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见义勇为事业发展30年白皮书》正式发布

创新见义勇为事业“广州模式”全面建立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机制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1日        版次:GA06    作者:王瑜玲

广州市见义勇为典型代表及遗属在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领奖。 通讯员供图

由广州市委政法委指导,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历时数月联合编著的《创新 参与 共享——广州市见义勇为事业发展30年白皮书》。

被广州街坊们称为“羊城游侠”的何焕池、为灭火救人而牺牲的见义勇为英烈范维深、“托举哥”周冲、获评全国首批“平安卫士”之一的华南师范女研究生张鑫……近年来,广州涌现出大批敢于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人员,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是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30周年,近日,由广州市委政法委指导,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历时数月联合编著的《创新 参与 共享——广州市见义勇为事业发展30年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据了解,该《白皮书》系统梳理总结了广州30年来见义勇为事业的发展和成果,涵盖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群体画像和现状调查、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体系、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机制、广州市见义勇为典型人物等重要内容。

《白皮书》指出,30年来,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一直坚持市委、市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部门牵头见义勇为认定奖励和权益保障工作、见义勇为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常态化奖励表彰和差异化慰问帮扶的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功能优势互补,在法治体系建设、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社会公众参与、财政支持和社会资金扶持等方面不断创新,逐渐探索出一种“广州模式”,全面建立起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

创新见义勇为事业“广州模式”

30年抚恤慰问总支出近亿元

第一个出台见义勇为奖励保护条例、第一个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将治安辅助力量纳入见义勇为评定范围、设百万抚恤慰问金……《白皮书》指出,30年来,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法治体系建设、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社会公众参与、财政支持和社会资金扶持等方面不断创新,逐渐探索出一种“广州模式”,全面建立起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

1999年,广州市正式出台第一部关于见义勇为人员评定嘉奖的条例《广州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此后不断创新、改进评定工作。2015年3月,广州市政府第14届1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简称《广州办法》),明确广州市见义勇为行为的定义、见义勇为奖励申请的流程、见义勇为牺牲和受伤人员奖励的种类,进一步改进见义勇为评选标准,并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创新将保安、辅警等法定职责义务之外的治安辅助力量纳入见义勇为认定对象。2020年5月,15届11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版《广州办法》,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申请或举荐时限、保障、奖励再次明确,并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和申请见义勇为称号程序进一步优化。

依托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的法规条例逐步完善,广州不断创新见义勇为人员评定机制、健全见义勇为人员慰问机制、充分发展社会组织,落实逐渐扩大见义勇为评定范围、增加见义勇为奖励金,改进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等工作措施。2013年12月,广州由公安联合职能部门成立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专事负责见义勇为行为确认和奖励工作。被广州市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由市人民政府颁发一次性抚恤慰问金,最高可达100万元。在政策性补偿外,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30年来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筹集善款,使用募捐资金慰问资助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见义勇为伤残人员、牺牲人员遗属、好市民、各类单位超过1.8万人(个)次,总支出近亿元人民币。

公交和治安队伍英雄较多

制止抢劫和盗窃成为常见义举

自1990年至今,广州市委政法委、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评选出一批“见义勇为好市民(好街坊)”。《白皮书》梳理发现,见义勇为好市民(好街坊)主力军为青、中年人。他们当中,从事公共交通服务行业的司机、值班站长等“公交职工”在各类见义勇为好街坊职业分布中人数最多,此外“保安(管理员)”“出租车司机”也较为常见。他们的工作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当遇到各类突发状况时常常挺身而出,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先进代表。见义勇为好街坊们所实施的见义勇为行为中,将近一半的见义勇为义举都是为阻止各类抢劫和盗窃行为。

《白皮书》披露,30年间全市共涌现92名见义勇为而牺牲或重伤致残勇士,他们遍及全国7省(区),近半数来自治安队伍。92名见义勇为人员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抢救遇难群众、抢险救灾中表现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助人为乐、嫉恶如仇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当中,因重伤致残的有9名;牺牲83名,其中21名牺牲人员获评烈士。

“制止抢劫”和“制止盗窃”是见义勇为牺牲伤残人员最常发生的两类义举,此外,“下水救人”“制止暴力”“协助警方”三类见义勇为也较为常见。

一次性抚慰金+政策优待+社会力量帮扶

加强医疗、就业、特困救助等权益保障

《白皮书》指出,广州积极响应国家意见,因地制宜先行施策,为各类见义勇为人员提供权益保障。一方面,广州市政府成立专项经费颁发一次性抚恤慰问金,各职能部门提供政策性补偿,在垫付医疗费用、分担赔偿责任、入户、就业、养老,随迁子女入学、住房保障、法律援助、人身安全保护等方面给予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政策优待,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终身享受相关权益保障。另一方面,广州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为各类见义勇为人员送去精准慰问、因人施策的差异化帮扶,让见义勇为人员充分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最新的《广州办法》中明确规定,因见义勇为而遭受人身损害的,在救治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的治疗费用,由见义勇为专项经费管理部门先行垫付,在此基础上还可向广州市民政部门寻求医疗救助。针对见义勇为负伤或致残人员,广州保障其享受工伤待遇、就业权利。对于既没有工作单位安排岗位、也暂不符合养老条件的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见义勇为人员,《广州办法》规定对就业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应当优先纳入就业援助,优先推荐就业。此外,在广州,见义勇为人员还可享有年老人员优先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获评烈士的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子女可直接安排入读公校、外地户籍人员申请积分入户加分、不论户籍同享住房优先配租排序、见义勇为人员办低保优待政策、牺牲人员遗属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专项资助特困见义勇为人员家庭、精准司法服务等权益保障。

2019年,根据广州市委政法委的部署,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历时7个月,挨家挨户实地探访全市历年92户见义勇为牺牲人员遗属和伤残人员家庭。针对特困家庭,自2019年起,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协调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特困家庭的各类生活保障困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这些家庭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特困资助金。至今,基金会已资助了45户共计特困资助金82万元。

  专家点评

徐嵩(广州市人大代表):在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编撰《广州市见义勇为事业发展30年白皮书》意义重大,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可以全面反思、检视过去30年的经验做法,包括法律法规的完善、执法成效、基金会的卓越成绩,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等。

谭国戬(广州市政协委员):该书内容全面、立足现实、回应关切,通过列举广州市30年见义勇为人员数据,列明广州市30年见义勇为人员的现状,突出目前广州见义勇为事业的定位、重点问题,进一步向公众明确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体系、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目前广州市所作的努力,体现了政府价值引领的责任,有助于弘扬见义勇为。

高达(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商法教研室副主任):《白皮书》内容详实、结构合理,传递信息量巨大。编纂《广州市见义勇为事业发展30年白皮书》,将使社会各界更加清楚了解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的英雄事迹以及他们得到的及时、充分、公正的精神和物质补偿和奖励,知道英雄们流血流汗但没有流泪,这将引导和激励更多人投身见义勇为事业,为共同构建和守护平安广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策划:南都记者 李陵玻

统筹:南都记者 吴笋林

邹琳

采写:南都记者 王瑜玲

赵青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