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新冠病毒污染猪头感染中国货车司机”溯源:

中国把关升级倒逼海外冷链自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04日        版次:GA10    作者:林子沛

11月初的天津港,来自北美的进口猪头翻滚落地后,携带的新冠病毒感染捡拾的中国货车司机。这是个偶然,也是个侧影。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仅在11月,海关总署就因在外包装样本或产品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通报对7家海外企业、2艘渔船和1座冷库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多国媒体报道指出,中国应该是目前唯一对进口食品大规模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国家。在进口冷链的另一端,国外肉类与海鲜工厂屡屡暴发聚集性疫情,少见强有力的整改举措,且多个出口大国的卫生部门仍强调冷链传播的风险极小。出口企业获得的仅有的一些建议,大多是为应对中国步步升级的冷链防控措施。

疫情席卷海外肉类工业

12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因从阿根廷1家牛肉生产企业进口的1批冷冻去骨牛肉产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该企业的进口申报1周。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今年11月,海关总署已通报对7家海外企业、2艘渔船和1座冷库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涉及产品包括智利进口帝王蟹、印度进口冻墨鱼、阿根廷进口牛肉、厄瓜多尔进口南美白对虾、俄罗斯进口冻细鳞大麻哈鱼等。

冷链产品的污染源头在哪儿,目前无从得知,但这些产品出发的地方,包括世界各地的肉类、海产品加工厂及市场,正是最主要的社区疫情暴发地点之一。工作场所内口罩短缺且人员密集,传播速度可与监狱和养老院比拟。

据外媒报道,德国最大的肉类加工行业巨头之一通内斯已有超过1500名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爱尔兰的部分肉类加工企业则有四分之一员工确诊。欧洲食品、农业和旅游业工会联合会(EFFAT)在近期一份报告中警告,“生活在欧洲多个国家的数千肉厂员工,他们的工作和住宿条件骇人听闻。”

在巴西,肉类加工巨头JBS已有二十多个工厂的、超过4000员工感染了新冠病毒。当地公共卫生官员和公诉人指出,有些肉厂就是社区聚集性疫情的源头。

在北美,加拿大艾伯塔省一家嘉吉公司的肉类加工厂被发现与1500余起病例关联。据美媒报道,美国本土至少已有4.2万名肉厂工人的核酸检测呈阳性,其中超过200人死亡。

疫情防控漏洞明显,监管举措却姗姗来迟。

据报道,直到今年9月,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才对两个今年春季暴发疫情的工厂进行罚款。

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及加工商之一、史密斯菲尔德在南达科他州的工厂、JBS在科罗拉多州的工厂被罚款总计2.9万美元(约合19万人民币)。这一处罚被指隔靴搔痒,而涉事企业同样不服。他们认为,罚款所依据的规范在今年3月、4月时并不存在,他们曾经想请监管人员到现场指导,却没有得到回应,不得不自行摸索出了一套标准。

这两家国际企业的产品均销往全球。

在美国西海岸,大大小小的病例群组在海鲜市场和加工厂涌现,部分受影响的工厂短暂关闭后即复工。

在俄勒冈州,有上千名工人与密切接触者受感染,阿拉斯加州已经报告了约600例海鲜产业的确诊病例。

聚集性感染的暴发往往引起一片惊诧,但不久又会淹没在千头万绪之中。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全球已有630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巴西、俄罗斯、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感染人数纷纷突破百万。美国更是已有1300万例确诊,印度也已接近千万。在确诊人数排行榜前列的国家中,不乏冷链食品的出口大国。

境外仍强调冷链传播风险较低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与国内的普遍认知不同,欧美国家在面向食品行业与公众的指南中,均强调冷链传播风险之小。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讨论,也大多是由中国的防疫举措引发。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更新于今年8月的指南认为,因触碰冷冻食品或外包装而感染肺炎新冠病毒的风险极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则表示,未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食物传播。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在(CFIA)月报里说,食品和食品生产运输环节的(病毒)污染风险“仍然非常低”。英国食品标准局持有相似态度。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机构在11月5日更新的网页中表示,该机构了解到,中国已经在冷冻鸡翅和海产品的外包装上检测到新冠病毒。不过,目前仍然未有人类因接触食品或外包装感染确诊的病例。

循着线索追问的机构和个人都属少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冷链引起国内相关部门的注意,首先是北京新发地疫情。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教授Dale Fisher的团队的实验模拟了近似国际食品运输储存的环境。实验中,在标准的食品冷冻温度区间内,被添加至鸡肉、三文鱼和猪肉的新冠病毒得以存活21天,且感染能力没有减弱——冷冻而干燥的环境,正是新冠病毒长时间存活、传播的理想条件。

Dale Fisher受访时表示,进口食品上的病毒有可能在“搭便车”后转移到周围环境和工人身上,冷链产品市场被认为是传播链上的第一个病毒聚集点。虽然这种形式的传播可能很罕见,但在数以百万计的大规模进出口运输中,确有可能数次发生。

国内对数次小规模疫情的溯源逐渐印证了怀疑。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在对青岛疫情溯源的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11月7日,山东德州通报一批经天津港进口的猪肘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后,天津排查转运的冷库即发现两名病例。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24日公开阐释了海联冷库疫情的发现与破解。

据介绍,经过流调,推测感染来源为曾与德国猪肘经同一作业平台入库的北美猪头。两名病例中,装卸工因参与搬运确诊,未及时消毒的衣服或手套将病毒传递到了猪肘上,货车司机则是在捡起出库时散落的猪头时感染。

Dale Fisher表示,在许多欧美国家正在对抗第二波疫情之时,一些亚洲国家已经有效遏制了新冠病毒的自然传播,自然更容易找到新冠病毒通过食物和外包装传播的证据。“美国或欧洲不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只有病例清零了100天、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的聚集性感染的地方,才会认真溯源。“

中国冷链食品检疫力度升级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疫情通过冷链远程传播,在海外并非主流议题。近日,部分国家相关部门对冷冻食品行业进行提醒,一些企业配合提供声明、主动检测消毒,大多是中国日趋收紧进口冷链防控措施的背景下,“倒逼”出来的结果。

早在今年6月,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就向成员表示,全球的肉类、海鲜和其他食品供应商都被他们的中国进口商要求提供一份文件,声明出口至中国的产品没有受到新冠病毒污染。“美国农业部表示,他们不会劝阻想要提供这类声明的出口商,只要这符合他们的商业利益。但提供这类声明是否真的对货物顺利清关有促进作用,目前并不确定。”

在11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表示,全国海关进一步加大了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力度,截至11月11日24时,共抽样检测样本873475个,其中检出核酸阳性结果13个。

毕克新表示,已经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个国家的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磋商,已累计抽查50个国家140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对查出问题的22家企业采取了暂停或者撤销其注册资格等措施。

据荷兰媒体近日报道,此前大量挪威和俄罗斯的海产品如鳕鱼经荷兰中转,带着荷兰的卫生检疫证明运往中国。约从10月23日起,荷兰已暂停向这些并非本国产的产品发放检疫证明。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11月17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面向国内出口企业更新了应对中国防控举措的指南。文件表示,自2020年2月起,中国海关持续对进口食物、包装和储存环境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近期,检测强度再次升级,已有部分新西兰厂家准备在出口前对产品和包装进行检测。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提醒企业,中国海关已明确表示,希望新西兰“自愿”暂停任何出现确诊病例的厂商出口商品至中国。在部分外国肉类加工厂员工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后,中国海关已经叫停了这些厂商商品的进口;曾经存放过受污染产品的共用仓储设备,也可能对出口产品形成风险。

多国媒体报道指出,中国应该是目前唯一对进口食品大规模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国家。Dale Fisher也提到了不同国家的态度差异,“中国选择监测冷链进口商品,是因为他们对病例零容忍。如果你不是以清零为目标,对于冷链风险的容忍度自然不同。”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一名公共卫生专家Michael Baker也表示,在新冠病毒广泛传播的国家和地区,港口工作者往往并不被视为高风险人群,因为大部分病例是由近距离接触中的飞沫传播引起的。然而,在像中国这样已近乎扑灭本土疫情的国家,如港口员工等在边境工作的人员,相比普通人群而言风险更高。

在大洋彼岸,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11月25日表示,目前感染事件都发生在低温冷冻食品的流通环节,如卸货、搬运等操作过程。重视防护和消毒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

11月,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在常温下的消毒作出了技术性指导,中国海关总署部署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工作,明确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配套监管措施。

在消费环节,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对外介绍,“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可实时对接各地追溯系统,快速确定产品流通路径和影响范围,并正在逐步实现全链条信息化追溯。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