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年精准滴灌式扶智 茅台交出干净长效教育扶贫样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26日        版次:GA07    作者:马建忠 戴世锦

全场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家住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的受助学子韦苏羽。

受助学生代表。

21岁青海女孩拉木卓玛朗读感谢信的声音犹在耳边,18岁的贵州省从江侗族女孩韦苏羽,在2020年的8月,人生第一次体验了雨过天晴般的心情变化。近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2020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新闻发布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举行,包括韦苏羽在内,又有5000名学子得到了茅台的资助顺利迈入大学校园。

9年来,这一典范级公益行动不仅再度“点亮”了受助学子的大学梦,还在孕育更多善与爱的力量。

9年足迹聚焦“精准滴灌”

“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肇始于2012年,每年向中国青基会捐款 1 亿元人民币,资助当年参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解决其从家门到校门的交通与生活费,资助标准为一次性5000元/人。

自2012年起,“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新闻发布会先后在北京、贵阳、西柏坡、凉山、海北等地举行,今年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

梳理“中国茅台·国之栋梁”这9年足迹,每年的关注焦点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需要在不断更新调整,越来越强调“精准滴灌”。今年选择从江也有深意。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贵州发起了“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而从江县正式全贵州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已明确表示,作为贵州国有企业,在2020年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这两场输不起、必须赢的攻坚战中,茅台集团应该也必须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作出茅台更大的贡献。

正因为作为脱贫难点地区,从江成为了“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计划支持的重点区域。

累计助18万余名学子圆梦

“‘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已经成为了中国公益的标志性品牌,成为了教育扶贫的标志性品牌。”这是共青团中央相关负责人在2019年给予“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的评价。

按照每年1亿元捐款标准,“中国茅台·国之栋梁”2020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举行,意味着茅台集团连续9年累计捐款9.14亿元、受益学生18.28万名。

每一位受助学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茅台集团通过资助这些有志青年,目睹并见证了贫困家庭通过教育赢得机会,燃起希望。

透过“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茅台不仅搭建了一个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之间高效互动、深入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平台,

还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了“文化茅台”最具温度之一的超级IP。

5届10万受助学子“渐成栋梁”

如果说木卓玛朗和韦苏羽还只是刚刚圆了大学梦,24岁的石淑萍在2015年受助后,如今已“渐成栋梁”,作为受助学生代表登上了“中国茅台·国之栋梁”2020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新闻发布会舞台发言。

家住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的石淑萍,是一名侗族姑娘,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研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侗台语族语言,2019年本科毕业后,今年读研二。

在寨子里读小学时,石淑萍和妹妹每天放学后就会扛着小锄头上山挖蒲公英根、摘夏枯草、金银花等中草药,晒干后拿到镇上卖,只为了换几块甚至只有几毛钱。

“当时我的父母悲喜交加,因为家里实在负担不了我读大学的费用,是中国茅台助学金帮助解决了我大一第一个学期的生活费,给予我信心和希望,给给予我一份安心,我才愈发敢于面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困难。”石淑萍发言时,已有些哽咽。

倍感珍惜的石淑萍,大学四年积极参加学校和北京市的社会实践项目和创新活动,申请到两个北京市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少数民族语言调研,同时也努力向外界宣传侗族的传统民族文化。

此外,受到“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助学品牌的影响,石淑萍在大学里坚持参加公益,回家帮忙联系外地的公益组织给村里小学做捐赠,做一些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事。

类似的受捐助学子还有很多,据介绍,截至今年7月,已有5届10万受助学子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很多人更从曾经的被帮扶对象,成为了公益行动中的帮助者。

“10万名学子背后就是10万个家庭,他们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改变命运,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既是脱贫之本,更是民族复兴之要。茅台集团能够参与其中,见证大家的努力和成长,见证一个个贫困家庭的蝶变,见证梦想成真,这是茅台集团最大的荣幸。”活动中,李静仁代表茅台集团,欢迎更多学子加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家庭,“我们会为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为你们加油与鼓劲,茅台将永远伴随你们共同成长”。

“干净的资助”孕育更多善的力量

“本项目是一种‘干净的资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使得学生一方面感受到来自社会、政府的巨大关爱,一方面在尊严上没有被伤害的感觉,因此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感恩之情’,继而也希望自己能够传递善意,以爱心回馈爱心。”这是来自第三方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项目评估成果。

还调研还发现,这种“轻松”意味着一份巨大的“友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贫困学生的尊严感和温暖感。“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能激发起受助大学生心中“善”的因子。

调研显示,有96.14%的受助大学生表示“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支持,内心中有了更多的正能量”,95.57% 的受助大学生表示在接受资助后自己“在生活中更愿意帮助别人”。文/马建忠 戴世锦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