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武汉面孔:

历尽劫难 用热爱唤醒生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20日        版次:GA08    作者:钟锐钧

4月5日,汉口天声街,60岁的许叔叔近三个月来首次出门,为此他特地搭配了一番。

4月6日,武昌汉街,67岁的武汉市民张华带着7岁的狗狗“虎子”逛街,这是居住在汉口的张华自1月23日以来第一次来到武昌逛街。她的女婿是医生,至今坚守在同济医院中法院区的抗疫一线。

4月11日,武昌民主路解放路天桥,64岁的刘叔叔手提着女儿给他送的酒和烟返回黄鹤楼附近的家里。自封城以来这是他第一次去汉口看望女儿和外孙,为此他特地穿上8年前妻子60岁生日给他花3800块钱买的皮衣。

4月8日,武汉江汉码头,保洁员应女士当天第一天回到码头上班,她在社区的理发店特地电了个头发。

4月5日,汉口大智路老汉口火车站外,社区志愿者背着自己女儿的小书包在社区门口值勤。

2020年3月30日,武汉武昌,汉街上陪女朋友逛街拎包的男士,戴着使用过滤芯的防毒面具。

4月11日,汉口民主一街,65岁的李阿姨烫了头,穿了一身红出门采购食品和消毒水。

4月11日,武昌得胜桥社区,理发师杨师傅戴着自制的面罩。他表示,因为理发的时候要和顾客近距离接触,他用洗衣机的罐子和矿泉水瓶自制的面罩,可以呼吸到背后的空气。

4月16日,武商广场,营业员李女士当天第一次自己坐公交回家。住在武昌的李女士之前一直是家人接送上下班,当天回程第一次乘公交,家人叮嘱她穿上“全套”防护服。李女士表示,第二天应该不需要穿得那么夸张了。

4月13日,汉口江滩,24岁的视频博主周思辰,封城的第五天开始拍摄关于武汉的视频记录。

武汉“解封”之后,街上的行人渐多,但是生活还回不到从前的样子。

人们慢慢走出悲痛,努力地活着,认真地去爱,爱这座城市和自己身边的人。

南都记者在武汉街头偶遇了一个个武汉面孔,他们一丝不苟地打扮自己,也许是要告诉亲朋好友或者是自己:历尽劫难之后,“老子”还活得好好的。

有江河湖泊的城市,必然有生活气息。长江加汉水,还是千湖之城,武汉是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城市。

武汉人的性格,具有一个码头城市的人的特点:风风火火,说话嗓门大,倔强又热情,热爱生活。路边过早、游长江、广场舞、江滩垂钓等,都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者说,这就是“烟火气”。

面对疫情,为了打赢这一仗,武汉人把原本有的烟火气藏起来,老老实实把自己关在家里。900万人,76个日夜,安静等待,隐忍。很难想象,每个武汉人的内心都经历了什么。

现在的武汉渐渐苏醒。随着公共交通恢复,无疫情社区数量增加,街上的市民越来越多,商店渐渐开门,小食店门前也排起了队。

生活在武汉的人们,在解封后,慢慢重新回到了街头。

虽然口罩手消还是标配,排队还要隔开距离,握手都只能用碰手肘代替,武汉人却已经用各种姿态,展现着不服输的精神。戴着口罩的市民,用各种装扮走在街头。用一位摄影师同行的话来说:“武汉的人,很努力地在自己的审美认知里面,展示着自己。”

女人们的颜色都很鲜艳,男人们则藏着很多细节。

4月8日,武汉江汉码头,保洁员应女士当天第一天回到码头上班,为了搭配工作用的马甲,应女士特地穿了红色的卫衣,还在社区的理发店特地电了个头发。65岁的李阿姨,4月11日第一次出门采购食品和消毒水,一身大红,在黄色路障围绕的街道上,显得特别亮眼。

4月5日,汉口天声街,60岁的许叔叔自封城以来第一次出门,为此他特地搭配了一番:一身三件套的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花领带点缀得恰到好处,让人眼前一亮。家住武昌民主路一带,64岁的刘叔叔,4月11日第一次去汉口看望女儿和外孙,他特地穿上8年前妻子60岁生日给他花3800块钱买的皮衣,把裤子熨得起骨,走路带风。

不忘打扮的同时,生活也在延续。

武昌得胜桥,理发店的杨师傅将自制的呼吸罩罩在口罩外,这样他就可以在和客人理发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把呼出的空气排到身后。汉口武商广场外,下班的年轻人,穿着各色雨衣或者防护服组成的防护装备,也不让人觉得违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在某个程度上,时尚竟然变得多元化起来。

每个生活在武汉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同时,也默默承担。24岁的周思辰来到汉口江滩拍摄,她是视频博主,总爱随身带着一个河马公仔陪伴自己,从封城的第五天开始,她就一直拍摄关于武汉的视频记录。周思辰说,河马是她的朋友,可以交流,也会孤独。汉口车站街,身穿雨衣,背着小猪佩奇书包的志愿者站在社区门口把关,他告诉记者,书包是女儿给他装手机用的。4月6日,67岁的武汉市民张华带着7岁的狗狗“虎子”逛街,这是居住在汉口的张华自1月23日以来第一次来到武昌逛街。张华的女婿,此刻依然坚守在同济医院中法院区的抗疫一线,还没回家。

生活在延续,坚守也还在继续。

春天降临,武汉从疫情的伤痛,封城的无助,到终于重获生机。这背后,是这座城市人们的巨大付出和牺牲。经历过疫情的武汉人,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依然在这里。口罩下的脸孔虽只露出眼睛,也藏不住热爱生活的光芒。这些面孔,就是现在武汉的写照。

  采写/摄影:南都特派记者 钟锐钧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