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传染病医院预算支出涨逾两成 置换新车符合条件补贴3000元

广州市级部门今年将过“紧日子”,腾出资金保障抗疫暖企稳增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04日        版次:GA05    作者:陈燕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建设阳光财政,根据广州市财政局统一部署,7月3日,2020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公开拉开大幕,集中向社会“晒家底”。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过“紧日子”,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的要求,广州市财政对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进行了压减,腾出资金保障各项暖企、稳增长政策措施及疫情防控所需资金。此外,多个部门预算报告明确了营商环境资金安排,其中市发改委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牵头部门,安排专项经费较为集中。

  疫情防控

  传染病医院预算支出大幅增长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不少部门预算中经费安排都在围绕抗击疫情做文章。

《2020年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部门预算》显示,传染病医院合计预算支出184733.6万元,较去年150643.45万元增长22.6%。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广东省、广州市两级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该院今年项目支出预算113402.72万元,较去年20761.93万元大幅增长。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项目支出预算6563.66万元,其中公共卫生服务预算支出3455.49万元,通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各类疾病防控工作水平,降低人民患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扩散;提高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能力;完成重大公共卫生保障任务;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科研水平。

在疫情防控方面,《2020年广州市医疗保障局部门预算》年度绩效目标明确,落实医保政策,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对确认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实现“五个全部纳入”,落实困难群众的“二次救助”。此外,2月至6月,减半征收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缴费率降至3.5%,从7月起,职工医保缴费率继续保持5.5%。今年,城乡居民医保扩面任务完成率目标为100%。

其中广州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项目支出预算总计452747.75万元,其中医保财政补助项目445304.81万元。通过开展医疗待遇补助项目,加强对城乡居民参保人、社申人员、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医疗待遇财政补助,提高上述三类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其充分享受医疗卫生资源的权利。

疫情防控少不了技术的支撑。《2020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局部门预算》中,重点研发计划显示,针对疫情防控,今年要研发出可投入使用的不少于30项防检治方面研究成果;不少于10项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或省、市相关部门推广应用。

  稳定经济

  市商务局5.5亿元支持汽车消费、企业境外参展

《2020年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预算》,在国民经济规划发展业务经费中安排经费,用于落实广州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开工。

同时,安排8800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用于贯彻落实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及《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等文件要求,对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者给予补贴,提振疫情下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20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部门预算》指出,针对疫情期间市民自驾通勤的需求,加快推进落实新增中小客车指标额度工作;进一步优化物流枢纽和产业园区布局,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加快南沙港物流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国际物流产业枢纽)等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应急保障需要,提升突发情况下城市客货运快速集散转运能力;将生活物资、防疫物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及零部件、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等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同时,将广州市巡游出租车行业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财政补贴,纳入广州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经费预算中。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安排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扶持资金25800万元,用于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为确保疫后广州文化旅游产业尽快复苏和经济稳定增长,安排资金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重点企业、园区予以扶持,支持企业共渡难关,促进旅游业发展。目标是通过择优扶重、绩效导向、奖补结合的原则,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广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广州市商务局2020年新增安排支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项目预算5.5亿元,用以支持汽车消费,推进汽车更新换代,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在广州市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支持对参加广州市重点境外展会目录内展会及省、市境外重点经贸活动的企业,按其实际发生的展位费、特装费、人员费用给予最高50%的资金补助,每家企业参加同一展会最高资助10万元,以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活动。

广州市商务局支持中小微企业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健康发展项目安排2000万元,促进全市批发市场有序稳定的复市复业,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对受疫情冲击的商户给予

扶持补助,减轻疫情对商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支持一批疫情期间作用发挥明显的电商平台,支持平台做大做强,推动广州市网上商店零售额平稳增长;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

  深化改革

  市发改委5365万经费 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升级

《2020年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预算》提到,该部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分类持续推进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优化。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动态完善广州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推动广州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市发改委统筹创新改革业务经费5365万元,用于:一、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再升级,推出实施营商环境3.0改革举措,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以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1个导向,结合世界银行评估和国家评价两种评价,打造创新创业创造、国际营商规则衔接、法治化营商环境3个高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二、着力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失信治理,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深化信用创新应用和试点示范,努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该经费还将用于完成广州市能源管理与辅助决策平台建设;深化市、区土地收储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实施广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同时,市发改委将委托开展营商环境环境评价评估等工作,提供长期咨询服务。今年安排310万元用于广州市营商环境评价专项经费。安排工作经费90万元,用于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和技术性事务课题研究外包服务。

  政务服务

  安排资金667万元 打造广州移动政府服务品牌

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承担了广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等方面主要职能,这些都是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

《2020年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部门预算》显示,该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聚焦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数字政府”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等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服务最高效、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该部门在政务服务数据事业发展经费安排210万元,围绕琶洲地区整体营商环境的打造和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生活便利化的目标,以优质高效的“大政务服务”为平台,立足于整合宣传展示、政策宣讲、招商引资、贴心服务、城区管理等功能,推进线上一网式办理,线下一窗式办结,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中国第四代政务服务中心。

在移动政务服务方面,广州今年要建设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安排资金667.09万元,用于打造广州统一的政务服务移动端品牌,整合全市移动政务服务资源,实现不同渠道服务入口统一,服务的标准化和协同化;聚焦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领域服务,批量建设整合依申请类服务事项网上申办功能,全面提升掌上政务服务能力,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3月27日,广州市移动政务总门户“穗好办”APP上线,推出首批超500项个人和企业服务事项。

此外,市政数局今年在数字广州基础应用平台公共支撑能力建设安排122.00万元;广州市个人信用评价系统和市信用监管应用支撑平台分别安排77.12万元和108万元。以上各项安排均将与广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

  市场化

  逾两亿元优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在数字政府和政务服务支撑下,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也在市场化营商环境方面安排相应资金支持。

市场监管局本级运行经费安排8877.3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企业注册登记、企业信用监管、价格监督检查及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运用及保护以及队伍建设等10多项工作。通过该项目实施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营造广州更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在宣传市场化营商环境方面,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电视教育中心安排59.87万元。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部门预算安排14472.66万元,用于包括推进行政审批流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民,推进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部门转移支付21630万元,通过加强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价、确权和登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为加强广州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该部门安排1336.43万元,委托开展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时空大数据应用与安全升级建设、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建设、不动产登记系统政务云服务租赁以及原国土房管局信息化项目尾款;委托开展监理、测评等服务,开展项目成果印刷、聘请专家进行成果评审、去国内其他城市调研等。

在金融服务方面,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部门预算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安排446万元用于金融相关政策、业务知识宣传,在政策法规宣传等辅助性工作项目方面安排100万元。

  法治化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实现网上立案率99%

法治是营商环境改革重要保障,营商环境评价中,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指标都与法治建设密切相关。

《2020年广州互联网法院部门预算》提出,该部门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出新出彩,为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对应的绩效目标是:立案增长率2%、人均结案增加率2%、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率95%、网上立案率99%、网上送达率95%。

广州市司法局则从问题出发,解决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难点。《2020年广州市司法局部门预算》显示,该局将对标国家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通过对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工作,提升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水平。

广州市司法局今年安排立法执法经费736.99万元,使用内容包括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日常运作经费、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系列活动等多项内容。绩效目标是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推动粤港澳三地仲裁规则对接方面,《2020年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部门预算》提出,今年将开展国际仲裁业务,包括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合作力度,完善粤港澳三种庭审模式制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国际化

  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高端要素配置

广州肩负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改革,打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的任务,广州在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任务艰巨。《2020年广州市商务局部门预算》显示,促进全球高端要素配置,该局通过在国(境)内、外开展招商引资、经贸交流活动推广广州营商环境,引进高端高质高新项目等。

广州市商务局今年安排1315.06万元,用于促进商贸、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战略性主导和新兴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出口公平贸易服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多项工作。特别是在会展营商环境方面,积极吸引国际和国内展商、观众来穗参展观展,营造良好的会展营商环境。

除商务局外,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安排贸易促进事业发展经费725万元,用于举办海丝博览会和对外宣传,同时组织开展境内外招商引资、交流对接等经贸活动,宣传推介广州营商环境、招商政策和重点园区,帮助广州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广州市港务局今年安排规划发展项目经费12357.31万元,用于开展战略研究、规划调整、指数编制、市场监测及实施奖励机制。该部门将继续实施审批备案事项全流程网办、办事流程公开透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提高口岸通关服务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口岸环境,提升码头服务效率与质量。

  防汛防涝

  自然灾害应急抢险 完成率100%

今年汛情多发,三防形势十分严峻。《2020年广州市应急管理局部门预算》显示,今年应急管理经费564.19万元,用于应急值守及应急处置工作经费、预案修编工作经费、广州市三防抢险备勤费、抢险日常运行工作经费、应急购置经费、视频会议设备及软件购置经费、办公软件购置及办公设备维护经费,为应急值守工作、抢险队伍训练和救灾抢险等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提高抢险工作的积极性和防汛防灾救灾水平。

《2020年广州市气象局部门预算》安排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经费95万元,针对公众对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的需求,向广州市民提供拨打12121长期免收信息费服务,充分发挥声讯电话服务信息发布快速、更新便捷、获取方便的特点,承担机构支付通信线路费用、业务维持费用,提供270路-540路接入能力服务,实行全天候语音自动答询服务,方便公众了解最新气象信息,为广州市民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提醒。

《2020年广州市水务局部门预算》安排水务应急抢险及其他防汛经费1705.35万元,加强队伍建设、物资管理、仓库管理、应急值守等制度建设,为防御自然灾害引发的涝、旱等灾害做好基础工作。在自然灾害面前,按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抢险完成率100%,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广州市水务局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租赁和建设经费231.6万元,通过租赁使用150个高清视频图像采集点,监控水利工程设施,第一时间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业务管理能力。实现对广州市部分重要堤围、重点水利工程、城区易涝点的实时监控,150个高清视频图像采集点图像清晰,信号稳定可靠。

在预算转移支付项目预算表中,广州市水务局安排水利工程建设31021.15万元,通过整治堤岸、河道及水库安全达标加固,提升珠江达标建设标准等水利工程建设,补齐北部山区水利短板及其他相关基础施设短板,有效消除防洪排涝安全隐患,确保全市水务工程安全。

统筹:南都记者 陈燕

采写:南都记者 赵安然 陈燕

实习生 张越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