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市长陈晏:

“中国数谷”将狠抓新基建 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30日        版次:GA05    作者:李玲

全国人大代表陈晏。 受访者供图

往年5月底,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市长、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晏应该出现在数博会的现场。

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数博会已在贵阳成功举办了五届,被誉为引领大数据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去年吸引了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会观展人数超12.5万人次,签约金额逾千亿元。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数博会未能正常举办。这一国际性的大数据盛会是否会因此落幕?过去一年,“中国数谷”发展如何?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贵阳如何借力大数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新基建成为“风口”,在大数据产业先行先试的贵阳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对此,南都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陈晏。

谈大数据

数博会不落幕,今年线上办

南都:今年受疫情影响,数博会未能正常举办。接下来,是否会考虑采取网络或是其他方式举办?

陈晏: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鉴于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2020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决定暂不举办。

目前我们参考借鉴国内其他大型会展活动举办经验,计划从2020年5月至9月,以“我们的数博会、数博思想库、数博不落幕、数谷在线”为主线,开展“永不落幕的数博会——2020全球传播行动”系列区域性活动,总体按照“一会议、一发布、系列推介活动”进行安排。

其中“系列推介活动”主要包括数博对话、走访直播两个板块。届时将邀请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大咖连线进行“数说”当下节目对话,探讨大数据行业生态、技术发展趋势、热门话题等。

南都:大数据是世界认知贵州的一张“新名片”。贵阳市、贵安新区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一年来发展情况如何?

陈晏:大数据已成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过去一年我们的数字产业加速集聚。这里有几组数据:2019年,我们新引进大数据产业项目105个,总投资216.15亿元,开工建设浪潮大数据产业园、戴尔软件服务外包基地、腾讯云西南技术支撑中心等74个项目。贵阳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融合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完成大数据融合标杆项目25个、示范项目30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率超过80%。“数智贵阳”上线运行,“刷脸支付”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运用等。政府数据开放在“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中连续3年排名第一,在全球27个重要城市开放数据指数中排名第四。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5G基站2770个。截至2020年5月15日,贵阳市累计建成5G基站3768个。启动建设数博大道5G仿生城市平台、5G试验网建设等项目。

创新成果竞相泉涌,其中开展大数据国家标准示范验证8项,发布大数据地方标准10项。我们以大数据引领科技创新,全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37%、在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位列第25名。

南都:2017年,贵阳作出建设“中国数谷”的重大决策。今年将如何加快打造“中国数谷”?

陈晏:2020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2018、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贺信精神,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以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为契机,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优势叠加、聚合发展,进一步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在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上,今年我们将实施50个以上工业企业内网改造,组织20个以上重点服务商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

在深化农业产销智慧对接上,我们将健全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建好用好贵阳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依托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电商资源畅通“黔货”出山渠道,实现产和销更加精准的对接,今年力争贵阳市一级批发市场省内农产品供给率达到75%以上。

在发展数据融合新业态上,我们将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在与大数据融合发展中找到转型升级的路子,积极培育和壮大疫情期间催生的远程教育、线上消费、无接触配送、智能化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我们还力争在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大数据龙头企业、强化数字化治理等方面实现突破。

谈疫情影响

以新技术推动实体经济“脱胎换骨”

南都:疫情让很多行业出现停摆,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陈晏:这次疫情给贵阳市、贵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今年一季度,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2%,贵安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

由于我们较早启动了疫情防控和稳增长促发展“两线作战”,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赢得了主动。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加班、加人员、加设备,一班不行两班倒、两班不行三班倒,加快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遭受的损失补回来。于政府而言,我们当然也要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截至5月18日,我们共计为各类企业兑现各项政策扶持资金1.22亿元,为3602户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缓缴、金额达8.4亿元,减免社会保险费16.55亿元,为4054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8400万元,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突破5000万元。

通过采取系列支持扶持措施,今年以来贵阳市新增市场主体3.86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8.49万户。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们的经济发展止滑回升、企稳增长的态势正在显现,经济秩序已接近正常水平。

南都:贵阳市作为“中国数谷”,在大数据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是否取得了成效?

陈晏:近年来,在做强做优大数据产业的同时,我们坚持把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主攻方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实体经济脱胎换骨、再壮筋骨。

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039.6亿元,增长7.4%,新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3%,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到49.9%,大数据成为推动贵阳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

南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如何更好融合,贵阳有哪些亮点和做法?

陈晏:我们建立了“一企一策”线上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和服务保障。依托贵州工业云平台,帮助企业建立订单、研发、供应链、原材料、产品物流、企业资源等关键环节的闭环大数据链,截至2019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率超过80%。

此外我们还结合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行动,帮助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比如有一家航天电器公司,通过对设备的智能改造,产能提高了100%。还有就是充分释放大数据对工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引入数字化管理理念,通过数据量化分析增强企业生产经营效能。

除了在工业领域外,我们还积极推进大数据与服务领域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比如在金融领域,推出“数谷e贷”系列产品,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掌握小微企业的征信状况,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纯信用、无担保、低利率贷款。目前已累积授信6万余笔,涉及金额158亿余元,目的就在于解决广大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谈新基建

力争5年左右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400万台

南都:新基建带来“新风口”。在你看来,发展新基建的重要性是什么?

陈晏: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中央多次会议提到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大相关领域投资。

我认为,新基建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既是对冲当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长远之计。

南都:目前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推进新基建行动方案。贵阳市、贵安新区推进新基建方面有哪些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

陈晏:首先我们具有生态和能源的优势。贵阳市、贵安新区地质结构稳定,灾害风险低,气候凉爽,年均气温14℃到16℃,同时作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贵州电力水火互济,电力储备充足,电力价格具有相对优势。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能源资源来说,贵阳市、贵安新区对于推进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和安全保障。

其次,我们近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在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并且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推进新基建奠定了较好基础。从这点看,我们具有新基建先发优势。

此外我们还具有制度政策叠加优势。贵阳市、贵安新区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在大数据产业、应用、标准、法规、安全等方面具有很多先行先试和探索创新的政策制度,先后施行了《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条例》等地方法规,发布了全球首部多语种《数典》,出台了支持5G、数据中心建设、互联网+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

南都:今年推进新基建方面有哪些计划和目标吗?

陈晏:今年贵阳市、贵安新区将把5G、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新产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其中贵阳市重点抢抓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机遇,加快5G基站布局组网,全力扩大5G民用和商用范围。贵安新区重点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今年将在建成苹果iCloud数据中心等项目的基础上,再开工建设一批国际级国家级数据中心,力争5年左右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400万台,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

在新基建方面,我们将坚持以“用”为导向,加快谋划实施项目,以新基建形成新投资、打造新场景、培育新动能。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发自北京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