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谈直播带货:

我自己先体验,未来推动3万家门店上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29日        版次:GA11    作者:孔学劭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摄

扫码看访谈实录

近期,董明珠多次直播带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15日晚,在京东直播间销售额突破7.03亿元,更是创下行业记录。董明珠亲自带货感受如何?接下来将如何推动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两会期间,南都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探讨直播带货、技术创新与湾区建设等话题。

谈直播带货

用直播扭转消费者印象

格力不仅是生产空调

南都:您近期为格力带货引发了很多关注,许多企业和个人也纷纷投身于直播领域,您是如何看待直播电商和网红带货这一新业态呢?

董明珠:我们有几万家专卖店,以前都是“坐商”,坐在店里来人了我就服务。但随着疫情的发生,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已经在发生着变化。格力原来每年都搞“万人空巷”“走进社区”,几万人走进我们的工厂,这已经没法去执行了。

后来我们就在想,用“新零售模式”,就是线下和线上成为一体,让线上也具备线下体验的功能。

很多人把线上做成“带货”,还有专业的“带货网红”,他们都做得很不错,我想要让我们格力3万家店,都能在线上进行销售服务,我首先自己就要来体验。最近有了第一次体验,然后第二次、第三次,体验下来我就觉得特别好。

我们有3万家专卖店,有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把他们从线下到线上结合起来。这次我体验完了,我觉得我们找到了,所以说现在开始推动全国3万家店,全部要走线上线下结合的这种营销模式。

所以随着营销模式的变化,我们整个管理模式也要变化,就是要“零距离”“点对点”的服务。就像今天我在广东团驻地,我们有一位代表,因为在这里体验到格力的杀病毒净化器,他觉得太好了,现场就下单了,下了十几台单。

我们在各地的经销商,如果把线上直播和线下结合起来,他这边下完单就可以直接送到,所以我觉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思考,很有意义。

特别是格力已经不只是空调,像冰箱、洗衣机等生活电器、厨具都有了。他比如要买电饭煲、风扇,3万家专卖店都具备这个条件,他一下单,一分钟就能响应,所以我觉得这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另外,格力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什么?空调。如果一讲到空调,他首先想到是格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线下的专卖店怎么也扭转不了,因为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你想改变它印象很难,他就要去体验,所以直播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式。

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摆在这里,琳琅满目,通过视频就可以看清楚,这对我们格力来讲是一个新的飞跃。格力未来不仅是空调,就像我讲的格力电器,那是机器的“器”,但现在我们要把它证明为格力“电气”,它是打通的,所有电气消费品我们都应有尽有。

谈线上线下

在“六一”举办活动

让孩子们关注制造业

南都:在今年“6·18”线上消费节点,您对于直播带货有怎样的计划?

董明珠:“6·18”也好、“11·11”也好,大家都说这是一个节点,但我认为它是一个节日。这种节日,就是希望引起人们注意,更多到线上去消费,所以我们格力也定了一个“六一儿童节”。

今年“六一”就是我们的节日,我们把线下线上3万家专卖店和6大平台,全部结合起来,就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让更多人走进格力、了解格力,让更多人改变印象,格力不仅仅是生产空调,而是有全产业链产品的品牌。要改变大家的印象,让大家都有“买电器,到格力”的想法。

南都:为什么在“六一”,做这样一个节日?

董明珠:因为当时我在想,我们童心是最单纯、最有爱心的,那么我们就希望中国制造的发展,要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所以我们搞这样一个活动。

第一个是我们在这个过程,让大家聚集到这儿来,我们到那天也有优惠,也拿出很多的资源,比如说我们原来的终端经销商是坐在店里卖的,现在都到线上来了,就把中间的差价全部让出来,让所有消费者享受一次这样的“大餐”。

第二个是更多孩子们,在“六一”的大活动中,走到店里来,他们更多的不一定是买东西,但是他们能看到我们的产品,让一部分优秀的孩子、对制造有梦想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他们的兴趣。未来他们长大以后,就不会逐利而行,不会说什么赚钱我做什么,更多是说我的爱好,我喜欢什么我做什么。

同时,中国要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就需要这些孩子们对这些领域要有认同,他要有种能吃亏、能吃苦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在“六一”的时候。

谈国家标准

对新技术开设绿色通道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南都:您在今年两会期间,最关注的领域和热点是哪些?

董明珠:这几年,格力电器一直在努力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我们就遇到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先进技术是从我们制造业创造出来的,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你到市场卖就可能出问题。

第二个就是没有标准,虽然我们有相关的验证报告,我们可以去卖,但是我们又希望这种技术能和别人分享。

比如说像我们杀病毒的净化器,原来我认为医院要、学校要,现在我们又把电梯里的冠状病毒净化器也做好了。你想想电梯里面的改造,得有多大的需求,我们就希望把这个技术和一些企业分享,共同来做,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满足市场的要求。

但是如果没有国家标准,你很难和别人去分享技术,也不可以给别人去做。我们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制造业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国家标准变成滞后了。

所以我们认为,以后对新技术,应该给企业新技术开设一个绿色通道,请专家、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能够根据我们的产品来设定标准,怎么来满足要求。我觉得这个是有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

谈技术创新

格力从来不搞“高大上”研究

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也是创新

南都: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而言,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挑战。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小型企业遇到创新困境这样一个情况?

董明珠:总书记提到“三个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我认为中小企业首先要讲,你的质量是不是做到最好,追求质量本身就是创新,不是搞一个技术才叫创新。所以创新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我们做一个产品,通过创新把成本降低、把质量提高,它就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对于中小企业,不是说我们用几个亿投入进去,我们开发出一个什么独有的技术叫创新。

通过成本创新,我卖了个好价钱,利润就有了,为什么不好呢?所以我们对创新要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所以我认为中小企业首先要解决品质问题,就是质量要好。

其实格力从来不搞什么“高大上”的研究,我们一个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做创新;同时,我们要引领创新,围绕着整个社会资源的节约,绿色环保来创新,这就是技术。

我们从过去百分之一二的维修率,到现在万分之三的维修率,不是创新能有这样的成绩吗?没有。从过去我们依附于别人的压缩机、电机,到今天完全是自主的技术,我们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

所以你因为掌握了技术,不断地去研发新技术,你就改变过去空调只是冷气机的代名词,它不仅可以制冷可以制热,但是你没有先进技术是做不了制热效果的。

所以现在我们卖到一些国家去,高温50℃低温-40℃的地方,两个极限的地方,都可以用我们的产品来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是我们讲的技术引领。

今天全国都在倡导绿色,我们把绿水青山贯彻到自己的产业里来,一定是围绕着绿色环保、节能为底线的,我认为这就是绿水青山的概念。

谈湾区建设

在横琴建设一个新的研究机构

希望能给格力带来国际化

南都:去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以来,珠三角各地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格力电器接下来会如何进一步投入到湾区建设?

董明珠:大湾区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作为制造业,我们心无旁骛,要把中国制造推向世界,中国制造已经不是过去传统的中国制造,一定要用科学的眼光,用新思想和新技术,夯实我们的制造业,把制造做精。

而不是在想,“大湾区”来了,我们是不是再搞点什么来赚钱。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坚守,把自己的产业做得更加强大,通过我们的技术来走向世界。

南都:我们看到格力在珠海横琴落户了一个基地。

董明珠:对,我们格力电器有15个研究院,现在还要再继续增加一些相关的研究机构。我们又进军了医疗领域,这都是在摸索当中,我们希望横琴这边这栋大楼建成以后,未来能给我们带来的是国际化,让我们不仅能去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希望我们自己也有技术给别人学习,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采写:南都记者 王靖豪 孔学劭

实习生:洪晓可 骆泓池 陈可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