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6月30日        版次:GA09    作者:蒋小天 王凡

黄宝妹

崔道植

蓝天野

魏德友

瞿独伊

  黄宝妹 从童工到劳模 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

  黄宝妹,女,汉族,1931年12月生,1952年11月入党,上海人,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工会副主席,党的八大代表。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退休后坚持发光发热,参与多地多个棉纺厂建设,积极服务居民群众,参加市“百老德育讲师团”,直播宣讲劳模精神、宣讲党的优良传统。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黄宝妹有一个异常艰辛的童年。13岁那年,为了谋生,她每天坐着小舢板从浦东的家中来到杨浦滨江的日资裕丰纱厂当童工。那时,她每天要工作12小时,站在纺纱机前照看纱线,终日不见阳光,手指常被纱勒出血。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棉十七厂,黄宝妹拼命工作,她探索出一套“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的先进操作法,使一个纺织工人的看台能力从原先的400个纱锭扩大到800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事们都打趣地说:“黄宝妹是机器的保姆”,把机器保养得特别好。22岁的黄宝妹以一人可照看800个纱锭的全厂最快纪录,从上海30多万名纺纱工人里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之后,先后8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她成为全国劳模之后,还主演同名电影《黄宝妹》。

  崔道植 痕检神探 经手物证超七千件

  崔道植,男,朝鲜族,1934年6月生,1953年12月入党,吉林梅河口人,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60余年刑侦生涯,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崔道植4岁丧父、6岁丧母,小学、初中都是靠村政府的助学金念完的。1951年,17岁的崔道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12月入党;1955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为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也是当时黑龙江省公安厅唯一的刑侦技术人员。

  翻看他的工作笔记,仿佛在浏览一部共和国刑侦要案大事记:张君、李泽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宝山袭军袭警案,郑州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凭借对蛛丝马迹的勘察分析,崔道植一次次拨开案情的迷雾,撕下犯罪分子的画皮。

  2019年6月,崔道植告诉南都记者,除了做痕迹鉴定,他每天都在整理资料,将他参与侦办过的刑事案件现场资料和经典案例做成PPT,想留给年轻一代刑事技术人员做参考。

  从少年到白头,拳拳之心,从未改变。

  崔道植说,“我现在身体健康,手脚利索,只要组织有需要,我随时听从召唤。”

  蓝天野 老戏骨曾是地下党员 为避追捕改“艺名”

  蓝天野,男,汉族,1927年5月生,1945年9月入党,河北饶阳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演员、导演。将一生奉献给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代参加革命,从事进步文艺活动。解放后,出演或导演《蜕变》、《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众多经典人物形象。传承艺术艺德,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等。

  《渴望》中温文尔雅的老父亲、《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一系列影视角色让很多观众记住了蓝天野。

  蓝天野话剧生涯的起点,要从七十余年前说起。由于三姐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也深受影响,加入到革命宣传活动中。1945年9月,蓝天野正式入党。当时,开展学校的戏剧活动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就这样,蓝天野开始接触到了话剧。

  蓝天野的名字很特别,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是他自己改的名字。

  他原名王润森,1948年,国统区大城市民主运动高涨,很多大中学校的学生剧团,都是学生运动中的主力。面对这种局面,国民党反动当局也对很多剧团开始怀疑,加紧监视。

  随着局势紧张,大批的人撤回解放区。到了解放区当天,接待他们的人希望他们改名字。蓝天野这个名字,也一直用到了现在。

  魏德友 边境线上“活界碑” 为国巡边50多年

  魏德友,男,汉族,1940年11月生,1983年6月入党,山东沂水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1连退休职工。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把家安在边境线上,为国巡边50多年,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的家被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魏德友曾在北京军区某部任职通信兵,转业后本打算留在北京工作。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守护祖国边境,和战友们一起沿着边境线放牧、种地、巡逻。严峻的气候与生活环境成了他守边生活的第一道坎。“这里荒凉,交通也不行。房子也很破烂。蚊子还好一点,遇上那个‘小咬(蠓)’把你脸上都咬得满满的疽。”

  放牧守边带来的心理上的孤独感、寂寞感,让魏德友妻子数次想要回山东老家。魏德友回忆说:“我说你回不了,这里路都没有,到处都有狼。”就这样“连哄带骗”,老伴儿跟着魏德友留了下来。昔日的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夫妇却选择留下来,守在界碑旁。

  退休后魏德友依旧倔强地选择驻守在边境。他告诉记者,所有的坚守皆源于家乡的“根”。

  瞿独伊 被捕入狱绝不屈服 开国大典有她的声音

  瞿独伊,女,汉族,1921年11月生,1946年8月入党,浙江萧山人,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1941年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绝不屈服。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奉献。开国大典上,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其间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瞿独伊7岁时,正逢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她跟随父亲瞿秋白和母亲杨之华前往会场。中共六大期间,瞿独伊曾为代表做掩护,休会时为代表表演。

  1930年7月,瞿独伊的父母奉命回国工作。不料这次分别竟是女儿和父亲的永诀。1935年秋天,年仅14岁的瞿独伊偶然从《共青团真理报》上看到父亲瞿秋白英勇牺牲的消息:“我惊呆了,随即失声痛哭起来,晕倒在地。”1941年,瞿独伊在随母亲回国途中,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扣押囚禁。瞿独伊和大家一起参加静坐绝食的斗争,参加悼念难友牺牲的纪念和抗议活动等。1946年获救。

  由于在苏联生活过13年,瞿独伊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回忆起开国大典上的俄语播音经历,瞿独伊这样说道:“能够向世界报告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觉得自己很光荣。”当有人问起,父母留给她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瞿独伊的回答是:爱祖国。

  04-09版:综合新华社 南都记者 蒋小天 王凡 潘珊菊 宋凌燕 吴斌 刘苗 林子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