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东省已有11城市派发消费券,累计金额约15亿元

深圳宝安发券最豪迈 东莞市民抢券手最快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14日        版次:GA15    作者:马宁宁

“这都晚上10点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在逛”,广州市海珠区的一个服装店导购小林向南都记者感叹,距离商场打烊还有10分钟,小林所在鞋服区内几乎每个店铺前都还有三五位顾客在试穿、询价,这让清闲了两个多月的她一时间无法适应。

自4月份各地政府陆续发放消费券以来,线下消费逐渐回暖并在五一小长假达到高峰。微信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微信支付线下消费总额较3月环比增长30%,目前已恢复并超过去年12月的消费水平。“提振消费不仅仅是增加GDP、维护经济增长的问题,它更是救小微、保就业的问题”,蚂蚁金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振华指出,目前对于消费侧的提振,可能比发起新一轮新基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意义更大一些。

据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5月8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商务部初步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达到190多亿元,这些促消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实现了聚焦人气、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目标。

南都记者统计截至5月5日,广东省共有11个城市向居民发放消费券,总金额从1000万到2亿元不等,消费券发放规模居全国前列。

广东消费券的发放有何特征?又对餐饮、零售等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消费领域产生了怎样的拉动效应?

深圳3区“派糖”过亿

截至5月5日,广东省共有11个城市发放消费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茂名、惠州、河源、清远),累计金额约15亿元。其中8个市级消费券中,发放金额从高到低依次是佛山市、珠海市、东莞市、江门市、中山市、清远市、广州市,17个区级消费券中,排名前五的依次是深圳市宝安区、佛山市顺德区、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龙华区、佛山市南海区,上述5区派券金额均超过亿元。

消费券主要拼手速和人品,以“抢”和“抽奖”两种方式发放。自活动开展以来,不断有市民在各种社交平台“晒”出到手的消费券。其中福田区消费券最快在50秒内被抢光,佛山市派发的最后一批消费券在5分钟内被抢光。南海区市民抢券手速经历了一个进步过程,从第一批的五分钟抢光进化到第三批91秒抢光。然而,谈到手速还数东莞市民最快,首批7.2万张消费券仅10秒便被全数抢光。

除了抢券要拼手速之外,消费券的使用周期也有时间限制,南都记者统计发现广东各地消费券的使用时限大多集中在领券后7天到30天内不等。

“跟以前发红包一样,某种程度上,通过某种方式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助推效果,达到提升消费的作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院长刘俏解释道,同时短周期更有利于刺激经济,“短周期反而容易把消费券使用额度使用掉,给一年、六个月、八个月,大家总觉得这个事情等到以后再说,那对实际经济刺激效果弱一点。”

消费券9成以上覆盖餐饮

对于消费券的刺激领域,南都记者统计发现8个市级消费券和17个区级消费券中,有9成以上均覆盖餐饮消费,占比高达92%。

其中,佛山市的顺德区、禅城区和深圳龙华区的消费券堪称专门为“吃货”打造。数据显示,顺德区第一批消费券中餐饮券占据80%,发放的第三天零点,核销订单中餐饮类订单占总核销量的70%。龙华区发放两批消费券总金额高达1亿800万元,其中有1亿元覆盖到餐饮业中。

对于消费券的“吃货”属性占据高比例的状况,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傅蔚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餐饮消费更加本地化,是对本地经济拉动最强的。

“餐饮企业的食材、员工、房租几乎都是本地的,但像百货、电商等很多企业生产在外地,只有销售环节在本地,你会发现消费券和线下本地经济联系更多”,傅蔚冈称,“不能不佩服各级政府的眼光,实实在在刺激对本地经济增加值贡献比较大的企业,然后就是针对本地困难企业发消费券刺激。”

其次,傅蔚冈指出餐饮业的高流动性和高频次性也是其受到消费券“厚待”的原因,“餐饮业是一个高频次的消费。你每天都要吃饭,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买可不买。”

餐饮之后,频率较高的是零售百货和文化旅游类消费券,分别占比60%和52%。此外,在广东消费券刺激的领域中,高频出现的还有酒店住宿、汽车、生活服务、体育健身、家居家电等。

傅蔚冈解释道,这几个领域都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像汽车或者类似的,有一些省(发放消费券时)可能还会限定汽车品牌,保护本地品牌产品,比如深圳的比亚迪。因为汽车在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所以救汽车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广东平均拉动消费11倍,深圳领跑

从消费券的拉动效应来看,微信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广东全省的平均拉动消费倍数是11倍,即1亿元消费券拉动了11亿元消费。而深圳宝安区和罗湖区的消费券拉动倍数高达20倍。

对此,余丰慧向南都记者表示,“财政出一个亿,拉动消费价值六个亿或者七个亿,这个是正常的,十倍以上的情况还是比较少。”

傅蔚冈则向南都记者指出,消费券的拉动倍数高低与三个因素相关:适配群体的数量、产品品类和当地人群的收入情况。“第一是刚好要去消费的这个群体有多少,第二是产品品类,如果说拿200块优惠券买玛莎拉蒂,这是没有意义的。最终还是要返回到当地在疫情下(人们)的收入情况如何”,傅蔚冈称。

此外梅育新认为,消费券拉动效应跟当地商业人气是否旺盛成正比,“如果本来人气就旺盛,消费带动得多。同时餐饮、零售、百货等企业的复工都是有秩序,一步步进行的,而较早复工、投入运营的商业门店肯定会集中在人气比较旺盛的地方,否则复工的收入还不够补偿防御措施增加的投入。这样一来消费券的结果就是驱使消费者集中到人气旺盛的地方去。”

微信支付4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券对全国餐饮、零售、休闲娱乐、服饰美业、交通出行和旅游业商家消费复苏都有一定拉动效果。其中广东全省旅游行业的商家在消费券发放后,交易总额提升7.9倍,服饰美业提升8倍。据微信支付数据统计,全国受益于消费券的商家中,小微商户占比85%。在广东,小微商户占比也达八成。

无独有偶,支付宝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各地消费券拉动消费金额已经突破百亿元,餐饮、快消零售、旅行住宿成为消费券拉动最为明显的三大行业。全国超过千万商家受益,其中9成为中小微商家。

  全国情况

近200城市累计发放近200亿元消费券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全国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了消费券,共覆盖近200座城市。其中辽宁、广西和贵州采用全省发放的形式,其余省份则由不同地市各自发放,广东、浙江、山东、四川均有超过10个城市发放了消费券。

这和商务部近期公布的数据一致。据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5月8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商务部初步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达到190多亿元。

对于各省份、市区的发券选择,经济学家余丰慧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券的发放情况是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来考量的,基本上有三个方面的考量,“第一个是自己的财力,第二个是受这次疫情的影响程度,第三个是考量(消费券)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路边店和商业企业的这种影响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消费券发放中,一线城市往往并不是发券数量最多的,许多二线城市反而呈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势。针对这一现象,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一方面是一线城市人口密集,相比刺激消费,对疫情防御的考虑会更多,另一方面一线城市认为自身经济实力更雄厚,对于尽快重启感觉不像二线城市那么急迫,更能够经得起消耗。

“从二线城市来看,它的底子积累没有一线城市雄厚,对尽快重启的需求更强,而且它在竞争中与同档次城市竞争的压力也比一线城市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要大,内在动机更强,但是防御压力没有一线城市大。因此发券更为积极”,梅育新向南都记者表示。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部零售实验室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林文琪 金理琦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