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客热气球事故频发,不能成为监管的“无人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08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11月30日,云南腾冲市火山景区热气球活动结束后,地面一名负责升放热气球的地勤工作人员被带到空中,坠落身亡。据报道,包括此次在内,过去两个月国内已发生3起类似事故,其中,10月在湖南株洲的坠亡者为一名兼职做地勤的大学生。

事故频发,不禁令人有点恍惚,热气球不是曾被国际航空联合会认为最安全的飞行器吗?据红星新闻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热气球事故均为操作失误、管理失当的结果。而最近两起热气球坠亡事故,都与地勤人员以体重平衡热气球剩余升力的操作方式有关,完全可以通过先拉排气阀把剩余升力降到安全水平等专业方式来避免。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间惨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祸”,却不止一次“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与国内载客热气球观光项目井喷,以及由此暴露出的行业乱象有着直接关系。国内虽然有一系列热气球的运行指南及管理办法,但主要针对的是用于运动及体育竞技的自由飞热气球,而对目前观光载客项目中常用的、有系绳固定的系留飞热气球并无约束力。

据红星新闻报道,载客热气球从器材、俱乐部到飞行员等都存在“山寨”问题,但多个部门对这个领域的监管仍是一个空白。系留飞热气球长期游离于有效监管之外,乱象丛生,大量山寨气球充斥市场,飞行员与地勤人员的培训也毫无规范,此前培训一小时就上岗的兼职地勤大学生便是如此发生的意外。

有出售系留热气球的厂家,以免费培训两名飞行员为营销手段,强调培训后由工厂颁发的证书全国系留飞通用,而培训时间不过两三日;与之相对的是,要获得民航局颁发的热气球飞行执照,需要40个小时的理论培训与16个小时的实操培训,并通过相应考试。不过,民航局颁发的热气球飞行执照亦仅有“自由气球”,有执照的飞行员多为运动员或参与商业表演项目。事实上,即便持证飞行员乐意参与载客观光热气球项目,景区及商家也很可能不会请——和培训成本几乎为零、培训时间只需两日的“飞行员”相比,成本太高。

载客观光热气球,承载的不仅是对观光的期待,也是游客的生命,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一些以观光热气球为人们所知的国外景点,其热气球飞行员均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持证飞行员,起飞前从测试到引导乘客进行安全姿势练习,都有严格的标准及指引。最重要的是,只要风速超过相关规定,所有热气球都必须取消飞行计划。

面对热气球在国内越来越“热”,培训却极不规范的现状,不难想象,有多少人进入景区搭乘以为安全平稳的观光热气球,实则可能是把生命交到了只被培训过两三天的所谓“飞行员”手里;同时,国内又有多少只被培训过1小时的地勤人员存在人身安全风险?

监管的相对真空,让载客热气球仿佛进入了“无人区”。目前正被停业调查的腾冲火山景区,由谁来调查,将依据什么来整改,恢复营业后又会根据什么规范运行?无论是与景区管理相关的旅游部门,与违规运营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或是与飞行相关的民航局、国家体育总局都应该从频发的事故中明晰自身的监管责任,保障游客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据悉,《热气球载客安全运行指南》已在编写之中,但对载客热气球的监管,不能寄望于一本指南。哪一部分由谁来监管,应尽快明确,协调出一个方案,该叫停的叫停,该规范的规范,别让载客热气球监管成“无人区”。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