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半数抠抠族受访者月消费不足千元,男比女抠,90后最抠

南都网调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抠抠族”,90后在网络世界不讳言贫穷,反而以抠门、低消费为豪,大方分享抠门秘诀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05日        版次:GA12    作者:谢小清

完整报告 请扫码查看

“抠抠族”的宗旨是一分钱掰两半儿花,聪明地省钱 + 时尚的消费。“抠抠族”起初流行于80后,如今90后们亦不甘示弱,“抠”出足金足量的生活品位。在网络世界,他们不讳言贫穷,反而以抠门、低消费为豪,大方分享抠门秘诀。

为了解“抠抠族”这一群体的特征及消费情况,南都民调中心7月16日至27日发起网络调查,1049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抠抠族”,其中90后比例最高,“节俭持家”“精打细算”成为重要标签;半数“抠抠族”受访者每月消费1000元以内,主要是在服装、美妆护肤、餐饮、鞋帽箱包等方面省钱;“抠抠族”热衷加入省钱交流群组,组员多集中在北上广深,“抠门”男性热衷购买省钱群组推荐的食品和数码电器,“抠门”女性更喜欢购买省钱群组推荐的服装和美妆护肤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抠抠族”加入薅羊毛群的比例最高,但也需要谨防钓鱼网站。

   1  90后自认“抠抠族”比例在各年龄段最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2%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生活中是“抠抠族”,而认为自己不是“抠抠族”的受访者占39.9%。从不同性别来看,女性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抠抠族”的比例比男性受访者更高;从不同年龄来看,90后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抠抠族”的比例总体上比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高,而00后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抠抠族”的比例最低。进一步分析受访者月收入情况,发现月收入在3000(含)-6000元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抠抠族”的比例最高。

在问及受访者平时的消费状态时,43.4%的受访者表示每笔消费都经过深思熟虑,不存在冲动消费;还有26.8%的受访者反映自己的每分钱都精打细算,只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但也有1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属于消费自由、想买就买的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月收入在1万(含)-1.5万元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每笔消费都经过深思熟虑、不存在冲动消费的比例更高,而暂无收入的受访者认为每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只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的比例则更高。

   2  半数“抠抠族”受访者每月消费1000元以内

对于能省则省的“抠抠族”而言,主要是在服装、美妆护肤、餐饮、鞋帽箱包等方面各种“抠”,比例分别为55.2%、40.3%、39.8%、37.6%。不同性别的受访者“抠门”的方面也有所不同。男性受访者“抠”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饮等方面,而女性受访者更多是在美妆护肤、鞋帽箱包等方面省钱。年龄方面,90后受访者更多是在食品方面省钱,80后受访者主要在服装鞋包、餐饮消费方面节俭,而70后主要在家居用品方面各种“抠”。

此外,调查发现,半数“抠抠族”受访者每月消费在1000元以内,其中每月消费水平在501-1000元以内的受访者最多,占比32.7%,17%的受访者每月消费在500元以内。此外,还有31.1%的受访者每月花费在1001-3000元内。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抠门”,“抠门”男性平均每月消费支出多在1000元以内,而“抠门”女性平均每月消费支出多在1001-3000元内。

   3  “节俭持家”“精打细算”成“抠抠族”重要标签

在公众看来,“抠抠族”主要有哪些特征?59.6%的受访者认为“抠抠族”的主要标签是节俭持家、精打细算,54.4%的受访者认为“抠抠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买商品会优先考虑价格是否便宜,认为“抠抠族”痴迷于各种花式省钱的受访者则占49.3%。对比发现,“抠抠族”认为自己身上更多是节俭持家、精打细算的标签,但在非“抠抠族”看来,这一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敏感,消费时优先考虑商品价格。

按照以往的观念,公众对“抠门”的印象更多是与小气、吝啬挂钩,不过,此次调查发现,公众对“抠门”的印象更多是停留在节俭、减少浪费等正面评价上。55.5%的受访者认为“抠”是一种质朴节制的生活方式,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51.3%的受访网友反映可支配收入不高,想要省钱,不得不抠;45.9%的受访者则认为“抠门”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有利于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还有38.3%的受访者表示,抠门是只对自己抠,对别人会大方。另外,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抠门”的理解各有侧重。更多男性受访者认为“抠门”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不高导致的,不得不抠。而女性受访者则更加认同“抠门”是质朴节制、可减少不必要浪费的理念。

   4 疫情催生更多抠男抠女,七成受访者今年开始省钱

问及“抠抠族”何时开始养成“抠”的习惯,2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从小就养成,但也有23.4%的受访者反映是从今年开始变“抠”,从2019年、2018年开始养成的受访者分别占20.8%、13.4%。

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不得不停工停产,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也有所改变。根据此次调查数据,七成受访者反映此次疫情影响了自己的消费观念,往年没有太多省钱的念头,但从今年开始专注省钱了,甚至有“抠抠族”受访者反映自己比以往更“抠”了;但也有29.6%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变化,与往年一样。有趣的是,非“抠抠族”群体今年开始省钱的比例更高,较“抠抠族”高出8.6%;与其他年龄段相比,80后受访者今年开始省钱的比例最高,占75.5%;在月收入方面,月收入在6000(含)-1万元的受访者今年开始省钱的比例最高,占77.8%;居住在省会城市(除北上广)的受访者今年开始省钱的比例最高,占74.3%。

问及原因,63.7%的受访者认为今年疫情带来较大的危机感,打算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61%的受访者反映由于失业、减薪等,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57.5%的受访者则表示考虑买房、养老等长远支出,意识到存钱的必要性。

   5 加入省钱交流群组的“抠抠族”多集中在北上广深

调查显示,34.4%的受访者有专门加入过豆瓣抠门联合会等省钱交流群组,成为其中的一员;24.69%的受访者表示虽然没有加入过省钱交流群组,但会经常浏览群组信息;还有18.88%的受访者没有加入过省钱交流群组,但浏览过部分信息;没听说过省钱交流群组的受访者只有7.44%。

值得注意的是,超四成90后“抠抠族”是豆瓣抠门联合会等省钱群组的成员,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比例;从居住城市来看,加入省钱群组并成为组员的“抠抠族”受访者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不同性别而言,女性受访者加入省钱群组的比例稍高于男性受访者。以豆瓣抠门联合会为例,这个省钱群组主要由“抠门女性联合会”和“抠门男性联合会”组成,前者成员总量36W+,后者成员数13W+。

你会经常搜索、浏览网上的省钱攻略吗?超九成受访者表示有搜索、浏览过网上的省钱攻略,其中经常主动在网上搜索省钱攻略的受访者有49%,需要就看的受访者有28.4%,偶尔会看的受访者则占17.9%。分析发现,近六成“抠抠族”经常主动在网上搜索省钱攻略,高出非“抠抠族”24%。

  信赖省钱群组推荐,

最看重性价比不追牌子不赶潮流

不少“抠门”的受访者经常向群组中的“抠门达人”学习省钱秘笈,接受群组成员推荐的商品。超九成受访者反映自己曾购买过省钱群组或省钱攻略中推荐的商品,其中购买最多的商品为服装,占53.1%,其次是食品、美妆护肤、鞋帽箱包,分别有43.9%、39.1%、37.5%的受访者选择。不过,不同性别的“抠抠族”购买的商品也有所差异。“抠门”男性比“抠门”女性更喜欢购买省钱群组推荐的食品和数码电器,“抠门”女性则热衷购买省钱群组推荐的服装和美妆护肤产品。

购物时最看重哪一方面?数据显示,商品质量是众多受访者购物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占60.8%;其次,58.4%的受访者最关注商品价格折扣,43.5%则看重商品的品牌/口碑。但对于能省则省的“抠抠族”而言,商品价格折扣是他们购物时最为关注的方面,占66.4%,比例高于非“抠抠族”约20%,同时“抠抠族”对商品性价比的关注度也高于非“抠抠族”。相反地,“抠抠族”并不太关注商品的品牌/口碑、流行度/时尚度,选择比例低于非“抠抠族”。年龄方面,90后“抠抠族”对商品价格折扣的关注度比其他年龄段的“抠抠族”更高,00后“抠抠族”对商品性价比更为敏感,60后抠抠族则最为看重商品质量。

问及受访者是否会为了达到商家优惠券的使用门槛而特地增加消费,63%的受访者对此持认同的态度,认为用券更加优惠,这一观点也得到近七成“抠抠族”的支持;此外,还有27.4%的受访者表示需要视优惠力度而定,9.6%的受访者反映自己从不购买计划外商品。

   7 高收入“抠抠族”更热衷加入福利优惠群

在抠抠族、消费降级等话题日益流行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福利优惠群、薅羊毛群。这些群组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大打广告,宣称能够提供电商的隐藏优惠券、超低神价等福利,吸引消费者入群。对此,近八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加入一些购物优惠群或薅羊毛群,以获取更多的购物福利,仅有22.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加入购物优惠群或薅羊毛群。进一步分析“抠抠族”群体发现,相较于其他年龄段,90后更热衷于加入各种福利优惠群、薅羊毛群,60后则对此类群组的关注度最低;月收入在1.5万(含)-2万元的“抠抠族”加入这些薅羊毛群的比例更高,占93.8%,其次是月收入在1万(含)-1.5万元的“抠抠族”。

与此同时,72.3%的受访者反映消费时会优先考虑这类群组推荐的商品,25.2%的受访者则表示需要视商品价格而定,仅有2.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接受这类群组推荐的商品。

实际上,消费者在薅羊毛的同时需要注意信息安全问题,对此类薅羊毛群抱以谨慎的态度。当前网络上确实存在不少优惠聚合网站,通过数据抓取、商户主动推荐等方式搜罗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活动,供网友参考比价;部分主流电商也拥有自建的推广平台,商户或个人通过特定链接对外推广商品时,只要消费者通过该链接购买指定商品,推广者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不少优惠群正是在这类优惠聚合网站、推广平台的基础上加以人工筛选,将折扣力度最大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再从中赚取推广佣金。但需要注意的是,网上不少福利优惠群不受电商平台或商户管辖,背后的操控者既有可能只是想赚点佣金的普通推广者,也有可能是涉及黑灰产运作的不法分子,甚至可能是假借派发优惠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

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个人安全篇)》,2018全年,360的PC端与移动端安全软件共为全国用户拦截钓鱼网站攻击约369.3亿次。甚至连购物APP也频繁出现假冒问题,《2018年双十一网购安全生态报告》披露,当年11月,360监测到虚假仿冒主流购物APP的数量接近4000个,覆盖设备超过30万个,多个主流电商平台均被仿冒。这些虚假购物APP与钓鱼网站危害类似,也存在盗取用户账户信息的风险,可能酿成财物损失。

可以看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消费者贪便宜、想无本生利的心态,以低价购买优惠券、优惠券推广赚钱等噱头吸引受害者上钩。因此,热衷各种“抠”的消费者购物时应选择正规知名的购物平台,并通过正规渠道下载电商APP,通过平台提供的系统进行交流、交易;领取优惠券、代金券,或者打开卖家提供的新商品、付款地址时,要注意辨别网址真伪,谨防账号密码泄露。

  调查概述

本次调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共回收1049份有效问卷。从受访者性别上看,男女分别占比45.4%、54.6%。从出生年代看,43.7%的受访者为90后,其次为80后和00后,分别占28.8%和17.3%,70后、60后分别占9%、1.3%。从居住城市来看,北上广深的受访者占25.8%,33%的受访者居住在省会城市(除北上广),39.5%的受访者居住在国内其他城市,国外受访者则占1.8%。

  社会群体和公众心理研究课题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南都研究员 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李伟锋 蔡正广 涂长芳 实习生 冯梦阳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