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南山被推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3名抗疫功勋被推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04日        版次:GA04    作者:宋承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新华社发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新华社发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去病房的路上(1月29日摄)。新华社发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新华社发

8月3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建议人选,旨在“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其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被建议授予共和国勋章。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被建议授予国家荣誉称号。

钟南山:

敢医敢言

率先提出新冠“人传人”

据介绍,钟南山生于1936年10月,福建厦门人,现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

2003年非典疫情时,时年67岁的钟南山曾力排众议,率先提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非典的真正原因。新冠疫情初期尚存诸多未知,1月18日,钟南山北上武汉,20日,他率先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

此次通告称,钟南山敢医敢言,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钟南山表示,通过这一次新冠疫情,希望广大的社会、公众,能够相信医务人员。“中国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是很尽责任、很有责任感,而且他们是真正献身于这个事业的一群人,他们从来都是白衣天使,从未离开过。”

张伯礼:

主持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

称如果不去武汉会后悔终生

据介绍,张伯礼生于1948年2月,河北宁晋人,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也是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奠定中医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公开报道显示,1月27日,张伯礼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月12日,张伯礼率领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在武汉的抗疫经历,张伯礼曾多次落泪,并表示“如果这次不去武汉,我会后悔终生”、“我把胆留在武汉了,去了武汉以后收获真的很大”。

今次发布的通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张定宇:

渐冻症患者身先士卒

率先组建隔离病区

据介绍,张定宇生于1963年12月,河南确山人,现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他长期在医疗一线工作,曾带队赴汶川抗震救灾,多次参加国际医疗援助。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武汉的传染病医院,2019年12月29日,在收治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后,张定宇立即组建隔离病区。

此后,他又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组织动员遗体捐献,为确认新冠病毒赢得了时间,为开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创造了条件。

通告介绍,作为渐冻症患者,张定宇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湖北第一名“无国界医生”,张定宇曾在2011年12月前往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的蒂默加拉医院支援。当时,蒂默加拉所在的第尔地区曾由塔利班和巴基斯坦交替控制,周边仍有战火。

他曾在救援日记中写道:“战争和灾难给世人带来的伤痛,往往需要一生去愈合。正因如此,和平才显得更加可贵。”

陈薇:

力推新冠疫苗研发

研制全球首个获批埃博拉疫苗

据介绍,陈薇生于1966年2月,浙江兰溪人,现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她也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她长期致力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研制出我军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

身为军人的陈薇很少公开露面,但每次亮相都会受到关注。据《新闻联播》3月3日报道,由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陈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就是后来备受关注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7月20日,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陈薇团队研发的这款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疫苗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诱发免疫反应。

通告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曾荣获“全军防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链接

去年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被视为“国家最高荣誉”。

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根据各方面的建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的议案;中央军事委员会也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由国家主席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签发证书。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一般每5年授予1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时进行,有需要时可以及时授予。”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曾介绍。

法律还规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享有崇高礼遇和国家规定的待遇,如可以受邀参加国家庆典等活动。国家还会设立国家功勋簿,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及其功绩,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他们的卓越功绩和先进事迹等。

此外,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其获得者终身享有,获得者去世后,其勋章、奖章及证书由其继承人或者指定的人保存;若没有继承人或者被指定人,可以由国家收存。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及证书不能出售、出租或者用于从事其他营利性活动。

去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国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2019年9月29日,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南仁东、董建华、于漪、王蒙、王有德等28人获授国家荣誉称号。

南都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