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特区四十年 深圳向前飞驰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用40年的发展实践,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与中国之治的力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26日        版次:GA08    作者:郭锐川 傅静怡 王睦广 新华

南山后海中心区。 南都记者 陈冲 徐杰 摄

左图为深圳蛇口港。右图为联通深圳、珠海、澳门、香港,以及可以停泊邮轮的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

上图为深圳蛇口工业区一瞥;下图为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内的蛇口片区。

上图为深圳机场老航站楼;下图为2013年11月28日拍摄的新启用的深圳机场航站楼。

倘若你有机会去询问那些最早一批来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者,哪怕是其中最大胆的梦想家,面对40年前仍是一片偏僻滩涂的时空场景,也很难有足够的想象力来为你描摹出今时今日的深圳:中国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全年GDP高达2.69万亿元、诞生8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全球5G“第一城”……

历史的宏伟进程总是超越人们的想象。40年前,深圳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创造了城市发展史的传奇;40年后,深圳又一次担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即便放眼全球,深圳经济特区都是如此独特的存在。它既来源于顶层设计,是大国治理下的光辉杰作;同时又如此地贴近民众与市场,是汇聚激情与热血建设的理想家园。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作为最成功的经济特区,用40年的发展实践,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与中国之治的力量。

深圳传奇背后

忧患意识与创新精神

1980年8月26日,仅仅2000字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过一年多的讨论与13次之多的修改,终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被批准公布。这一天,也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日,距离今天正好整整40周年。

特区成立之前的原宝安县是薄田、渔火的世界,33万人口中9成以上是农民,城区面积仅3平方公里,1979年全县GDP还不到2亿元。在后来的城市叙事里,过去的深圳往往被形容为一座宁静的小渔村。

但实际上,在改革开放的前夕,这里并不宁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之下,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在宁静的外表之下激流涌动,亟需找到一个出口。经济特区的获批设立,让深圳有机会率先打破计划经济的重重壁垒、率先摸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自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40年间,深圳创造了一千多项全国第一,诸多改革从一开始就对中国经济改革具有全局性的价值。深圳跻身中国四大一线城市,GDP增长超过1万倍,超越了毗邻的香港。深圳成为科技创新中心,走出一批科技巨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领跑全国。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的成长并不是线性的,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跃迁特征。

以时间脉络来划分,深圳的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0到1990年代初,深圳借助“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方式,成功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初步形成外向型工业发展格局。1990年到2010年代初,深圳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战略确定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涌现出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领军企业。2010年后,面对新一轮产业转型,深圳立志“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进入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圳是一座资源禀赋相当匮乏的城市,最初的移民人群对于所迁徙城市的前景又异常敏感,促使深圳始终有一种时不我待、“狼来了”的紧迫感。一路走来,从“姓资姓社”之争到“特区不特”之忧,从“难以为继”之虑到“被谁抛弃”之惑等等,深圳一次又一次地卷入舆论漩涡,被置于聚光灯下。

这些挫折与危机,让深圳成为一座充满忧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城市,也正因如此才创造了劣势逆袭、边缘崛起的精彩传奇。

深圳能级提升

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源自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与艰苦卓绝的奋斗,但有一个因素却不能被忽略:大湾区城市群始终为深圳输送养分并提供着坚实的支撑。换言之,深圳奇迹并非孤立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结晶。

早年大湾区的提法虽然还未普及,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一体化概念,并多次开展了以区域规划为引领的一体化探索。

2009年1月,中央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支持进一步推进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增创新优势,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随后广东省提出打造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以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不同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湾区城市之间形成的合力。一方面,在空间约束和成本上升等制约下,深圳不可能完成所有的生产链条,需要依靠珠三角地区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另一方面,金融物流等深圳的支柱产业,最终也要靠服务经济腹地来成就自身。

在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那篇流传甚广的演讲《深圳是个现象吗》之中提到,“地理形势非常好当然是深圳发展有看头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可能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东莞就在隔壁”“今天的深圳,因为有东莞与惠州的存在,在国际上竞争无疑有着一个重要的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10年之后,2019年2月,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深圳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相对于10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不单有更良好的合作基础,对区域协同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广泛的共识、更强烈的需求。

深圳发改委在2020年工作计划中就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强化空间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莞惠协同一体化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的提速升级与互联互通,则为湾区城市融合打下了硬件基础,在市场的作用下,将引领创新要素在区域融通、区域产业布局的再优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在继续实施并优化原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基础上,规划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深圳的交通枢纽定位得到进一步的支撑和强化。

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跨海大通道,也将改变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各自生长的格局,让深圳与大湾区城市腹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今年6月,《学习时报》刊发文章《“三区”叠加 扩权赋能 探索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引起广泛关注。该文提出,深圳应与周围的东莞、惠州、汕尾、河源四市统筹合作发展,探索“一个跨行政区域的资源统筹、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统筹合作新模式”。

利好的信号在持续释放,湾区城市之间的合作也越发深入。随着自身综合实力的飞跃,深圳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世界顶级发达城市皆依托强大城市群,未来深圳发展能级的持续提升,战略上同样需要湾区城市群的支撑和协同。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深圳所承担的国家战略使命,早已经超越了城市自身的发展。

唯一先行示范区

为解决全国性问题提供范本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在经济管理体制上的种种变革,需要冲破旧体制的条条框框,从一开始便有了“先行示范“的意义。比如,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放开市场的价格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的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基建招投标制度等等。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进程,几乎都能在深圳找到最初的影子。“敢闯敢试”也成为深圳人的精神标签。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向世界郑重宣示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对深圳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视察中,他再次勉励深圳要“敢于吃螃蟹,大胆往前走”。

进入新时代,深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示范”称号:2012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3年荣获全国首个“质量强市示范区”称号,2014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2017年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2018年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一切仿佛水到渠成。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圳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先行示范区。这意味着,深圳要从过去的“单项冠军”变成“全能冠军”,要作为国家战略代表队参与全球城市竞争。深圳因其与生俱来的品格,再一次被历史所选择。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承担的历史使命升级了。”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破冰、探路。“如今深圳发展的空间和格局更大了,先行先试的范围更大、责任更重、标准更高了。”樊纲指出,“深圳要站在过去4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为解决全国性问题提供参照和范本。”

未来的蓝图磅礴展开,深圳用紧锣密鼓的行动来回答。《意见》发布一年以来,深圳共谋划实施83项重大改革任务,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在综合授权试点改革上不断突破,在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上下足功夫,在产业规划区域合作上开拓创新……

深圳正加快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秒批”、深圳90、区块链电子发票等改革全国推广示范,商事主体和创业密度保持全国第一。深圳在法治领域改革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条例、个人破产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的特区法规出炉。深圳的“数字政府”综合试点改革居全国前列,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4%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

重大项目的开工也为深圳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去年12月,当年第四批153个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今年6月底,深圳市“新增千亿投资工程”首批163个项目又集中启动,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与此同时,多个“国字头”科创项目的落地,以及交通规划上的日新月异,都为深圳的未来打开了广阔空间。

先行示范区的“第一程”,深圳跑出了加速度。

打造全球标杆城市

将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

8月17日,在“点亮深圳,5G智慧之城”发布会上,深圳公布了一份成绩单:建成5G基站超过4.6万个,5G基站密度国内第一,成为全国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5G产业规模、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

5G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变革技术,5G网络是最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在这一领域,深圳已经成为全球的标杆城市,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世界级企业。在5G之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深圳正在开辟生产力的“新运河”。

未来,深圳还将在多个领域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50年,深圳要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全球产业版图重构的时局气候之下,提出建设全球标杆城市,对深圳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全球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技术创新是突破世界经济长期停滞的关键着力点。创新,可谓是全球标杆城市中最能体现深圳特质的关键词。目前,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全国领头羊,需要牢牢抢抓世界下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

创新也是先行示范区意见里的高频词汇,全文共出现28次,并明确提出支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深圳的定位是“创新引擎”,为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基础支撑,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全球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构建自身有弹性的、安全的新的产业链体系和价值链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作为先行示范区,在全国战略布局下,深圳应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贡献。”

今年上半年,深圳经济率先“V”形反弹,在疫情下实现经济成绩单飘红。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2634.30亿元,同比增长0.1%,在四大一线城市中率先转正。其中,第二季度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增长了12.1%,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也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曾刊文盛赞,“全世界现有大约4300个经济特区,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深圳。”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在《向深圳学习》的序言中写道:“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赶上深圳的发展速度,这是中国通往世界的一个南大门。”日本原内阁副大臣越智隆雄在访问深圳后感叹:“硅谷的3个月,是深圳的两个星期。深圳是一座‘沸腾的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则更加旗帜鲜明地打出要学习“深圳模式”的口号。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理性地看到,深圳与全球标杆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深圳经济规模虽然跻身亚洲前五,但仍不足纽约、东京的40%,伦敦的60%。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地域与人口规模并不大于深圳,但产出效率较高,反映出深圳经济发展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此外,深圳的发展历程较短,也不具备行政中心的资源优势,社会保障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短板较为明显。

建设全球标杆城市,深圳依然任重道远。好在,深圳正在全力赶上。“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战略定位,是深圳迈向全球城市标杆之路的驱动之轮。对一座城市来说,40年的时间还很短,深圳的青春仍在燃烧,传奇还在延续。

时代的巨轮转动,中国向前飞驰,深圳向前飞驰。

采写:南都记者 郭锐川 傅静怡 王睦广

图片:新华社(除署名外)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