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之畔,莞草青青,科技创新,“智”为“制”兴。东莞,一座制造业立市的城市,北接广州,南连深圳,地处湾区,正在以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以滨海湾新区为窗口,完成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实现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
东莞,为什么能?
东莞之所以能,在于盘活了土地。以往,东莞的土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如镇村级工业园土地权属复杂、碎片化,利用效率低下,环保、安全问题突出等,阻碍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引入。东莞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突破口。这一攻坚任务被简称为“拓空间”,“拓空间”不是做增量,不是再找新的土地按照原有模式开发,而是瞄准存量,完成对既有土地收储改造,实现提质升级。其中,土地收储是主战役。
主战役以“基础补偿+增值共享”的利益共享机制为抓手。基础补偿=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地上建(构)筑物和附着物补偿费等;增值共享=(土地出让收入—计提资金—相关税费—土地收储成本—其他应扣资金)×分成比例。
这套“1+N”机制能够有力实行,一是在于土地出让收入分成力度大,比如重点地区内经营性项目,市级全额出资的,市、镇按4:6比例分成;镇街全额出资的,市、镇按2:8比例分成。产业类项目,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市级计提资金后,全部返还镇街。如此,镇街推行土地收储的积极性便提高了。二是在于土地出让不仅提供了摸得着的收入,还提供了未来可预期的收入。增值利益是长期的,且以货币方式落实是原则,同时鼓励将土地开发建设后地上优质项目的物业、股权等作为补偿,由此,土地收储工作又从一场对立博弈变成了合作共赢。目前全市共收储土地25046亩,其中工业用地10710亩,满足了一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东莞之所以能,在于构建了一套“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创新这个问题上,东莞想得很清楚。一是一座制造业大城搞创新不能没有体系,如果只抓某一个环节,必定会产生动能不足的问题。例如,假设只抓成果转化,便会产生成果从哪儿来的问题,产生对外部的依赖性,所以还要做供给,抓源头创新、搞技术创新。因此,许多大科技装置在东莞落地——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运营,如今,东莞正抓紧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将这三大科学装置形成互补对接,为基础研究与前沿交叉研究提供重要手段。二是东莞创新定位凸显城市特色。作为制造业城市,东莞搞创新有着明确的产业导向,即紧紧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需求布局创新链,根据打造先进制造业各环节的需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进行源头、技术上的创新,从而实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更好反哺东莞制造业的发展。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便是观察东莞科技创新体系的样本。这里有5个创新工厂,9家新型研发机构,入驻企业400多家,集聚人才2000多名,是松山湖科学城整体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同时,社区内5000多台科研仪器设备实现共享,建有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产业的共享中试车间,能为技术创新、中试验证提供支撑。
东莞之所以能,在于致力培育人才生态。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何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东莞方案是构建人才生态,即不能孤立地看人才,而是根据人才的种类有层次地开展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
东莞人才工作起步很早,2018年,东莞市印发《“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自2019年起,用3年时间引进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团队,选拔100名博士专业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1000名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0000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创新人才,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把东莞打造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
“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的层次体现在哪儿?在于在东莞的人才观下,人才并不是一个散落的个体概念,而是与城市发展的“根”深度勾连的集群概念,先进制造业需要高端人才,就在人才供给上着重引进10个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团队重点围绕推动中子科学城等重大平台建设和大型骨干企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就在存量上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在增量上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例如选树培育500名“首席技师”,引进培养1万名急需紧缺“工匠精英”等。生态人才观下,成效显著,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235.2万人,高层次人才15.6万人。其中松山湖科学城吸引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65名、省市领军人才103名和3万多名优秀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
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东莞用拓空间拓出了一条发展的路子,用科技创新闯出了一个创新驱动的模子,用人才生态凿出了一个英才汇聚的池子,改革激发的内生动力正在让东莞焕发城市新活力,把东莞制造推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