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对核酸检测筛查规模扩大,核酸检测的定价也成为热议话题。媒体注意到,各地核酸检测价格不一,不同渠道、不同检测机构价格可相差数百元。近日,湖北、广西等多地发文规范核酸检测定价要求。4月26日起,湖北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制定最高限价为180元/次。广西要求公立机构自行定价,民办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新冠病毒检测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
4月2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要求“加快提升检测能力,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并指出“这既有利于精准防控、维护群众健康,又有助于人员合理流动、推动全面复工复产。”但是要提升检测率,却不能不说到一个现实的问题:检测价格较高无疑会对人们的检测意愿造成抑制。
据人民日报报道,湖北和武汉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重点人群实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实行愿检尽检”,截至4月28日,全省累计核酸检测近二百万人次,其中武汉市累计达120万人次。但是其中七成以上是对教师、医护人员、公共交通工具服务人员、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监所和养老机构人员等五类“重点人群”实行核酸“应检尽检”的结果,而相当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企业单位人员,“愿检尽检”并不踊跃。
原因在哪里呢?是公众对检测缺乏热情?记者采访发现,对做核酸和抗体检测,大家并非热情不高、意愿不足,相反,几乎都认为做了自己安心,他人放心。但对检测价格却普遍反映高了。有市民抱怨,五一小长假,一家三口打算开车外出游玩,想到仅出示绿色健康码不管用,必须去做核酸检测,可是最初的260元的单价却不能不让他犹豫再三。
严格来说,检测价格较高主要还是缘于成本和供求关系,另外,由于在不同地方,医院和第三方机构的服务、检测试剂的质量价格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检测价格不一样。但价格这个拦路虎对检测意愿的抑制却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要做好精准防控,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解决?有的地方对企业参与检测给予补贴是一个思路。
千方百计以求降低检测价格是另一个思路。由于按照相关规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相关医疗服务项目由地方发布官方指导价,那么根据实际出台最高限价自然是必要的。而在最高限价之内,不妨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努力拉低价格。
湖北省实行集中采购抱团“砍价”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4月26日,在湖北省一次集中采购中,据湖北省医保局公布消息,与3月底全省平均采购价相比,核酸检测试剂盒拟中选价降幅为81%。这一点不奇怪,集中采购的好处原本就是既提升了买家议价权,同时又通过保证采购量而使企业有利可图。
除此之外,将检测纳入医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核酸检测到底能不能用医保?此前各地的政策不尽一致,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同一个城市不同医院规定不一的情况,这种现象显然只会加剧人们的困惑。
最近一段时间,相继有多地的医保部门表态相关检测能够享受医保报销,但在操作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有的地方规定所有相关费用均纳入医保,有的地方则规定试剂费用不能报销。围绕检测能否纳入医保的问题,相关政策能否统一?自然成为当下舆论的一种急切呼吁。
如果上述办法综合使用,效果又会如何?设想一下,一方面,“愿检尽检”人群分类分档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对企业组织员工检测给予了一定补助;另一方面,通过集中采购又压低了检测价格缓解了医保资金压力,那么,大幅提升检测率的工作是否大有希望?
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不仅必要,而且关系到精准防控,为了实现“愿检尽检”的目标,办法当然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