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个新职业诞生 人才培训新标准亟待建立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新职业诞生,各行业都面临着人才不足、人才结构需优化、缺乏统一培训标准等问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20日        版次:GA13    作者:程小妹

今年2月,人社部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5月11日,人社部又委托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了10个新职业,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社区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的发布背后是新兴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随之涌现。南都科创记者近日采访部分相关企业了解到,也正是基于“新”,各行业也都面临着人才不足、人才结构需优化、缺乏统一培训标准等问题。对新职业人才问题的审视,有助于帮助行业走上发展快车道,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与社会需求同步。

新技术领域更需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近期新增的10个新职业中,区块链职业就包含两个,分别为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和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近两年来,区块链领域炙手可热,资本、创业者、巨头相继涌入,也带来了对区块链人才的大量需求。

智联招聘2019年11月1日发布了《2019年区块链人才供需与发展报告》,提出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其发展空间来自于与各行各业的应用融合。

在招聘需求中,软件工程师是需求最多的岗位,占比7.89%,其次是销售代表,占比6.6%,高级软件工程师占比3.93%。可见技术类岗位是企业揽才的第一目标。

“人才一直是区块链行业内的一大瓶颈,需要有技术背景和了解技术逻辑的信息类人才,同时兼具实战经验,了解行业痛点和需求。”广州蚁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懿表示,他认为2-3年的从业经验是了解区块链行业的基本门槛。

从2011年开始研究区块链的资深从业者“虎哥”也认同这一观点。虎哥自2013年开始投资区块链行业,目前已拥有一家区块链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区块链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不再是一个框架,对人才的需求是真正能理解这个行业的应用型人才,能够结合应用场景,做出相应产品。”他说道。

同样因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新职业还有人工智能训练师,其工作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据人社部介绍,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个新职业隶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小类,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标注和加工原始数据、分析提炼专业领域特征,训练和评测人工智能产品相关的算法、功能和性能,设计交互流程和应用解决方案,监控分析管理产品应用数据、调整优化参数配置等。

这一职业包含多个工种,主要可分为数据标注员和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南都科创记者搜索了智联、boss直聘、前程无忧等多个招聘机构发现,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一岗位在广州的需求较少,多出现在杭州、上海的互联网企业。

通过对岗位职责内容的梳理可知,虽然各行业对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要求不同,但其工作任务并不仅限于图片、语音、文字的数据标注、挖掘和优化,还要求能够依据产品信息提取行业的特征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金融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对人工智能训练师的需求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李睿所言:“简单的数据标注现在已经可以由实习生兼任操作了。”未来更加需要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等精通行业发展逻辑的深层技术性人才。

其实,无论是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人工智能训练师或者是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随着移动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新技术在硬件方面的落地障碍较小,更加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支撑起行业发展的内核,并拥有产品思维。

高技能人才缺乏仍是企业转型首要困扰

不同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智能制造是属于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行业人才缺乏同样是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瓶颈。

南都科创记者以对接智能制造业的高级技能工种为调研对象。从市场供需来看,有企业表示,高级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仍是企业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困扰,填补智能制造类的人才缺口,技工教育是前沿阵地。

“2018年,学校在传统数控等专业基础上整合设置了智能制造产业系,直接对接先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检测等环节,这两年来学生的就业率都在98%以上,不少去到了格力、华为、广汽丰田等大企业。”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智能制造产业系主任周海蔚告诉南都科创记者。

今年1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广东技工”工程进行安排部署,也明确表示为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将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专业集群。

针对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从企业诉求出发,如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工院校与华为、西门子等8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深度合作。

新消费领域催生新职业、行业标准

新消费领域同时也催生了不少新职业的诞生,在线学习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等,都是源自对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的满足。其中“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不少网友对“直播销售员”的入围发出调侃,纷纷表示“李佳琦终于转正了!”、“李佳琦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工种!”

“直播带货”早已不新鲜,今年的疫情更是让直播带货呈现井喷之势,凭借一部手机撬动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成交,小到口红、面膜,大到汽车、火箭,琳琅满目的直播销售,让消费者们降低了选购的时间成本,购物体验既便捷又轻松,也让商户们找到了自救转型的出口。而随着不少政府官员走进直播间,推广本地农副产品,助力脱贫攻坚,让直播销售迎来更多人的认可和追随。

近期,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直播从业者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企业新增直播相关职位较2018年激增329.36%,且90后成行业主力群体,可见直播行业具有极大的就业吸纳空间。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行业所吸收的大量人才,并不仅仅只有镜头前的带货主播,专业的文案策划、运营以及选品师、布景师等都与直播息息相关。因此,行业还需要更多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提高人才质量。

同样,基于互联网+教育诞生了在线学习服务师、基于互联网+物流诞生了网约配送员。这些新业态的新职业,是顺应消费互联网的需求,但目前也都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比如如何考核在线学习服务师的教学质量等。

纳入职业分类 是规范行业发展的第一步

为什么会有新职业以及职业分类的划分呢?又是否会影响到实际岗位的招聘?

日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科创记者:“当市场上的岗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一定群体后,便会纳入到职业分类中,之后再辅以相应的政策配套,将职业固化,这一操作并不会影响到实际岗位的招聘。”

该名负责人表示,进行职业分类,是规范行业发展的第一步,减少出现兼任、兼职的情况,提高统计信息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利于开展就业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研究分析,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此外还能引导职业教育培训,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等。

新职业的发布是新业态发展带动社会分工细化的体现,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与新职业发布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新工种被挖掘出来,成为受国家和社会认可的职业,也是让从业者找到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一步。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程小妹 实习生 郭静怡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