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被嘲在传世名作上盖满印章、动辄题跋的“弹幕帝”的背后

从御制诗文稿看乾隆皇帝的文人审美与“魏晋风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5月16日        版次:GA08    作者:黄茜

乾隆御制诗《题黄鼎岁朝图》朱稿,作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创作此朱稿当天,为正月初一。

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卷轴题签。

乾隆御制文《八徵耄念》系列朱稿及墨稿朱批。

故宫博物院发现的《乾隆诗稿》。

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收录的《仿李公麟流觞图》(局部)。

他主持编撰《石渠宝笈》,为后世留下宏富的清宫艺术收藏,却也是在传世名作上盖满印章、动辄题跋抒怀的“弹幕帝”;他倾慕王羲之书法而建立“三希堂”,却因彩丽竞繁、大花大朵的瓶瓶罐罐,被网友群嘲“农家乐审美”;他一生写下四万余首诗作,其中的一些是妇孺皆解的“大白话”,另一些却也浑厚渊雅,饱含深情。提到清高宗乾隆,我们竟有这么多个性鲜明却相互冲突的印象。他究竟是艺术的守护者,还是艺术的摧毁者?是趣味高雅的文人,还是附庸风雅的莽汉?

近日,“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先后在北京、上海举行。展览以首现的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诗文稿》和“缂丝之王”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两组重磅展品为轴线,涵盖玺印、书法、缂丝、瓷器、玉器、古琴、文房砚墨、宗教法器与工艺陈设等诸多品类,百余件宫廷艺术珍品。这些濡染了个体气息的字纸和器物,跨越数个世纪,向我们揭示了流行认知以外的清高宗乾隆的另一面。

乾隆书法也有“魏晋风度”

2014年,故宫博物院发现两个雕漆大箱,其中有两万八千多页弘历诗文稿,时间从雍正二年一直延续到嘉庆四年元旦,几乎涵盖了乾隆皇帝的一生。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朱笔和墨笔御稿共有五万多页。这些毫无造作的亲笔书迹,勾勒出乾隆皇帝的真实样貌。

作为故宫庋藏的补充,此次展览最为引人瞩目的《乾隆御制诗文稿》包括六十四纸和一本《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祝寿颂词册页》,皆为乾隆晚年(60岁-80余岁)所作,文体和题材丰富,涉及经筵御论、颂、记、赞、砚铭等多种文体;题材甚为全面,包括读书评史、时政纪事、景物寄情、器物赏析、书画题咏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批64页诗文稿和其他少部分私人收藏的诗文稿,正好可以和故宫收藏的几万页乾隆御稿组成一个整体,它们能够弥补故宫收藏之缺,并可按照乾隆御制诗文集的年代一一对应。”此次特展的策展人、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艺术总监李移舟说。

南都记者发现,此次展出的御制诗文稿大部分在裁切后的四川夹江竹纸上书写,往往墨迹深浅不一,字迹随性不拘,其上还有涂改的痕迹,与寻常所见的圆熟的乾隆书法大不相同。

李移舟介绍,这些朱稿原本具有较私密的性质,“有的行笔十分流畅潇洒自如。透过这些书法,能够感受到乾隆的气息,并体会他的思绪。他不断地涂涂改改、加注,展现出一种真实的思考状态。”

保利艺术研究院院长霍文才也提到,许多人认为乾隆皇帝的字是千字一律,御制诗文稿打破了这个成见。“常见他的书法用笔是中锋为主,这一批御稿用笔是中锋为主,还有很多侧锋,在用笔上非常活泼和多变。章法上跟常见的也不一样,有一种乱石铺街的味道,很自然。”

清代皇帝推崇二王书法,尤以王羲之《兰亭序》为尊。乾隆的字更是终身受到王羲之的影响。李移舟说,乾隆写在奢华的金龙蜡笺纸上的字虽然很漂亮,但墨太浓,有一点油滑的感觉,太秀媚了。但写在竹纸笺稿上,就有了魏晋风骨的洒脱气。展览中的《题张照书旧作口号朱稿》是书法最漂亮的一件,气息流畅,运笔自然,潇洒遒丽。张照本身也是乾隆至为欣赏的书法家,被乾隆推为王羲之后的第一人。

除了书法之外,从这些原作书迹中可以想象、还原乾隆提笔书写那一天的真实历史情境。以《题黄鼎<岁朝图>朱稿》为例,这首诗写于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正月初一,是一首新年鉴赏题画诗。朱稿字迹潦草,还有一些特定的修改符号。比如两个小圆圈,代表在文首空白处加字,写不了又画一个三角符号,并对应三角符号在文尾加字。

查阅《高宗纯皇帝实录》可知,大年初一这一天乾隆相当忙碌,从子时就有明窗开笔仪式,随后一连串祭祖、贺岁、主持朝贺大典等等。繁缛的典仪之外,这一天宫里还传来一个特别的消息:即阿桂大将军平定小金川的捷报。在写《题黄鼎〈岁朝图〉朱稿》之前,乾隆首先写了几千字六百里加急谕旨指挥前线军务。

李移舟指出,了解了当天的背景,我们就能理解朱稿看上去“颠三倒四”,这儿涂涂,那儿改改,落笔跌宕起伏的原因。乾隆的御制诗文大多在繁忙的政务间隙信手写就,隐含着当日当时的历史处境、思维激荡和情绪密码。“军务虽然很紧张,但在这儿鉴赏书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范,这是魏晋风度的另一种极致体现。与指挥淝水之战,面对东山捷报仍淡定下棋的谢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不加点”与“和平渊雅”

乾隆一生留下了四万余首诗作,数目大于全唐诗的总和。一个日理万机的帝王,真有时间与精力写下浩如烟海的诗文吗?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王亦旻说:“一直有人怀疑乾隆的诗是有人替他捉刀代笔。但通过整理乾隆御制诗文稿,可以准确地判断乾隆的诗和文章全是他自己完成的,最起码初稿是他自己完成的,后续有词臣润色、修改、誊抄。”

在严格意义上,乾隆御制诗是乾隆和他的词臣的共同创作。乾隆用朱笔写初稿,朱稿写成之后,再由词臣润色修改、誊写墨稿。这些诗作约可分为五大类:书画题咏、四时景观节气、借器物感怀、读史以及时政。有的朱稿字迹草草,可见当时兴之所致,一气呵成。

词臣记录当年乾隆写诗的场景,也提到乾隆皇帝“研朱濡翰,刻晷成文,数百千言不加点乙”。

墨稿间或也有乾隆朱笔修改的痕迹,此次展出的《八徴耄念》系列朱稿及墨稿便是例子。“朱笔改完之后是不是不能再改?不是,大臣还可以提建议,在朱笔的地方贴小黄纸条,大臣改了,乾隆再改。乾隆对于自己的文稿和诗稿,跟词臣的互动是开放的,相对来讲是体现一种文人色彩的关系。”王亦旻介绍。

梁诗正、张照、汪由敦、钱陈群、沈德潜是乾隆身边著名的“五词臣”,其中,沈德潜是清代诗坛执牛耳者。乾隆与沈德潜在诗文上甚相投合,称他“九帙诗仙”“江南老名士”,并说“我爱沈德潜,淳风挹古初”,“朕与德潜,可谓以诗始,以诗终矣。”

沈德潜编选的《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是清代著名诗歌选本。他曾言选诗“唯祈合乎温柔敦厚之旨”,美学上要求“深造浑厚和平渊雅”,“有补世道人心”。在《唐诗别裁集》的序言里更是明确提出诗歌批评的标准:“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以及作诗之先审宗指,继论体裁,继论音节,继论神韵,而一归于中正和平。”

沈德潜的诗歌审美,不仅引领了清初诗坛,也契合于乾隆自身对诗歌的美学要求与想象,既不追求绮丽雕琢的辞藻,也不耽于奇癖生涩的典坟,可以说都以“和平渊雅”为旨归。

乾隆写诗大部分时候有感而发,而他自己就是这些诗作的第一读者,酷似今天发朋友圈或twitter,有一点轻松随性,自娱自乐的意味。有时候他会写一些看起来毫无诗意的“大白话”,酷似某种“诗体日记”。比如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三十日晚上夜不能寐写下的《除夕》: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

古今难得者,天地锡恩然。

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说,云十幸能全。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这是妇孺皆解的街头巷尾的语言。在位六十年的乾隆帝,在乾隆朝的最后一天,回顾自己“十全武功”的功业,信笔成诗,感恩父母,志得意满。

但也不乏浑厚的、意境悠远之作。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主任王志伟提到,乾隆一生只去过一次兰亭,在兰亭当地只写过两首诗,写得都很好。其一为:

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

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於今纪盛名。

竹重春烟偏淡荡,花迟禊日尚敷荣。

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诗以言志,言为心声。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忠实地记录下漫长岁月里的生命体验、喜怒哀乐、家国天下,四万余首诗就是四万余面人生的投影,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仅见的。”王志伟说。

乾隆常因在珍罕书画上题写密满长跋而被调侃为“弹幕帝”,许多人吐槽他任性妄为,糟蹋艺术。然而从御制诗文稿来看,乾隆在前人书画上题字是珍而重之的。例如他的题诗事先总是认真准备,有朱稿、有誊稿,譬如真正往上题之前还有预写的草稿。

王亦旻指出,此次展出的《题〈沈周仿倪瓒山水册〉朱稿》、《题明代顾正谊〈开春报喜图〉立轴朱稿》,其诗文内容与正式题在画上的别无二致。“他的初稿定下来到正式写的这个册页一字不改,证明乾隆在这方面,不说文采如何,最起码熟练度是很高的。”

至于四万多首诗中缺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的原因,也有专家指出,并非乾隆诗艺拙劣,而是现代人所见的斫刻在各个风景名胜地的乾隆御制诗,都已经过了沈德潜等词臣的润笔修改,多了几分“官方的”、“主流美学”的色彩,反而抹煞了乾隆诗作的真实个性。

御制诗文里的帝王秘辛

御制诗文稿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非凡的史学意义,它们为乾隆其人、其政、其时的研究和评价留下了浩瀚、珍贵的一手资料。

此次展出的《八徴耄念》系列朱稿及墨稿朱批,是乾隆在80岁的时候回顾一生功业,写给子孙的一篇文章。在文中,乾隆将自己和历代帝王比较,把自己放在“鄙视链”的顶端。

在墨稿中可以看到乾隆的朱文修改。比如第一稿中,他画朱文小圈加了一句话“一日未息肩,万民恒在念”,表达自己勤于朝政,对民生念兹在兹。第二稿,他把“恒在念”改为“恒在怀”,更觉亲切,更体现对百姓的关爱。最后一稿,又添加“不敢怠政”四个字,反复强调自己的勤政。同时还加上了“未形智衰”,表达自己虽已年届八旬,不仅体魄健壮,头脑也很清明。

李移舟说,从他对文字的调整,可以看出乾隆在写这篇文章时思路是怎么过渡、加深的,感受到身为帝王的乾隆将勤政爱民奉为一生的行事准绳。

王志伟发现,将御制诗文与宫廷绘画相对比,还可以一窥帝后生活的秘辛。乾隆帝和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向来传为历史佳话。有学者认为,乾隆留下的四万多首诗作,大多平平无奇,唯有写给孝贤皇后的一百多首挽诗深情哀婉。比如这一首《梦》:

其来不告去无辞,两字平安报我知。

祗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

醒看泪雨犹霑枕,静觉悲风乍拂帷。

似昔慧贤曾入梦,尚余慰者到今谁。

诗里写到乾隆在梦中见到孝贤皇后,皇后报过平安,叮咛他照顾婆婆,顾惜幼子,然后悄然消逝。乾隆醒来的时候眼泪已把枕巾湿满。心中慨叹,当年慧贤皇贵妃去世,还有你在身边安慰,如今谁又来安慰我呢?字字真情,字字沧桑,字字泣血。

王志伟说:“这些诗准确地表达出当时乾隆皇帝的心境,这就是他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这就是乾隆皇帝御制诗的意义。”

另一个有趣的对照来自金廷标画的《乾隆宫中行乐图》和乾隆的御制诗《题宫中行乐图》。在《题宫中行乐图》一韵四首中有这样一首:

小坐溪亭清且纡,侍臣莫谩杂传呼。

阏氏来备九嫔列,较胜明妃出塞图。

“阏氏”是指汉代匈奴单于的皇后,乾隆皇帝极为罕见地直接在这首诗中点出宫廷画里有皇后存在,行乐游赏的队伍由皇后领衔,其他女子跟随其后。

在《乾隆宫中行乐图》中,乾隆皇帝的面部表达是非常准确的西式的解剖,皇后的面容却使用了中式白描。“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裁切部分,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接缝。原来这些人的形象都应该是很真实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幅画被换掉了。”王志伟说。他认为,这位被隐去的皇后就是断发皇后乌拉那拉氏。“她真的把自己的头发剪掉,触怒了皇帝,以后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皇后的面目形象在所有宫廷绘画里都被有意人为地涂抹、修改过,被隐去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乾隆岁朝图》上,在乾隆身后,两个妃子的位置出现了颜色变化。“把这张图放大,明显可见这两个妃子是盖住原画后重新画上去的。如果用特定的手段还原,搞清楚原画到底是被裁剪还是被覆盖,或许可以看看乌拉那拉皇后的真容。”

故宫博物馆宫廷部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说,“无论从诗文、陶瓷还是书画,我们认识乾隆越多,可能越看到一个对艺术很有品味的人。”

他指出,皇帝不纯粹是艺术家,他是政治家,也是文人,是一个汉人,同时有满族血统,几个角色放在一起,决定了他的复杂多面,也决定了评判宫廷艺术不同的标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国荣非常称赏乾隆身上体现出的高度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他说,乾隆朱批奏折21万多件,写诗4万多首,至少绝大多数诗是他一笔笔御笔留下的,汉文化、儒文化渗透在他的骨子里。同时,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去祭孔、祭明孝陵,对孔子衍圣公极其推崇。清朝康雍乾几个皇帝一直讲究的是儒以治世,佛以治心,道以治身。诸教皆为我所用,从思想上高度利用儒文化治国安邦。这充分体现了乾隆不仅是满族的皇帝,而且是大一统的中华的帝王。

  乾隆:一生致力“兰亭文化工程”

对满清最高统治者而言,只有在汉族文人圈层建立高层的文化认同,才能真正获得道统的认同,而传承1400余年的兰亭文化成为关键枢纽。这也是乾隆皇帝痴迷兰亭文化,对兰亭母题抱有极大创作热情的精神根源。

从编撰《石渠宝笈》,到浩大的“兰亭文化工程”,乾隆时时处处体现出一个帝王对文化艺术的看重。乾隆一生对“兰亭”文化的推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69岁刻制“兰亭八柱”到70岁“补刻兰亭图端石”,再到85岁左右织造完成本卷“兰亭图帖缂丝卷”,包括一生创作的10首“兰亭”御制诗——乾隆建立了一项庞大的“兰亭文化工程”。

此次展览中的另一个明星是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该图卷被誉为“缂丝之王”,全卷长约1715厘米,宽约32厘米,共60个人物、9162字,是乾隆帝一生浩瀚“兰亭文化工程”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兰亭”主题的集大成之作。

它不仅囊括史上最负盛名的《兰亭集序》,包括《定武本兰亭》《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唐模赐本》等五大版本,还收录了《仿李公麟流觞图》画卷,以及乾隆御旨和御题诗各一则。同时,该卷集缂数十篇名人序跋,包含了孙绰兰亭后序,柳公权札和宋高宗御札,以及米芾、藩王朱有燉、赵孟頫、朱翊鈏、梁国志、董诰等人跋文。通幅收录印文51枚,其中46枚以缂丝织就,另5枚为缂丝完成后所钤鉴藏御玺,包括“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嘉庆鉴赏”“宣统御览之宝”。

李移舟介绍,乾隆在《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中所做的最大贡献,是他命宫廷画家贾全重新补绘图画,并以彩色缂丝重绘李公麟的《曲水流觞图》。

展卷端详,这幅图画在今天依然鲜明耀目。画中42位高士傍水而坐,饮酒赋诗。在缂丝技法方面,“山石皴法的过渡也非常自然,能看出疏密有致的山石皴感;还有人物、动物局部又有一些刺绣的技法,比如鹅身上的羽毛,通过刺绣来增加立体感和反光度;人物的眉眼,应该是缂丝完全做成后返回宫里补绘。”李移舟介绍。

故宫博物院现藏的最长缂丝手卷是乾隆时期仇英的《后赤壁图》,长5米。而《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长度超过17米,是目前缂丝手卷之最。

该手卷原藏建福宫花园的延春阁。宣统皇帝为自己留英筹措留洋经费时,将它赏赐给傅杰带出宫去。后来辗转流落天津租界,伪满洲国成立后被带到长春,伪满洲国覆灭后流散在东北,经白俄之手再由国民党外交官家族秘藏逾半个世纪,终于2003年重返国内,今年恰是它出宫99年。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马顺平谈道,兰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清谈、赋诗、书法,当年参与主体是西晋初年南渡士族。“他们既是统治阶层的中坚力量,与政权存亡休戚与共,同时又是当时‘先进’文化的垄断者。然而北方强大的民族政权无时不在的压力,以及士族内部一刻不息的政治斗争,使得他们高蹈从容的表面之下内心深处充满了忧患。”

马顺平认为,兰亭文化所表达的对自然永恒的渴望,与隐逸、出世思想貌同实异,对于现实政治没有离心力。由于其内容涵盖了文学、书法、哲学,追随者可以各取所需。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