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这里看朱元璋的“两幅面孔”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启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19日        版次:GA12    作者:黄茜

清俞明绘《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与明《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实习生杨成林发自北京 7月15日,“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共展出国博收藏的五十余件(套)展品,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

肖像画是中国画门类中最为古老的一个画科。最早自上古至西汉便出现肖像画的雏形,从六朝到唐宋,形成了肖像画的成熟时期。至明清两代,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独立时期。

明清肖像画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收藏特色之一,馆藏数量多至近千件。此次展览分为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和学者像传四个主题,力图呈现中国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历程。据悉,展出的明清肖像画此前全部深藏于国博库房、从未公开展出过。

明太祖朱元璋的正形像与异形像

“展览题目定为‘妙合神形’,是因为中国古代艺术,尤其绘画作品,把神格定位最高。”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介绍说,例如皇室肖像,需要一种庄严威武,不怒自威的感觉。皇室肖像大多为正面形象,形象威严,着朝服,更加正式,如展出的明《赵匡胤画像轴》,清《玄烨像》等。但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笔下的皇室肖像,参照观看,有时也显出有趣的反差。

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肖像是存世量较为丰富的,其相貌的反差也非常大。在清人胡敬(1769—1845)的《南薰殿图像考》中,记载的朱元璋画像就有十二帧之多。

此次展出的晚清民国时期画家俞明所绘《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是朱元璋正形像中较为标准的画像,画中人身材魁梧、容貌素朴端严,是其壮年时期的“标准照”。而另一幅明代无款识《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则风格迥异。脸颊变形拉长,下巴向前凸出,脸上不同程度地布满黑痣,“凤眸龙头,黑痣盈面”,与正形像反差很大。究竟哪一幅是“真实的”朱元璋?这是艺术史留给我们的疑问。

肖像与山水的绝妙融合

明清时期的文人肖像主要以雅集和行乐图的形式出现。雅集图为文人群像,将众多文人置于林泉高致或宴游玩赏之中,烘托出群体性的文人雅趣。行乐图则将文人置于优雅而富于诗情的山间或林下,自然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折射出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文人身份与雅趣,一般为独像,或有书童伴其侧。

此次展出的《五同会图》描绘的是发生在明弘治十六年的一场在京同乡聚会,所绘五人皆是来自吴门(今苏州)的在朝高官,其余还绘有仆人、侍从五人煮茶烹茗、携琴奏,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园中有亭台、坐榻、石案清供,陈设器物讲究,间太湖石、松竹、鹤、鹿点缀其间,是画风工谨细腻的文人雅集图像。

清代费丹旭《听泉图》,将肖像画与山水融为一体,反映其重视人物形象的环境烘托,属典型的“行乐图”范式。清代陈凤鸣的《砥泉像卷》,画一老翁趺坐于清澈泉边,身旁一翠蓝衣衫的童子侍奉,松林环抱,清雅可人。

雅集和行乐图既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将肖像画与山水画熔铸一体的典范。这类肖像画多为手卷,且名家题咏殆遍,因而在艺术性之外,尚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明画豪迈粗放,清画精细写实

名臣、名士、闺秀与学者像,在明清画像中占据不小的比例。明代名臣和名士,以“待漏图”最为常见,体现出礼制、官制、服饰与人物形象相融合的特征。到了清代,名臣和名士形象的出现有写实向写意、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倾向。明清时期写前朝的名臣、名士,大多依据相关蓝本,陈陈相因,但却在技法与审美方面迥别于前朝,体现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闺秀像“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且侧重于艺术渲染,具有观赏与娱乐性功能。也有一些这类肖像是写前朝人物,故多为传移模写,往往出现程式化倾向。此次展出的清代《李清照像》,画中人容貌妍丽,做拈花凝思状,画轴上方题有长跋。刘万鸣解释道:“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是一种程式,而不是概念化。虽然看起来只有一种,但实际上千变万化,他的神态,他的用线,每一门都有变化,不仔细揣摩是看不出来的。”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上至王宫贵胄、下至贩夫走卒,皆可入画。写实、重形的创作理念是明清时期绝大多数职业画家的价值取向。观众从中不仅能看到画风与审美趋向的嬗变,亦能一窥服饰、礼制、官制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特色。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