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同意的《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以下称《规划纲要》)公示,这意味着光明科学城面貌愈来愈清晰。《规划纲要》提及,加强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的联系,加快推进光侨路北延,为深莞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打好基础。
南都记者发现,虽然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的提法多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其具体规划情况始终披着一层神秘面纱。在今年年初,深圳正式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四城,作为其集中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战略地位再次升级。此时《规划纲要》多次提及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什么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深莞如何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该装置群概念下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和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如何竞合发展?
深莞具体提法略有不同
关于建设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深莞方面皆有提及,但具体提法略微不同。
东莞方面的表述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聚区”,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一轴、一区、两心、三组团”的布局中的“一区”。具体而言,巍峨山是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的共享绿核,利用其地质稳定、环境优越的条件,环山区域规划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功能。
而深圳方面表述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多是在发布有关光明科学城规划,且强调深莞共建。如:光明科学城装置集聚区面积12.7平方公里,包括“一主两副”三大科学集群: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重大科学设施集群、面积4.1平方公里的科教融合集群和面积约2.6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集群,与东莞中子科学城装置区共同形成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今年深圳市政府批准同意的《规划纲要》亦延续了这种提法。
什么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松山湖管委会方面介绍,当前环巍峨山大科学集聚区目前只是概念,没有相关官方文件。松山湖科学城位于巍峨山以北,光明科学城位于巍峨山以南,两地将携手共建以深圳为主阵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至于大科学装置数量未定,部分项目仍在立项中。
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表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概念成型需要具体的项目和举措来支撑,这要等国家规划出台后才能确定。目前,深莞已经就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达成共识,但是如何共建、共建哪些项目还在沟通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接受南都记者专访的时候谈及科学城的建设进展。梁维东表示,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有关科技设施和平台等建设内容已基本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建设方案》。当前,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携手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和先行启动区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并被赋予“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高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松山湖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莞探索科学城统筹发展模式
“我们经常去黄江吃夜宵,开车几分钟就过去了。”张天林是中建三局光明科学城启动区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启动区项目跟东莞黄江距离非常近,可以说“迈腿就过去了”。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为光明科学城规划区建设的首个落地项目,用地面积约46748.35㎡,项目规划落地合成生物、脑解析和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在启动区项目不远处,还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可以说,整个光明科学城的科教精髓都集中于此,东莞黄江直接受益。
地理位置的相邻让东莞和深圳以及光明区的关系也更为亲近。据了解,此前东莞市发改局多次赴深圳市发改委调研光明科学城建设工作情况,积极探索两地科学城统筹发展模式。东莞市和光明区的互动则更为密切,近三年来,东莞市发改局、东莞市政协调研组等多个考察团赴光明区考察交流。
去年7月,东莞市发展改革局开展“学习特区拓荒牛精神,对标光明科学城速度”主题党日活动,组织35名党员赴深圳光明科学城现场参观学习。参观团一行此行目的在于学习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整经验做法。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官网刊发的文章中,该局称“担负着推进东莞中子科学城规划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规划对接工作”,将认真学习光明科学城建设中的优秀经验做法,积极加快推进中子科学城建设。
深圳方面,一个月前,《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公示。《规划纲要》多次提及,加强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的联系,加快两地交通互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共同推进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建设。
这一方面说明两地政府确实在积极对接科学城规划,另一方面也说明光明科学城是两地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的主阵地。
布局
环巍峨山布置了哪些大科学装置群?
巍峨山以南:
首期确定落户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光明科学城规划范围北起深莞边界,东南至光明区边界,西以龙大高速为界,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根据《规划纲要》,光明科学城作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源头创新的核心引擎,要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空间布局方面,光明科学城要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以光明中心区为依托,以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形成科学装置集聚区、科学城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个层次清晰的空间布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布局世界级大科学装置,在光明科学城形成“一主两副”的科学装置集聚区的空间布局,与中国散裂中子源共同形成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群。“一主”即大科学装置集群。
具体而言,首期确定落户大科学装置集群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有6个,分别是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
除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外,其他5个设施集中在启动区建设。目前,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两大装置土建工程项目进展迅速:脑解析及脑模拟平台、合成生物平台施工至2层,青年公寓施工到5层,专家公寓施工到4层,综合研究楼施工到7层,主体结构将于10月底实现封顶。
巍峨山以北:
第三个大科学装置正在申报
7月,艳阳高照,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施工现场,数台挖掘机正有条不紊运作,机器的轰鸣声、钢材的碰撞声响起……距离2021年9月——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完工的日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项目将为南方先进光源的前期预研和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资料显示,当前松山湖科学城已集聚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原始创新资源。此前召开的东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配套政策新闻发布会上,东莞科技局新闻发言人肖铮勇介绍,支持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是今年东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透露东莞未来将集聚三大科学装置,除了当前的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外,还有一个同领域的大科学装置正在申报。也就是说,未来巍峨山北麓或将有三大科学装置布局。
松山湖科学城前身是2018年初东莞市委、市政府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的松山湖中子科学城。科学城设立之初就对标张江、怀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力争成为大湾区战略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载体和示范区域。更名后的松山湖科学城将按照重点依托松山湖高新区、区域空间连片一体化发展、整合区域战略性资源等原则,规划面积优化调整为90.52平方公里,涵盖松山湖、大朗、大岭山、黄江“一园三镇”具有战略价值的相关区域。
为了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东莞与中科院深化战略合作。具体来说,东莞市与中科院就深化院市合作、共同参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达成了一致,合作共建松山湖科学城。土地整备方面亦打开新局面,完成了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600亩、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364亩等重点项目土地征收,并开展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科普服务单元等重点项目用地前期工作,保障重点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落地。
焦点
光明科学城和松山湖科学城如何竞合发展?
科学功能基本形成错位布局,将发挥“1+1>2”的作用
目前,深莞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双方将如何竞合发展?
“竞争是有,但是合作更强烈。”多位熟悉深莞发展的专业人士对南都记者说,深莞合作的需求远远大于竞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东莞的优势在于制造业体系非常完善,深莞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能夯实深圳科研落地的基础,还能打破东莞制造业的瓶颈,更有利于推进深莞同城化和一体化。
从两个科学城的功能规划来看,目前松山湖科学城聚焦材料科学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而光明科学城则重点围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布局发展,两个科学城的科学功能基本形成错位布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将发挥“1+1>2”的作用。
梁维东谈及东莞与周边城市互动时曾表示,东莞的发展离不开广州、深圳、香港这些国际化大城市的帮助与支持。东莞与这些大湾区的“超级老大哥”们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强,东莞拥有制造业和产业集群优势,在产业配套服务和成本上也都具有优势。现在东莞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已进入加速期,相信未来合作更加紧密,合作效果更加丰硕。
深圳方面亦强调双方合作。《规划纲要》提出,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务实合作,加强光明科学城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联合研究平台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同时,联合中国散裂中子源,发挥大科学装置的集聚优势,推进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散裂中子源正是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之一。
综合来看,深圳和东莞均全力推进科学城建设,而双方如何竞合发展或在《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建设方案》能找到答案。
寻求突破行政壁垒的路径和方法
现在深圳光明确定落户6个大科学装置,还规划有4.1平方公里的科教融合集群;松山湖科学城除了当前的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外,还有一个同领域的大科学装置正在申报。未来这些大科学装置如何打破行政的壁垒,实现科技要素的自由流动、科技资源共享?
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非常关键。《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深港、深莞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推动在大科学装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从国际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交通先行、产业为基是普遍规律。”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湾区经济的效应就是所有要素能够高效、合理地配置,只有各种资源要素高度、密集配置,才能放大它的效应。而资源要集聚和扩散,交通先行尤为重要。
深圳方面指出,加强区域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深莞城际和深广中轴城际的规划,两条城际交会站点设在光明中心区,形成光明科学城新的区域交通枢纽。加强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的联系,加快推进光侨路北延,为深莞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打好基础。
东莞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东莞市委会副主委林海川,亦认为深莞双方应寻求突破行政壁垒的路径和方法。他以松山湖科学城为例提出了形成合力的方法,首先要打包松山湖科学城内主要科技单元,筹建物质结构国家实验室;其次东莞市应该积极借鉴上海经验,设置负面清单,提前预防和规划;再次,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协调小组,协调园区内不同科技单元,使之真正形成合力而非内耗,为松山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保驾护航。此外,还有专家提议,用市场化机制和利益共享的办法来融合壁垒,深圳都市圈有可能是未来的选择。
广州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珠海横琴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将目光聚焦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至2020年初,珠三角至少已有8个地区或园区以科学城命名。深莞如何携手从中脱颖而出?答案或许就在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统筹:南都记者 陈蓉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