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东风东路两座天桥新建的“无障碍电梯”频遭吐槽:门打不开、操作不方便

天桥无障碍设备 被指“充满障碍”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1月18日        版次:GA07    作者:魏志鑫 魏志鑫 叶晓文

天桥无障碍设备外观和普通电梯很相似。

不同于电梯的自动门,该设备采用外开门+推拉闸门设计。

本期点名:从2019年底开始,广州市陆续为市内多座过街天桥加装了电梯,以方便残障人士等上桥过街。这本是服务市民、方便群众的好事,但部分过街天桥的“无障碍电梯”却备受吐槽,有残障人士甚至直言“无障碍设备充满障碍”,这是怎么回事?

上榜缘由:南都记者于1月12日走访了市民意见较大的两处过街天桥“无障碍电梯”,充分体会到大家对该“电梯”的期待与失望。对于市民的评价,相关建设单位和设备销售代理商家作了详细解释和说明。

“轿厢较小,操作不方便”

市民小叶家住在越秀区东风东路。她告诉南都记者,2020年下半年,她偶然注意到该天桥两侧加建了“无障碍电梯”,对于日常要推婴儿车带宝宝出行的她来说是件好事,但她观察几次后发现,这两部“电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它的门不像普通电梯采用自动开关设计,要用力拉开一扇门,再推开闸门,才能进电梯。”小叶说,“轿厢比较小,操作不太方便。我曾经见到,有人把坐轮椅的残疾人推进电梯,关上门后快速跑上天桥,在上层启动电梯,很麻烦。”由于该电梯设计和操作逻辑都与普通电梯不同,电梯启用以来,使用它上天桥的人并不多。

“门打不开,按钮没反应”

1月12日,南都记者来到东风东路陵园西路口的人行天桥两侧,看到了小叶所说的“无障碍电梯”。该设备采用钢架结构玻璃幕墙设计,占地五六平方米,高七八米,外观看上去确实是一台升降电梯。但仔细观察,发现这两台设备又有不同于常规电梯的地方:采用液压动力升降,而非常见的钢丝绳曳引系统;设备内外部均没有楼层显示屏,井道底部也没有基坑;门旁张贴的《操作说明》称其为“无障碍升降机平台”,门上粘贴的“残疾人专用”标志牌,也表明它的特殊身份。

当日上午,广州天气晴朗,大量行人从天桥过街,其中不乏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推婴儿车的家长。南都记者在现场等待一个多小时,没有行人成功使用该无障碍设备,个别老人在门外多次摁按钮,但无法打开设备门,轿厢也始终在二层不下行,最终只好放弃。“这两台装好几个月了,但我们试了几次,按钮没反应,门也很不方便,干脆就不想用了。”多位行人表达了对该设备的失望,认为它本是一项便民工程,现在却十分不便民。

“它比普通电梯抖得多”

南都记者也试着使用该设备下行。进入轿厢后,明显感觉轿厢空间窄小,且比较单薄。关上两道安全门,南都记者按照操作说明寻找“下降控制按钮”,发现轿厢内只有“1”“2”两个楼层按钮,按动后没有反应。

难道这部设备需要外部配合才能使用?直到桥下的同事按动一层的下降按钮,轿厢终于缓缓下降,约8米的高度,在一路震颤中花了3分钟才到地面。同行的一位市民表示,该设备轿厢的抖动情况比他想象的大,“比普通电梯抖得多,我是不太敢乘坐的。”

“无障碍设备充满障碍”

作为“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设备,残障人士的使用感受和评价又如何?走访当天,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小方坐着他的轮椅,尝试独自使用该设备,在经历轮椅卡住外开门、推拉闸门难以拉开等困难后,他最终因轮椅无法在轿厢内转向、无法关上推拉闸门而宣告“乘梯失败”。

沮丧的小方说:“这台‘无障碍设备’并没有考虑到轮椅群体个人的使用场景,我几乎没法独自使用。无障碍设备反而充满了障碍。”小方认为,作为一款无障碍设施,它惠及的是所有行动不便的人,但门上的“残疾人专用”标志,容易让市民误解,无形中将其他有需求的人拒之门外。

距离陵园西路天桥两公里外的东风东路福今路口天桥两侧,同样安装了类似无障碍升降机平台。一名女士说,她曾看到两位路人因不熟悉操作,被困在轿厢内,大家着急地反复按钮,终于打开,差点要报警求助,“很难用嘛,几乎没什么人用。早就想反映这个问题,终于有人关注了!”

  建设单位

  选用该设备是条件所限 将进一步优化操作说明

为何不建普通电梯?后续是否还有优化方案?12日下午,南都记者采访了该无障碍设备建设单位广州市广园路建设公司以及设计、施工相关工作人员。

设备代理销售方翟工称,该设备全称是“无障碍升降机平台”,与普通的电梯有着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电梯,和地铁站阶梯上搭载轮椅的那种无障碍升降机是同类产品,所以在操作逻辑上,和电梯是不一样的。”翟工表示,南都记者所走访的两座天桥共4台设备,是广州市安装的第一批无障碍升降机平台,也是该类型国内最先进的一款产品。

设计单位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最开始计划加建的是升降电梯。“后来发现东风东路地下沿线管道和线路太多太复杂,无法为电梯挖基坑,只好选择不需要基坑的无障碍升降机平台。虽然改了方案,但安全性、可行性等依然是经过专家论证的。”该工作人员坦承,“相比电梯,它的使用确实有局限性,所以不建议市民推电瓶车、自行车进去使用,也不建议残障人士独自使用。”

对于“呼梯失败”和“需要外部协助操作”疑问,翟工表示:“使用者在轿厢里也可以控制上下行。为了照顾残障人士,我们设计了等待时间和多个安全确认环节。只有关好两道门、完成等待,闭门器的绿灯亮起以后,才可以在内部操作上下按钮。”

这种不直观的操作逻辑是否为市民带来了不便?翟工回应称,此前张贴的《操作说明》或许确实不够直观,也给市民造成了误会,后续他们将考虑制作图文操作教程,并增加联系电话,以便随时指导市民使用该设备。“加建无障碍设施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市民。今后如果有技术升级,我们也会继续优化它的使用体验。”

  打分对象:

广州市广园路建设公司

  本期得分

  60

响应速度:20

处理力度:15

处理成效:15

市民评价:10

南都点评:为人行天桥加装无障碍设施,出发点是方便市民,是值得点赞的大好事。但如果是“为了加装而加装”,不考虑设施本身的局限性和操作难度,给市民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甚至崭新的设施被吐槽、冷落,就成了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因东风东路沿路的客观条件所限,选用“无障碍升降机平台”时,更应该针对它的局限性进行优化,让它能够真正服务市民,为市民提供便利,不要让“无障碍设施”变得充满障碍。

报料征集

民生无小事,有事记者帮。如果您遇到了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又或者您经历目睹过一些城市公共“疑难病”,都请告诉我们。我们将全天候听取街坊心声,维护市民权益!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采写:南都记者 魏志鑫

摄影:南都记者 魏志鑫 叶晓文

视频:南都记者 叶晓文 实习生 成贤豪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