治理、分析、应用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支撑卫健、疾控等部门和各地市开展疫情的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工作。”杨鹏飞说。

  《规划》指出,现阶段“一网统管”的业务模型、技术标准仍属空白,一体化治理平台、监管平台的应用建设不够完善,省域治理能力短板明显、亟须补齐。

  “一网统管”将从试点市、县开始铺开,逐步实现三级联动。官方计划到2023年,完成全省市、县(市、区)两级基础平台与省级基础平台“粤治慧”对接。

  

  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根据《规划》,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广东省要加强与周边省市数字政府协同发展,实现省际基础平台互通、政务服务协同、营商环境共建。

  “广东是外来人口流入大省,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通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业务的‘跨省通办’渠道”。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魏文涛介绍,官方以省内泛珠江三角区重点城市为突破口,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16个地市和省外8个重点城市建立了“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合作机制,在县级以上的政务大厅开设了专窗。

  就“补办身份证”而言,过去,民众要回到户籍地补办,现可在单位所在地或者居住登记所在地办理。

  魏文涛介绍,广东省计划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社保、医疗、商事登记、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另外,“跨省通办”电子证照互认也将推进。在与北京、海南、河南、江西等“四省一市”证照互认基础上,与更多省份电子证照系统实现联通,不断拓展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等常用电子证照业务应用场景,同步推进新证签发,实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免交实体证照。

  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表示,计划“十四五”期间,不少于3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此外,建设与数字政府相适应的法律支撑体系,也被提上日程。

  “加强数字政府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公共数据开放办法、电子印章管理办法、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政务服务条例等,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保驾护航。”杨鹏飞说。

  采写:南都记者 黄姝伦 蒋模婷

  数字政府改革成果

  近年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数字政府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全省政务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家组织对各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广东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名。

  ◎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活力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持续释放改革动力,数字政府“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有力提升了集约化、一体化水平。

  ◎“粤省事”用户突破1.35亿

“粤省事”用户突破1.35亿,上线民生服务事项1827项,近70%实现“零跑动”;“粤商通”集成涉企重点事项1217项,注册企业达840万,广东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红利。广东数字政府为全省186万公职人员打造的“粤政易”移动协同办公平台,接入政务应用700多项,助力各级政府部门履职能力整体提升。

  ◎“粤康码”成精细化防控疫情关键一招

数字政府在我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数字政府政务大数据中心建立起的疫情防控数据共享机制,有力支撑疫情精准高效防控。“粤康码”亮码峰值超2亿次,成为精细化防控的关键一招。

  ◎“上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65个省级部门和21个地市已累计汇聚285亿条高价值可用公共数据,共享数据调用量达200亿次,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水平走在前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实现跃升,“全省一片云”“全省一张网”架构初步形成,超过1250个政务信息系统部署上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南方+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