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曹县为什么突然红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5月20日        版次:GA02    作者:张晨昊

  街谈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宇宙中心”曹县红了,理所当然。在县长梁惠民看来,早在1997年就已经开始电商实践的曹县人,凭借着先人一步的互联网思维迎来了今天的“强曝光”。2021年,曹县率先突围,成了“破圈”的典型,个中缘由显然不是“互联网思维”就能一笔带过的。

曹县的走红显然不能忽略电视时代铁岭的铺垫。相比曹县,铁岭更像一个“国民城市”。先是铁岭籍小品演员赵本山在央视春晚深耕20年,在欢笑声中让电视观众记住了这个地名,后来,新一代的“网络原住民”又通过“世界的尽头是铁岭”这样的流行语再次和它相遇。在交通条件还没有达到今日水平的当时,太多人不大可能形成对铁岭的深刻理解,但是铁岭作为一个给人快乐的象征,给电视观众留下的印象仍然是深刻的。铁岭,是窥见中国地方小城走红的样板,也是今日曹县“火”起来的基因所在。

曹县不是作为曹县而红的,它更像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符号,就像铁岭。“造梗”“融梗”的人们,无论是观众还是网民,未必有很多人真的了解这座城市,但是他们可以在心里建立起一个想象中城市,这里可能是耶路撒冷式的、也可能是“北上广曹”式的。一座城市能够被寄寓的可能性越丰富,它也就越具备走红的条件。在“铁岭”“曹县”背后,是人们尤其是都市居民对“小镇生活”的想象,富有幽默感和创造力的人则用调侃把它填满。这类城市尽管不是屈指可数,但也并不多见。

互联网之于曹县,就像电视之于铁岭,但这总是外因,是技术性的,但这无法解释在它走红中“理所当然”的一面。为了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思考曹县作为个案的特殊性。

曹县之所以走红,还得益于它是一个个“梗”的“集合”。第一个在抖音喊出“山东菏泽曹县”的孙硕本身就集合了很多“网红”特质,比如形象、口音、腔调、“土味喊麦”等等。让人可惜的是,这些特质很难被认为是正面的,即便不贬之为“出洋相”,至少也是“博眼球”。

至于曹县的两大支柱产业也非常具有特色:远销日本的棺材和一时风行的汉服,前者是一种“意料之外”,与网络情绪做了一番结合,后者及时顺应了年轻人的时尚追求。这一切看上去如此偶然的特质集合成了曹县走红的必然。

曹县的走红反映出个人博主在乡土宣传上的极大推动力。不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态度却值得玩味。据界面新闻报道,曹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找到视频原作者沟通过,希望他能客观发布,不要说一些不实的东西。虽然确实提高了曹县的知名度,但这样的方式我们认为欠妥。”由此,政府与个人博主在地方形象建设上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其重要。

政府要把互联网变成“最大增量”就势必躬身入局,但这绝不意味着“孤身入局”。对待流量要保持清醒,甚至是保持警惕,但更要善用流量、因势利导,同个人博主打好“组合拳”,首先要与推动者做好协商,同频共振。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互联网也是健忘的。曹县只有抓住机遇,认真研究网络传播规律,安排适当的宣传计划才能不辜负这场“流量红利”。 张晨昊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