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入境泪崩的留学生到志愿者:

接了一天电话 才知抗疫不易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25日        版次:GA07    作者:周斐

曹元元。 受访者供图

此前因“辗转多地回国入境一刻泪崩”的视频而备受关注的在英留学生曹元元,近日因正式成为了上海嘉定区的抗疫志愿者而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曹元元正在执行她第一个14天的志愿者任务。她告诉南都记者,当了志愿者,才明白这份工作多忙、志愿者们多么有耐心,“很多志愿者从2月到现在,只有在清明节休息了一天。可能刚在电话里解答完一个问题,下一通电话就又接通了。”

回国不易,她在飞机落地时泪崩

曹元元是一名在英国伦敦就读的研究生,今年是她在伦敦的第二个年头。3月初,由于英国疫情的不断变化,许多航班被取消。终于,曹元元历尽波折买到了一张3月16日的经新加坡中转到上海的回国机票。

平时从伦敦直飞回国只要十个小时,这次仅飞新加坡就耗时了十三个小时。但是,随着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曹元元也越来越放心。“在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值机时,柜台服务人员都不戴口罩。到了新加坡就已经有了电子测量体温等检测环节,而飞机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后,就有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舷梯下等候了。”

3月17日22时,曹元元终于回到了祖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信息登记、检测、消毒等流程后,不知不觉就忙到了第二天凌晨2点。看着这么多工作人员为了留学生忙来忙去,曹元元的眼泪一直在眼眶中打转。

凌晨5点,她抵达了隔离点的酒店房间,回国前前后后的经历和工作人员热心付出在她脑中回放,她再也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于是,她把自己的这段经过录制成视频,“想告诉大家我们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多么伟大、祖国多么伟大”。

转变身份,她做志愿者帮助他人

落地前看到严阵以待的志愿者们的时候,曹元元就产生了要加入他们的想法。随着她的隔离期面临结束,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于是她联系了社区的于主任,正式提出了要成为志愿者的想法。

“一开始我提出想到机场做负责出入境的志愿者,但是他说机场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后来正好嘉定区的隔离点是每个镇派人轮流值班,4月是轮到我们南翔镇。那边负责的人觉得这个适合我,于是我就去了。”曹元元告诉南都记者。

曹元元说,目前这批志愿者需要工作14天。一天分为两个班,各为8小时左右,早班是早晨7点到下午3点,晚班是下午3点到晚上10点。

“我在隔离酒店的时候,我打过很多电话给前台,问他们:我的早饭什么时候来?我的核酸检测什么时候做?我的隔离方式能不能变?我打过大约五个电话,因为第一天确实有很多问题。”曹元元告诉南都记者,她之前从来都不知道电话那头耐心解答的工作人员是志愿者,“我也是到了志愿者的岗位才知道,原来那时候跟我对接的人是志愿者”。

曹元元说,很多志愿者从2月份到现在就清明节休息了一天,有些可能清明节都没休息,“现在又因为复工了,很多志愿者有本职工作,现在就是同时在做两份工作,因为他们原来岗位上本就会有很多任务所以就会很忙”。

努力回报,她记录志愿者点点滴滴

开始了志愿者工作后,曹元元主要负责接听电话和递送快递等物资。“一开始快递、外卖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我们这快递需要拆开看有没有违禁物品,特别是药品,都需要拿给社区医生看这是什么药。有次甚至在包裹里发现了水果刀。”曹元元告诉南都记者,过多的快递也给志愿者们的工作增加了不少负荷,于是他们选择与隔离点的人进行沟通和解释,请求尽量少收寄快递,尽量只寄来生活必需品。

“经过沟通,这几天来的快递少了,也感谢隔离点的大家的配合理解。”曹元元说。

曹元元在观察身边的同事时,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面对无论怎样繁重的工作和不理解,都能保持良好的态度。

“我有的时候在想,他们怎么能做到对隔离人员态度这么好。一般的话,入境人员第一天入住的时候要求是最多的,电话也是最多的,可能刚挂电话另一通电话就来了。”这也是她志愿者工作的日常。

“那个时候物资都送上去了,就差毛巾了,但因为一些原因毛巾要下午才能送来。”她向南都记者回忆,有一批隔离人员是上午10点到的隔离酒店,接着就不停地有电话过来问怎么没有毛巾,他们要洗澡休息。“一开始是我们志愿者跟他沟通让他用别的东西替代,他说:‘不行,我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身体很虚了。’”

曹元元告诉南都记者,只要隔离人员在电话中提到身体方面的问题,他们就会立刻把电话给社区医生。“社区医生太好了,一直道歉,说现在物资没有上来希望他理解。社区医生还对他说,你身上的问题如果严重了记得一定要打电话给我们,总之态度特别的好。”

看到曹元元的视频后,受到她的鼓励,南翔镇又有两名留学生加入到防疫志愿者的行列中。曹元元说,“希望能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也希望我们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周斐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