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8月19日是医师节,今年的医师节因为疫情的关系而显得有些特殊。悬壶入沙场,白衣作战袍。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是医务人员冲在与病魔斗争的最前线。厚重的防护服下、口罩后边,有他们疲惫却明亮的眼睛和最温暖的笑容。医护人员是疫情期间当之无愧“最可爱的人”。都说学医苦,都说从医累,为什么还要当医生?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东省卫健委近日发起“你,为什么要当医生”特别征集令,刚刚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至今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2020年“最美医生”蔡卫平,白衣执甲驰援湖北的抗疫英雄管向东、张忠德、郭亚兵等,都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医生们的回答各有不同。钟南山院士说,自己的父亲就是儿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治好小孩的病,家属上门感谢,让他觉得当医生挺好,就子承父业学了医。侯凡凡院士母亲也是医生,却不希望她学医,因为当医生太辛苦了。但侯凡凡还是念了医科,完成了自己的“医生梦”,她看到自己的患者转危为安,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有医生回答得很干脆,因为学医不必担心失业啊,说的是大实话,恐怕也是这段时间高考填报志愿,一些家长对子女说的话。
无论是家传、信念,还是现实理由,医生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点毋庸置疑。首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医生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而且,救人一命所带来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是别的职业很难给予和体验到的,这让医生这一职业天生自带光环。其次,医学兼通文理,合格的医生除了精湛的技艺,也需要很高的人文素养、同理之心,因此历史上的名医也往往是大学问家、知识分子,这个职业受尊重,跟它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都有关系。最后一点,大家都爱看电视,无论TVB还是美剧,医疗剧里的白大褂们,个个神乎其技又玉树临风,令人倾倒。
当然,屏幕上的想象不能代表医生们的现实处境。压力大、超时工作、疲劳,顾不上家庭和子女照顾,在医生是家常便饭。医生职业神圣,却没必要神化医生个人,他们也是肉身凡人,也有能力不逮、体力不支的时候,现代医学知识远未达到包治百病的程度,对于疾病乃至死亡,普通人要有正确认知,对医生也不能有不切实际、超过他们能力的期望。如此,才能对得起那么多医者的仁爱之心,以及舍己忘我的工作。
这个医师节,祝所有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和各自岗位上的医生节日快乐。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医护工作这个崇高的行业。除了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上的诱惑力,也希望你们能体会现实功利以外的东西,正如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伤愈复出后对记者说的:“我认为我没有从这个岗位上脱离。我还在治疗医学的路上继续前行。同时,我也更愿意去鼓励其他刚刚加入医学队伍,或者是这个领域里的医学青年工作者,我想告诉他们,其实这个领域里有很多其他用钱买不来的快乐。” 吕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