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0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全国政协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围绕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问题开展讨论、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
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要改革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倾听抗疫一线人员的体悟与建议是非常必要的。围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言献策的,有一线抗疫医生,有防疫专业人士,也有基层官员。作为不同位置上的一线抗疫人员,他们有更多机会看到问题,也有专业能力思考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为一线抗疫医生与传染病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蔡卫平建议,打通医疗系统和预防系统,缩短公共卫生事件反应“反射弧”。蔡卫平表示,要提高传染病防控体系的效率,需要医院和疾控进行更紧密的融合,发挥医院的哨点作用,让最早发现传染病病例的临床医生成为监测体系中的一部分。蔡卫平强调,对预警要足够重视,也要及时抵达。同时,他亦提出,“公开、透明”需要信息的及时发布,才能避免恐慌、减少谣言,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公众要能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才能让传染病防治系统变得更高效。
作为一线防疫人员,全国政协委员、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巧利提出应尽快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将新类型的传染病和机构调整、技术发展都纳入考量。张巧利表示,此次疫情防控中,通过手机漫游情况、车牌和机票信息等大数据的运用,对评估城市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成效显著,不妨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台,有助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让大数据运用形成传染病防控的长效机制。此外,在疫情暴发时,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确能为各个环节的防控提供最基本的指导作用和底线约束,根据最新情况与技术发展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也是后疫情时期需要提上日程的一件实事。
基层的声音同样值得倾听,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海波根据基层医院的抗疫经验,就平战结合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周海波指出,可在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置感染疾病专科,平日和战疫时可两用,并尽可能建设临床P3(生物安全等级为三级)实验室,以备疫情时临床检测和科研攻关。同时,他亦发现,目前卫生行政官员履历有大部分与公共卫生无关亦无医学背景,“行外人指挥行内人”的现象在全国县以上公共卫生机构普遍存在,周海波呼吁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一方面,以提升基层硬件水平来保障战疫能力,另一方面,尊重专业,回归专业,这两点宝贵的基层经验,应当在公共卫生系统的改革中得到重视。
来自一线临床医生、一线疾控人员及基层官员的建言,总结而言,就是防治打通,平战结合,正视临床预警,重视信息公开,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当更多地倾听这些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