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生态领域迎来又一制度创新:明年6月前全面建立林长制

省级党政“一把手”担任总林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1月13日        版次:GA07    作者:林方舟

2020年6月10日,广东韶关乐昌岩溶地区建立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多树种、多层次、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3个省(区、市)全域或部分推行林长制。

林长制是继河长制、湖长制之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林长制将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安徽省林业厅课题组曾介绍,林长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通过建立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人专管。“通俗地说,就是山有头、林有主,有问题、找干部。”

地方领导干部负责保护发展森林草原

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随后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再次提出“全面推行林长制”。

今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下称《意见》),全面推行林长制方案正式公布。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意见》表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在组织体系方面,《意见》称,各省(区、市)将设立总林长,由省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设立副总林长,由省级负责人担任,实行分区(片)负责。各省(区、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市、县、乡等各级林长。地方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承担林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

《意见》指出,林长的工作职责有,组织领导责任区域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组织制定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规划计划;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法全面保护森林草原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组织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和措施,强化森林草原行业行政执法。

《意见》介绍,林长制改革具体任务包括,在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方面,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加强公益林管护,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推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在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方面,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草原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加强森林经营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质量。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在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方面,建立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地方政府负责制,将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健全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监管和联防联治机制,抓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草原鼠兔害等防治工作。坚持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确保到明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意见》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安排,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各级林长将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林长公示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每年公布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情况。

同时强化督导考核。林长制督导考核纳入林业和草原综合督查检查考核范围,县级及以上林长负责组织对下一级林长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森林草原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意见》表示,林长制改革要坚持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加强党委领导,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职责,强化工作措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林长制改革要“跳出林业抓林业”

国家林草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3个省(区、市)全域或部分推行林长制。其中,安徽、江西、山东、重庆、海南、山西、贵州等省(市)全面推开。

安徽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2017年3月,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责任制体系。2019年4月,国家林草局同意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2020年,安徽省林长制改革入选了中国改革2020十大年度案例。

“通俗地说,林长制就是山有头、林有主,有问题、找干部。”安徽省林业厅课题组曾在安徽日报撰文介绍,林长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通过建立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协调各方力量,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人专管。

该文章还介绍了推行林长制的成效,称林长制使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意识切实增强,并解决了职责虚化、权能碎化和举措泛化问题。安徽省的林业工作已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以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转变。

该文章认为,推行林长制改革,必须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核心任务,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在此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

上述文章还称,推行林长制改革,关键是要让各级干部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只有把责任压实到人头、细化到林地小班,才能有效调动各级干部兴林护林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根本转变。

该文章表示,推行林长制改革,还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林业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在林长制改革中,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提升。同时把林长制改革与其他重点工作,特别是与全域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行林长制改革,必须跳出林业抓林业。”

采写:南都记者 林方舟

实习生 刘芳 发自北京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