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区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共建千亿级新产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11日        版次:GA09    作者:郑雨楠

白云区委、区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石建华 摄

白露之后的北京,天高云淡,气爽风凉,秋日的收获亦随风而至。南都记者从白云区获悉,9月9日,白云区委、区政府一行来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的见证下,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支持广东省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建设。北京大学方面指出,此次合作双方或将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新产业。

联姻:

携手北京大学打造千亿级新产业

“在白云区打造出一个上千亿级的产业园。”这是颜学庆在签约仪式上向与会者描绘的未来,他既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又是“拍瓦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对这一次与白云区的合作充满了期待:“利用研究院‘1+1+3’的平台,把相关的人才引进来,让相关的技术可以继续孵化,通过基金孵化更多的公司,集聚成白云区的激光产业生态,整合激光等离子体产业链。”

据了解,研究院将按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标准建设,围绕飞秒拍瓦激光技术、激光加速器技术等方面展开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促进激光加速器与医学、工业、电子以及材料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产业化速度,提供孵化平台。

其中研究所重点发展的“拍瓦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是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激光质子刀目前处于实验室装置阶段,拟在5年内研发出拍瓦激光器样机,实现拍瓦激光器小型化,10年内建成世界上首台激光质子刀肿瘤治疗医用装置。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常规加速器治疗设备造价在10亿元以上,且需要一栋楼来容纳,而该院所研发的激光质子刀,目标是将造价缩减至1亿元以下,且体积能够进入中小医院,未来或可催生上千亿的新产业。

研究院将以“1+1+3”的模式进行总体规划建设,即建立1个研究院、1个人才中心、3个产业转化平台。3个产业转化平台分别为:1家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支撑,促进研发成果市场化运营的公司;1只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技术、项目、人才,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基金;1个将建设成激光等离子体核心技术源头区和产业发展集聚区的产业园。

背后:

探索产学研全链条创新发展体系

事实上,推动研究院最终落地的背后不仅仅是白云一区之力。在前期的沟通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是促成白云区与北京大学“联姻”的关键因素。

这是白云区近年来引进的首家由区政府和高校共同支持的省属民办非企业。长期以来,白云区在科技创新转化产业成果方面少有亮眼成绩,产学研链条未能成型,致使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动力源。欲突破这样的局面,此次与北京大学的合作被视为最好的敲门砖。

仅以人才为例,研究院落地后,拟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白云区即将拥有一支由北京大学组建的高端人才汇聚的科研团队。不止于此,研究院更可充分发挥人才中心的引才聚才优势,实现各方向人才的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乃至逐步建立高端人才聚集高地,使人才资源辐射白云区更多的区域、更多的产业,这对白云区而言意义非凡。

未来:

三大项目将成白云区科技创新产业标志

近年来,白云区坚持“1358”发展思路和“强二优三”产业发展路径,欲将白云区打造成重要的科技创新枢纽,不断布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尤其是已于今年落地的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正在谋划的中科脑智华南科创基地,再加上此次合作的研究院项目,被视为白云区科技创新三大未来产业的标志,甚至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招牌项目。

白云区之所以对这些项目寄予厚望并不难理解,因为它们均具有成为产业发展动力源的巨大潜力。例如华为,在2017年白云区与华为公司签订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之后,便不断吸引了其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入驻白云区,其中不乏全国软件百强和行业领先企业。受其带动,去年白云区新增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4758家,增量之大前所未有。而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更是会与其全球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科技示范区和高端人才聚集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 云宣 陈亮嘉 郭海华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