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州中学语文科主任、正高级教师何国跻:

《生活在树上》 产生广泛影响 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语文教育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16日        版次:GA15    作者:梁艳燕

何国跻 广州中学语文科主任,正高级教师,广州市名教师,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

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今年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已经把我们2020年的暑假塞得够满的了。各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抑扬,各类人物的视点观点臧否都展示得比较充分。日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对作文评卷组长“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作了通报与处理。广州中学语文科主任何国跻老师将对这篇作文答卷作一些“对应”式的译解,从高考作文的角度作一些评点,期望能从高三学生应考“原点”的视角“展示”这篇文章的“真相”,供大家讨论。

  《生活在树上》 原文、译解与点评

  A

【原文】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中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译解】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开端。以家庭与社会传统为源头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世界,我想遵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笔下“树上的男爵”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树上”,而不想过早地脱离大地在天空中振翅高飞(闯荡天下)。

【点评】文章的第一段,从引用海德格尔关于“传统”的现代认知开始,以此为背景,借用卡尔维诺笔下的人物柯西莫的生活方式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活在树上”。

这里与多数考生的议论文写法相同,紧扣作文试题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你对“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的提问,作者提出了中心论点:不过早飞翔于天空,也不甘心匍匐于大地,他要选择的是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笔下的“树上的男爵”柯西莫那样“在树上”的生活,既向往天空,又扎根大地。文章观点十分明确。

  B

【原文】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译解】我们怀揣的天然具有超越性追求的热情的灵魂,不屑于传统的社会与家庭古旧坐标的约束,热衷于外界天地的广袤与美丽。但是,当这种期望演变成为对过去观念任意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依靠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时,便值得警惕了。(即使我们的追求)与秩序有落差、错位,但从来不能(以此)作为越矩行为的理由和依据。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恃已稳居在浪潮之巅而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点评】第二段主要分析为什么要生活“在树上”而不是“飞上天空”。

该段文字先肯定了不拘于旧坐标的束缚和超越世俗的热忱,又批评了盲目向往远方的天空而轻率否定脚下土地的虚无主义倾向。这段文字一正一反,论述了“生活在树上”是一种追求理想而尊重现实的理性选择。这里体现了考生对那种因为放纵个性追求而将家庭、社会的期望作为一种“不假思索”的批判甚至走向虚无现象的反思,体现出考生的理性精神。

  C

【原文】“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译解】“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要害。人的社会性是不可去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取得成功也无时无刻不需要借助家庭和社会的“风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认为是一个没有多少意义的符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形成与傲慢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理性认知。

【点评】第三段通过引用麦金泰尔的话突出个体与家庭和社会这个“共同体”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阐释“在树上”生活的现实意义。

该段从两个角度分析社会与家庭对个体成长的意义。一是正面阐释,从人的社会属性特征阐释个人的发展需要借助家庭和社会的“风”力才有“欲上青云”的可能;二是反面批评,批评那种一方面因为缺乏阅历而把社会与家庭视为一个贫瘠的符号的偏见与傲慢,一方面自己凭借家庭和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却毫无自知的冷漠与麻木。

这一段揭露了现实中某类青年双眼眺望天空,屁股赖在大地的可笑与无知。该段文字充分表现出考生融追求理想的热情与辩证思考的冷静于一体、兼逻辑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于一身的良好素养。

  D

【原文】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形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西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译解】在勤勉不懈地追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和社会的对接中锻造自己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生活与成长的基础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感知、觉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西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注重实践自己理念的。倘若我们借助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的“祓魅”理论否定实践的传统光圈,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赋予“高雅的魅力”,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点评】第四段是对前面第二、三段意义的小结,从人生对生活意义整体追寻过程的视角进一步强化中心论点:“在树上生活”既是向自我追求的理想世界的“攀升”,又是协调外界预期与自我价值追求不断实践和谐发展的过程。

这段文字从我们成长的动态发展过程来认识“自我”与“个性”形成的基础和“本色”。明确“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又用生活在树上的柯西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的“厚实”理念和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论证观点。作者指出,如果拜伏韦伯为群体价值的“祓魅”理论而丧失现实立场和社会集体意识,进而不断膨胀而为自我价值进行“赋魅”,以为“我即世界”,那就很可能丢失了世界也丢失了自我。这样,作者紧扣中心与立论的基础性材料充分分析与论证,增强了说服力。

  E

【原文】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译解】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这一角度观察一个人,是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角度观察人的批判,而是对此批判的浅薄以及向批判屈服的违反理性和常识的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他的“永恒轮回”理论实在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都市小说素材时,我们是没有资格指责他媚俗的。

【点评】第五段从尼采关于人类永恒轮回的视角深度认识和理解社会与传统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进一步强调在“树上”生活的价值。

此处先“退”一步,承认仅“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指出我们需要保持对这种“偏狭”的批判,然后“但”字转折,指出现实中存在的对此“廉价的批判”有“反智倾向”,这种现象是需要批判的。考生这里的分析体现出严谨的思维品质和辩证的思想方法。接着再用尼采关于人生“驼骆、狮子、婴儿”三重境界理论,正面肯定前人传统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价值。化用尼采“为自由而战”的狮子和“忘记过往”的“孩子”的哲言,提出要像骆驼一样负载前行。

  F

【原文】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译解】我们与家庭和社会关于理想追求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中的界限也未必非常明显。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踏上权力的台阶,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塑造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理想的图景有轻狂和违背社会的真实的一面,不妨让实践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笔下的大海与风帆,并效仿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点评】第六段论述个人同家庭、社会的所谓“分歧”的统一性,强调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和成就自己。

如果说前面的五段是着眼于个人与家庭、社会的不同来论述“生活在树上”的内涵,这一段则是从二者的“统一性”来论证“生活在树上”的本质。这充分体现出考生对问题认识与思考的深度。在文章构思上完成了由分到合的过程。

  G

【原文】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译解】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倔强刚直却又不拘泥于脱离家庭和社会的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的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尊重家庭与社会的期待——升上天空,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

【点评】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内容,明确和强调中心观点:生活在树上,既尊重家庭和社会,又在此基础上追寻个人的理想和目标,也就是说,把个人理想建立在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基础之上,个人的人生价值才会闪烁光彩——这就是该考生对作文命题人关于“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的回答。

  总 评 这么一篇小文章 就能轻易“带偏”大家吗?

整体上看,这篇文章作为考场作文答卷,扣题紧,分析深入,逻辑严谨。

构思上既有横向拓展的分析,又有层层深入的见解。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恰到好处地引用和论证了中心。

当前对该作文答卷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关于生僻词语的使用和某些句式的“欧化”。这个批评从社会的视野看,是有道理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在相对的“语境”下观察才更加准确。不知大家是否承认,我们今天看古代的某些“经典”的表述也是存在某些表达“问题”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其“经典”的价值。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放在现实的高中学生普遍的写作现状和高考“试题”作答的“情境”中“考评”,这篇文章的确是体现出了当前高中学生阅读、写作和思维的尖端水平。就像我们对考生就某道数学试题有了正确解答就可以评为满分,但从不会将考生与那些数学大家的数学能力比较一样,我们对一位考生就这道“作文试题”的作答达到了同一批考生的“尖端”水平就可以评为“满分”,而不需要从“更高、更快、更强”的角度解剖这篇文章的每一个词句,甚至拿它与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比”高低。如果那样就离开“高考”这一具体“情境”了。

有的人认为,考生的文章“不说人话”“不能好好说话”。这个批评主要是因为文章中使用了一些生僻字词和一些“准外来语式”的句子。但从语文教育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的角度看,学生在高考答卷上运用自己学习积累的“成果”是无可指责的。因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只是因为有人无法读“懂”,就不能运用,那怎么理解那些在数理化学科上能顺利解答出令不少高中理科老师困惑的“奥赛”题的同学就被赞为“尖子”人才呢?

当然,文章中有的句子的确有些“疙瘩”,这可能也正是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生腔”毛病,这是需要在进一步学习中改正的地方,是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这不影响对考生在“高考语境”下答卷的评判。

有的批评说,这样的文章评为“满分”会造成“效尤”。其实,如果更多的高中生能够“仿效”该考生这样广泛的阅读、有效的积累和深刻的思考,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好事情”,虽然文章中的“学生腔”比较严重,但我们要看到,不能好好学习的学生是不会有这样的“学生腔”的。

不在学校教书的人们可能不太了解,老师们经常抱怨:一些基本写作“技巧”给学生都讲了“一百零八回”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老师们运用了那么多教育艺术手段,印发了那么多“优秀样文”给学生,出版社出版了那么多“满分作文”作指导,广大高中生的作文还是令老师们看得“头疼”。如果说,这么多优秀的正面的教育都还没有“影响学生”,这么一篇小文章就能轻易“带偏”大家吗?

总之,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的一篇考场作文,产生这样广泛的影响,对语文教育来说是好事情,它可以让大家进一步思考语文教育到底是什么。

本期主持:南都记者 梁艳燕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