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公布,在新疆出土的文书中,与唐朝将士来一场超时空对话

符帖牒状传军令 昼燧夜烽思归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3月27日        版次:GA10    作者:李思萌 新华社

镶绿松石金覆面

海洋软体动物贝壳

石铲

饕餮纹梳篦

铠甲残片

残铜块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当选。

除上述入选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外,还评选出7个入围项目,分别是: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周口市淮阳时庄遗址、甘肃宁县石家及遇村两周聚落遗址、西藏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市土山二号汉墓、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浙江台州市黄岩沙埠北宋中晚期窑址。此外,埃及卡尔纳克孟图神庙遗址项目获选为2020年国外考古新发现。

  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该墓葬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出土银印章一枚,由骆驼和古藏文组成,藏文大体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根据印章可知,墓主人是阿柴王(吐谷浑王),而且自称为吐蕃外甥,与敦煌文献记载相合,是吐蕃时期吐谷浑与吐蕃政治联姻的重要物证。通过科学发掘,确认该墓为热水墓群结构最完整、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

  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井头山遗址是继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之后,在余姚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是目前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发现的首个贝丘遗址,也是目前所见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8300~7800年)。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

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聚落结构布局基本清晰,出土遗物丰富。墓葬区内发现的夯土祭台遗迹,系仰韶文化遗址的首次发现,为开展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在祭祀制度方面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

姚河塬是宁夏南部及泾水上游地区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诸侯国都邑城址,遗址内发现较多的刘家文化类遗存,以及先周文化、殷商文化、寺洼文化因素等遗物,反映了商周之际宁夏南部地区出现过复杂的人群转换及文化变迁,成为研究陇山地区与相关区域考古学文化广泛交流和联系的重要线索。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了解西周国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始筑年代为唐代,在唐代被称为沙堆烽,同时也是一处游弈所的治所,属于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上的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其清理的灰堆中出土遗物种类丰富,其中包含大量珍贵的纸文书、木牍。这批木牍、纸文书是近年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

  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 

郭元咀遗址以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遗存为主。本次发掘出土了大量与铸铜有关的遗迹和遗物,是长江中游地区近年保存最为完好、内涵最为丰富的商代铸铜遗址。此外,实验室分析工作初步揭示洹北时期长江中游地区铸铜技术与中原都邑的密切关联。

  话你知

1200多年后,一封家书被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队发现。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这封家书,来自唐朝的一位戍边将士。它最终是否送达到家人手上,不得而知。

除了家书,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最多的是军事文书。从这些文书中可以看出,烽燧中的戍卒很辛苦,除了严格执行烽燧制度(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还要种地、备薪草(点烽火用的草)、巡逻放哨等。

一些戍卒还把“酱菜”“干菜叶”作为礼品送给上级,可见唐代边塞物质生活也十分艰苦。而唐代实行募兵制,戍边将士四年换防一次,但是当兵力不足时,就没办法如期换防。在出土文书中发现,有的戍卒已50多岁了,仍在超期服役,真所谓“壮龄应募,华首未归”。可以想见他们年年远眺中原,却是“边草尽来兵老”。

图片:新华社 文字:整合编辑李思萌 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光明网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