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一线城市,深圳蜕变背后有哪些秘诀?站在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关口,深圳如何继续领跑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南都专访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张建平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到,深圳“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正是深圳又一次被委以重任、成为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如今面临房价上涨、外贸环境恶化等挑战,深圳应该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服务好企业,以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驱动下一阶段发展。
谈政策优势:
打破空间局限,管理体制继续变革
南都:很多地方提出要学习深圳的经验,用一些关键词来总结,深圳经验到底是什么?
张建平:首先是开放。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打破中国计划经济僵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外部要素,激发了国内的发展动力。这其中,开放非常关键。
其次是创新。创新不止是技术创新,也涵盖了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全国从过去的出口导向模式切换到创新驱动模式,深圳发挥了引领作用。对于深圳来讲,面临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环境,以及自身的短板,需要通过进一步创新去寻求更好的国际竞争优势。
南都:有观点认为,深圳现在拥有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四区叠加”的优势。深圳应该怎么去用好这些优势?
张建平:自贸试验区主要是集中在前海片区,并不能覆盖整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两者是完全覆盖深圳的管辖范围;粤港澳大湾区是需要深圳与广州、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协同合作,与珠三角的其他城市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不同的城市中,各种要素的配置是不一样的,比较优势也是不一样。当我们能够形成这些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产业良性互动,让地区活力迸发出来。深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国家唯一提出要把深圳打造成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实就是着眼于放大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深圳未来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联合协作,打破目前的空间局限,以及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继续突破和变革。
南都:您多次提到自贸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在深圳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张建平: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形成制度型开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自贸试验区所承担的一个功能,就是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新型政企关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深圳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走出了一条道路,即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当前,深圳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自贸试验区在对外资实施国民待遇、塑造公平透明竞争环境等方面承载着艰巨的探索任务,就是怎么样能真正让市场经济活力迸发出来,让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爆发出来。这个背后需要通过自贸试验区去不断形成体制和机制的突破。
谈高质量发展:
生活上也需要高品质服务
南都:新时代深圳要站在更高层次上放眼世界。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深圳还需要做好哪些功课?
张建平:我认为从经济实力、高科技产业影响力、国际贸易影响力等来看,深圳已经足够被称为国际一流城市。比如在高科技领域,现在代表了中国在参与全球竞争的华为、腾讯、大疆等企业,都是位于深圳。国际贸易方面,早在2014年,深圳的国际贸易规模已经占到了全国的1/8,非常惊人。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深圳外贸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品,也侧面反映出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深圳一马当先走在了全国前列。
未来深圳想要真正跻身国际一流城市,不仅需要高科技的支撑,同时也需要高品质的服务。这些服务既包括生产性的服务,也包括生活性的服务。通过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医疗健康等产业,来满足深圳居民、大湾区居民,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世界各地人民的服务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南都:近年来深圳人口快速增加、房价上涨,创业者或多或少都感受到压力。如何破局?
张建平:深圳现在面临着新的转型难题。目前深圳已经拥有一大批创新主体,形成创新生态体系。未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深圳进一步开发的空间有限,地价、房价扶摇直上,这对年轻的创新创业群体来讲,就会构成非常大的压力。
即使深圳有高房价的因素,但从目前态势来讲,深圳仍然是对年轻人最有创业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国内有些其他城市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条件去吸引人才,这对人才来说是好事。市场经济发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竞争,人才作为一个要素也是有市场的,也需要空间的优化配置。各城市之间的这种竞争,会促使城市想办法为创业者创造最佳环境。深圳面临这样的竞争,就需要对自己的城市发展空间、产业结构等进行优化配置,以适应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方向的需要。
尽管深圳确实在创新驱动方面有很大进步,但它是从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目前的经济结构中,这种“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还是占有一定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需要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有些产业可以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去转移。这样的调整就意味着能够释放出城市空间,同时人才结构也能够相应地去调整。
南都:今年来受全球经济环境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外贸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深圳作为一个外贸大户,应该怎样应对挑战?
张建平:其实从2018年开始,对中国外贸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都是有预判的。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因素,深圳这样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城市,会最先感受到“寒意”。国家层面上稳外贸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圳作为自贸试验区,政策落实的效率非常高。总体上全国的外贸已经呈现逐步复苏的势头,特别是六七月份的外贸数据有明显的好转,深圳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下半年困难依然是存在的,因为全球疫情有不确定性,全球市场可能会有波动。所以要服务好企业,现在各种政策落实都不能放松,像深圳这样高度国际化的城市,更要在各个方面抓紧政策落实。相信深圳今年能够克服困难,稳住外贸。
谈政企关系:
“来了都是深圳人”不是挂在嘴上
南都:过去深圳在平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找到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道路。接下来深圳应该怎么做,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张建平:深圳有两条重要的经验,造就了今天的辉煌。第一,深圳有一个有名的口号叫“来了都是深圳人”,这句话可以温暖无数创业者的心。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这个口号背后,是深圳在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教育等各个方面,不断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在努力。这也是为什么40年间,一个小渔村能够发展成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能够成为亚洲创新中心的关键原因。
第二,深圳政府的亲民、亲企业不是单纯挂在嘴上,实际上体现在政府的每一个行动当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这种官僚作风在深圳是很少见的,深圳的干部总体作风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愿意平等对话,这就让企业有踏实感。在这里有政府支持,可以放心创业,这是非常重要的。
前两年我在深圳特别调研了几家高科技企业,规模都属于中小企业,但能够感受到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年轻员工的干劲,这是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营商环境方面深圳已经走得很快,凭着上述两点经验,未来可期。
南都:区域协同发展有时会遇到一些行政壁垒。要带动地区城市群发展,深圳应该如何去破解这些壁垒?
张建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规划,是着力于打破现有的行政壁垒及市场壁垒,使经济要素能够更加自由、充分地流动重组,向统一大市场的方向去努力。这确实是一个不太容易的过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渐进推进的。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的数量在不断缩减,地方上也在不断简政放权。
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要简政放权,另一方面也不能一放了之。过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经常是“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要避免这样的尴尬,就需要推行新的管理模式。总结起来,就是“事中事后”的监管模式。“事中事后”模式在自贸试验区中已经证明是非常高效的,就是把事前的要求尽量简化,让企业能够很便利地注册登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府部门会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会去监督是否合规达标,这样逐渐把管理体制理顺。
国家现在已经把事中事后监管以及“放管服”改革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我认为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下去,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就会越来越少,联合协作会越来越多。跨省、跨地市的配合也会在一体化规划指导下有序推进。
南都记者马嘉璐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