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航拍图。 南都记者 胡可 摄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5月的深圳已然入夏,工地上正一片热火朝天,抢抓因为疫情失去的时间。
回顾2018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两年时间过去,深圳一直在以实干业绩践行来自总书记的嘱托,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框架下,深圳在重大平台、产业布局和政策改革这三方面做出了努力,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建设正当时
深圳正加快布局重大创新载体
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日前刚刚过完它的“两周岁”生日,作为未来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光明科学城目标于205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根据规划,装置集聚区是光明科学城的核心区域,将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三大集群”,产业转化区以光明凤凰城为基础,培育和布局未来新兴产业。
目前,脑科学、合成生物学两个大科学装置的基坑支护工程已经完工,综合研究院大楼、专家学者和青年公寓正在进行底板防水和结构施工。除此以外,学校基础建设、市政基础建设、公共配套设施的施工也正在进行时,到处能听见开工建设的声音。
在钢筋与水泥碰撞中,仿佛能听到梦想起航的声音,看到未来忙碌的科学家们走来走去的身影。目前,深圳正加快布局重大创新载体,累计建成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各类创新载体总量突破2260家。
不光在光明科学城,在西丽湖科教城,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前海城市新中心,在深圳的每一个区,都有科技创新的重大项目在建。这些关于科技和未来的布局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星子,落在城市这片棋盘上,从一个个点连成一条条线,再激活这一片片土地,让整个城市“活”了起来,未来在眼前清晰可见。
高举科创大旗
5G、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明显
眼下的深圳,正在高举科技创新的大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两年时间过去,深圳拿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例,深圳早已成为中国第一个5G独立组网的城市,在此基础上深圳的大部分区域已实现5G连片规模组网,平均覆盖密度全国最高。5G概念A股上市公司中,深圳以26家上市公司一马当先。按照规划,今年将新建3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4.5万个,力争在8月底前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广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要充分发挥深圳的医疗器械产业优势,加快医疗器械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
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这两年,深圳的重大项目建设都是“国家级”标准,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利好下,深圳可以说再次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特区成立40年
肩负“改革开放再出发”历史使命
今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历程。如今的深圳,还肩负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使命,这个任务光荣而艰巨。2018年10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指出,要坚定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同时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中不断开拓,不断提高水平。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深圳发展永远离不开求新求索。日前,深圳正式印发《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指出深圳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创新、国际及港澳专业服务、教育文体、港澳青年共九大领域,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双区”建设。
对于深圳这样一座开放型城市来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是应该举全社会之力来完成的事情,在这一点上邀请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智库等力量,为城市规划和重大平台建设献言献策更具城市特质,更是一种城市建设上的回归——共建共治共享。在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发布这样一份重磅文件,也是对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布局与回应。
未来可期
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
根据《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的规划,建设先行示范区要落实七项重大政策。
其中包括: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方案,力争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现双扩区,争取国家支持前海自主复制国内自贸试验区政策;加快创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以及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除了重大平台的建设加速以外,在制度创新上也有大刀阔斧的改革。4月29日,《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草案)》提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个人破产制度在深圳正式“破冰”,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率先进行了探索。这只是深圳立法改革的一个侧影,对于如何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全社会都在建言献策,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迈向下一个40年。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改革,则是聚焦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创业板改革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征求意见。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作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支持创新创业,进一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深圳证券市场影响力、促进深圳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立足资本市场,一大批深圳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成长为行业龙头;创投机构大量集聚,实现创新与资本的良性循环。
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已全面开启,深圳的任务就是实干实干再实干,落实落实再落实,把各项工作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前推进,一个领域一个领域逐个突破,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抓出成效,切实把美好蓝图变为发展现实。
关注
双区发展利好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建议带上两会
为了做好这样一份“答卷”,落实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中央和地方都有所部署,全国两会期间,也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献计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就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推进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指出,针对目前限制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可以从制度建设、统筹规划、创新驱动、风险防范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走向深入。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带上两会的建议,则是聚焦于细节,他建议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串联香港、广州、深圳三大城市中心城区和机场的高快速轨道交通,更好发挥“双区驱动”“双城联动”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代表和委员从行业着手,给予了双区建设的多方建议。有人从制造业角度建议加大规划、提升产能,有人从政策角度建议给予更多空间,让双区建设的格局变得更大。
统筹:南都记者 陈燕 赵勇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