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书不全是童话,动辄批评“三观不正”有失偏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04日        版次:GA02    作者:韩浩月

  街谈

近日,部分童书被质疑“美化自杀”,其中包括知名作家的作品。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童书因为有“偷奸耍滑、给同学起外号”的内容描写,也让不少家长开始担心。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呼吁“分级阅读”,也有专家表示,不要因为一些细节而否定整部作品,家长没必要过分焦虑。

对于童书的“分级阅读”,确实没有必要,童书本身就已经有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定义,再在这个基础上分级很麻烦,比如分几个级别合适?按年龄分级还是按内容分级?谁来制定分级标准?家长能否严格按照分级要求给孩子提供读物?……多年来,人们已经形成一个默契:童书要有童心、有文学想象力、能帮助孩子成长,在这个默契之下,出版社、童书作家、家长,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无形的标准。

这个标准之一,就是童书不能“涉黄、涉暴”,比如被媒体报道出来的《狼王梦》、《青铜葵花》等作品,的确有一些描写太过分,惹起众怒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描写出现在童书作品里,主要是作家的责任。个别童书作家拥有大量读者,并且在童书出版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要珍惜羽毛,可以用一百种方法将作品写得好看,但一次都不能越过童书写作的底线。

但在每年出版的大量童书作品中,“涉黄、涉暴”的作品只占极少数,并且在一片批评的声音里,这些作品的传播渠道也大幅收窄。盯紧童书内容,别让过分的描写出现在童书中,这是对的,但却不能因此过分紧张、焦虑,要求所有童书都“一尘不染”,这是不可能也做不到的事情。经典童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也曾被指出“三观不正”,如果因此将它们与少年儿童隔开,那么少年儿童读者将无书可读。

对于这次被批评“美化自杀”的童书,其实结合上下文来读的话,并不算“美化”,更多是在描写一名儿童所承受的来自大人世界的压力,这样的描写,更应该引起大人们反思:为什么孩子不能拥有一个宽容、自由、轻松一些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作为家长,读到这样的片段,最该做的是,坦诚与孩子就这样的内容进行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把书从孩子的手中夺走了之。

童话世界并非一片鸟语花香、纯真透明就是好的,童书写作涉及到有关沮丧、有关悲伤、有关死亡的情节,其实也是给家长提供了一次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童书作家负责讲述故事,而家长则负责阐释意义,两者相加,会在孩子心目中有效架构起一些基本的生命概念。《寻梦环游记》在国内公映时,出现诸多有骷髅与死亡情境的画面,但几乎没人担心它会给孩子留下什么阴影,正是因为它讲清楚了一个温暖的道理:爱可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

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对活着、死亡等话题产生兴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家长一连多年都得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发育、情感等多层面,家长不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设限,哪些可以问哪些不可以问,恰恰正是那些棘手的问题,是培养以及树立孩子正确生命观、价值观的机会,如果这个时候能结合一些童书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家长视一些稍微有些深度的童书如“洪水猛兽”,怎么能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

至于童书里出现有关“偷奸耍滑、给同学起外号”这样的内容,就更没必要杞人忧天,这是校园生活真实存在的一部分。对于校园生活内容的定义与评价,不同孩子有不同的视角与观察落点,成人认为的“偷奸耍滑”,可能不过就是一次班级打扫卫生偷懒而已,有的同学不喜欢外号,但不排除互相起无伤大雅的外号也是孩子们的一种交流形式,童书作家在描写这些情节时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问题不大。

成年人是无法生存在一个纯净水般的社会环境当中的,所以,要求孩子拥有一个纯净水般的成长环境也是奢望。教会孩子如何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杂质”,是家长、老师、学校的责任,剔除这些“杂质”的侵扰,也是孩子长大成人过程中的必备技能——阅读童书也是如此,如果童书掺有“杂质”,那就找到它、审视它,学会分辨与排除的童年,才是健康成长的童年。  韩浩月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