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类综艺,让观众发笑变得更难了吗?节目的“拉胯”与愈发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不无关系。无论是《嘎嘎们》打造有趣综艺新偶像的“创造营模式”,还是《脱口秀大会3》每个赛段、每期节目必淘汰近一半人的赛制,都可以看到商业逻辑隐于其中——前者的“养成模式”在其他类节目十分成功,后者则以增加节目残酷性进而增强节目看点。然而,商业运作与喜剧在内核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冲突,“笑”也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以脱口秀为例,线下脱口秀剧场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笑,并且最好笑出声来,大家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评判演员的。这种轻松的氛围下,塑造了沉浸在喜剧情绪里的“纯粹的观众”,他们的笑点明显降低。而商业运作的线上模式显然走向了光谱的另一端,观众被赋予了投票决定演员去留的某种“使命”,建立在严肃思考上的理性判断代替了享受喜剧的感性消遣。当观众被“竞演”的环境改变,作为裁判的角色出现,“段子”也就接受到了更为严厉的检视。
要打破竞演环境给观众带来的影响就需要更为成熟的脱口秀演员,目前看来,取得成功的演员要么就是以极致的笑果打破严肃的氛围,将观众拉回到感性的体验中,例如王建国;要么就是将强价值观融入“段子”中,贴合当下的某种社会情绪,例如杨笠在第5期节目中批判男性思维的那期节目。但值得考虑的是,即使是以“段子”的形式,仍是一种价值观的输出,这是一把双刃剑,张博洋可以用它宣泄性地批判网络暴力,但另一方面,当价值观输出与喜剧夸张化的创作手法相遇,在投票晋级机制的影响下,会不会使脱口秀迎合社会情绪,加大群体对立,进而走入极端化。
《嘎嘎们》作为新节目遇到困境则更为复杂,且不论观众吃不吃非俊男靓女的创造营模式,在节目后续环节设置上,《嘎嘎们》自身也存在问题,像是把其他各个搞笑类综艺节目压缩成了各个考核环节,为其他节目输送综艺咖的目标导向反而使节目形成了较大的割裂感。更为重要的是,与《脱口秀大会3》相似,有趣的“嘎嘎”太少,使“笑”在功利的多元目标的捆绑下变成了一件难事。
这似乎已经成为摆在搞笑类综艺面前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喜剧要走出去,就必须引入成熟商业手段,但过度强调商业的功利导向又会反过来伤害喜剧本身。平衡好两者不容易,可一旦平衡好这两者,笑声一定会自然出现。 南都评论员 晏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