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葱学院:让后疫情时代的课堂有更多种可能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4日        版次:GA13    作者:董晓妍

洋葱学院联合创始人兼CEO杨临风

专题

今年年初,疫情伊始。据悉,从1月底到3月中旬,有超过1000万的中小学生利用洋葱学院在家学习;超过50万的教师通过洋葱学院备课和线上授课。作为这个中小学在线学习平台的CEO,杨临风既惊喜又有压力。“用户总数的激增给服务器带来了很大挑战,那一阵子大家都在拼命做扩容,做优化。”

停课不停学,是今年这个特殊年份里,对全国中小学教育的一次考验。杨临风和团队意识到,如何在线上实现常态化教学已是当下的重中之重,而后疫情时代下传统课堂的定义,也许会有新的可能。

共克时艰,免费开放2650节核心课程

疫情期间,洋葱学院免费开放了2650节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洋葱在过去7年围绕各个学科知识点所研发的核心积累。”1月28日,洋葱团队就正式宣布了支持停课不停学的公益举措。“如果学校因为疫情延迟开学,只要向洋葱提交申请,团队就免费向这个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开放课程,直到顺利复课。此外,洋葱还向湖北地区中小学生和全国医护人员子女免费开放课程资源。”

杨临风感慨,自己作为80后的从业者,对于停课在家的日子其实感同身受。“我上初三的时候,正好赶上可怕的‘非典’肺炎爆发期,学校全部停课。还记得那时,我在北师大实验中学的老师曾对我们全班说:在家学习,对你们才是最难的战斗,真正的差距不是在课上拉开的。”2月初,杨临风给所有洋葱学院的“葱粉”们写了一封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斗,你此时的战斗正是自己的成长。”

落地广东教育,助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

洋葱学院日常开展的业务分为两部分,其一是面向学生和家庭,其二是面向教师和学校。“我们帮助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纵深发展,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常态融合。”杨临风介绍,过去几年洋葱学院落地广东教育,赋能许多广东中小学校推进信息化教学。

广东实验中学自2016年便将洋葱学院常态应用到课堂教学。高品质的动画视频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能够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教学信息化管理。

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双向融合,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发起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广东实验中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省内另外7所学校,组建了第一批“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教育共同体”。洋葱学院向共同体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项目研究。

以学习者为本,为教学者赋能是洋葱学院的愿景。“为学校教师提供系列系统的优质教学资源,让他们能够在课前、课上、课后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也是我们的初心。”杨临风直言。

学校不可取代,线上线下都有更多可能

“疫情期间,全民上网课,但是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其实并不高。很多家长反馈孩子在家坐不住、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也由此产生了一些家庭矛盾。”这给杨临风和团队带来了许多思考,也更加坚定洋葱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洋葱的课程采用5-8分钟的动画形式,就是为了做出足够优质、足够有吸引力的内容,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吸收率、传播的有效性。通俗来说,就是学生愿不愿意学、能不能学的懂。”在杨临风看来,未来团队还需要持续研究怎样的镜头语言,是符合线上教学的,是真正能让学生沉浸、愿意主动学习的。

后疫情时代,大量网课出现,在线学习资源越来越多,如今的我们还需不需要学校?“我们的答案是,肯定需要学校。但学校做的事情,是不是依然只是给学生讲课?我们觉得不一定。像小组学习、讨论探究等等——学校可以探索更多线下教学空间,使得线上线下达成一个优质互动,在对的场景下给学生提供对的学习体验,也让‘课堂’这个概念有更多可能。这是我们希望做到的。”杨临风说。

文:董晓妍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